【正韶华,恰少年 | 新生风采】同济2021级MBA学员杨浩:喜欢别人叫自己“杨工”的杨总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1-12-29 17:13 浏览量: 3402

心栖梦归处,智造浪潮风波正举。

不负韶华年,放眼全球挥斥方遒。

数字经济时代的浪潮里,智能制造是个无法绕过高频话题,全球制造业正在新一轮迭代中寻找“弯道超车”的机遇。

制造业中,围绕“造车”而起的硝烟,至今甚喧尘上。

随着传统巨擘与互联网巨头的纷纷入局,智能汽车和与其相关的产业链条,总能被推上风口浪尖。

无数目光正在瞩目这个行业,其中有眼光独到的资本、有正值迭代的企业,也有无数汽车从业者。

这其中包括杨浩。与其他人不同的是,12年前,他便深入汽车制造行业。

他一路从精益制造的日企、德企,再至生命力爆发的民企。他一路从汽车制造行业,跨入汽车软件生态行业。

所有的转变,饱含着杨浩对于制造革新与迭代的思考,也代表着他对“中国智造”在全球产业链未来的分析。

“杨工”:智造者的名牌

机械专业毕业的杨浩,甫一毕业,却踏进了汽车制造销售领域。

制造业中的销售支持岗位,一直是专业技术、沟通社交与管理能力的综合考量。

杨浩承认销售工程师之于12年前初入职场的自己,并不轻松。跨部门的沟通、供应链的熟悉、数据报表的分析,再至甲方的方案制定,在摸爬滚打与无数历练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沉淀经验,如此往复循环。杨浩的能力,淬火成金。

他曾负责一家新能源制造民企,见证了其在5年内翻天覆地的变革。

在不足5年的时间里,杨浩的这一客户产业规模呈爆发式增长,并在科创板成功上市。

5年时间,一个公司能跨越了诸多的不可能,成为汽车新能源行业的后起之秀。

而在这期间,杨浩的默默耕耘不可忽视。

他所在的二级供应链,正好拥有新能源创新的资源与经验。杨浩便将自己对新能源、智能制造的理解与资源,择优高效地匹配至该家客户。

制造经验匮乏,杨浩便带领他们工厂学习;

案例经验不够,杨浩便带着产业链案例;

运营经验不足,杨浩便联合团队一起制落地方案。

对别人的负责即是对自己的负责。厚积薄发的努力转化为晋升的必备要素。时过经年,杨浩早已晋升至公司华东区大客户经理,有人称呼他“杨总”,有人称呼他“杨工”。

他更喜欢“杨工”这个称呼,毕竟,这才是对技术最掷地有声的认可。

眼光:智造者的谋略

置身在智能制造中最近于旋涡的造车行业,杨浩并没有把眼光局限于“智造”。

风物长宜放眼量。无人驾驶、AI智能、电动车等众多新产品、新品类进入赛道,整个赛道正在更迭,新的物种正在诞生。

看到整个造车链条中的新增节点,才是12年积淀再生的价值。

杨浩重新锚定了新职业发展方向:汽车电子软件行业。

随着汽车电气化、共享化、网联化、智能化的变革,汽车软件行业正在升腾着蓬勃的朝气,民营企业正在积蓄自主研发的实力与能力。

看似未转变行业的职业转型,实则是360度的跨行业思维挑战。

从原有的整车、甚至到分解的配件,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具象。而如今接触的软件,自始至终都是应用在汽车芯片与系统的软件模型。对比国外的汽车软件行业,也是一切始新,毫无借鉴可言。

具象转换至抽象,承袭转换至开拓,这是从0到1的过程。

因为毫无参考,尝试中的每个想法、每个火花、每个实验,都需要反复的验证与忖度。如若走错走偏一步,迎面而来的可能是高楼的坍塌。

但杨浩和团队所有的尝试,将成为行业的前沿范本。

同济:智造者的归属

优秀的团队管理者,带得动内部团队是基础能力,而对其他部门、外部资源的协调与沟通才是加分项。杨浩知晓,他的未来需要协同更多的产业链资源,当更多外界资源与势能涌入时,如何高效匹配、如何高效管理,最终达成高效产出,是他急需学习的。

同济MBA项目可以给予杨浩工作经验之外,更加精细、更加系统、更具实践价值的先进商科体系,重新补充他的团队管理技能与沟通技巧。同济MBA理论与实践架构,当然比那些靠着“野路子”积累下的经验,更实用高效。

随着“一带一路”和“十四五”规划,全球愈来愈多的目光将聚焦在“中国智造”上,杨浩也愿意带着中国品牌扬帆海外、走出国门,在海外建厂,设立研发中心,推动中国智造嵌入全球供应链成为无可替代的一部分。

这时,同济MBA项目所提倡的全球化视野与中西文化兼容并包的教学理念,将成为杨浩取势全球行业热点,未来跨文化、跨区域交流的基石。

“工科”是同济大学与莘莘学子的共情之处,杨浩也不例外。他总能在同济人的血脉中,感受到独属于工科的“学思践悟、细照笃行”的精神与温度。

同济MBA项目一直承担着培养顺应时代潮流、肩负社会责任感及创新精神的精英的重任,这里将成为杨浩与“中国智造”出海远航的原点,为行业与个人的前行源源不断地提供价值与动力。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