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强:打造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关键在“共”字 | 教授观点
“三大任务、一大平台”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交给上海的重大战略任务。其中,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旨在集中区域内的优势资源和有利条件,尽快形成科技创新和产业突破的体系化能力,应对日趋激烈的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
创新协同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环节。2020年12月,科技部印发《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提出近中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一是到2025年,长三角地区形成现代化、国际化的科技创新共同体;二是到2035年,全面建成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共同体。换言之,“十四五”期内要完成长三角科创共同体的体系构建。再过十年,长三角科创共同体要能够进入全球科创舞台的中央。任务十分艰巨,三省一市不仅要出演“个人秀”,还要代表国家,组队参加“团体赛”,能否有好的表现,关键在于一个“共”字。
科创共同体
共情和共识
共情的关键是形成面向共同愿景的心理预期,从而激发为实现这一愿景而共同奋斗的意识和行为。当今世界,国际政治形势云谲波诡,科技和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创新链和产业链加速重构。在全国范围内,长三角各方面的基础条件优势突出,经济实力雄厚、科技创新资源富集、基础设施成熟、产业基础好、开放程度高、营商环境也较为理想,在国家发展格局中居于举足轻重的位置。
自古以来,长三角的沪苏浙皖之间就有天然的连通性,水陆交通便利、物资流通顺畅、人员往来频密,并孕育了独特的江南文化。改革开放之初,“星期日工程师”应运而生,带来了理念、技术和经验的流动和分享,助推了苏南乡镇经济和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着力打造“四个中心”,大量跨国公司的总部及研发中心陆续落户上海,相应的生产基地及配套产业则部署在上海周边,长三角迅速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区域之一。如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三省一市应该在不断开辟科技创新新局面,保障国家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及安全性,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及高效能治理上实现“共情”。
在“共情”的基础上,三省一市要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总体目标设计、战略谋划、路径选择、规划制订、协同保障机制构建等方面达成共识,并采取一致行动。三省一市都已制订未来一个阶段科技创新发展的蓝图,分别设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上海到2025年,要努力成为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的重要策源地。浙江到2025年,要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互联网+”科创高地,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生命健康和新材料科创高地。江苏到2025年,要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同期中等以上水平。安徽到2025年,要初步建成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创新型省份。显然,三省一市都将“科技创新”作为未来发展的主题词,这是形成“共识”的重要基础。长三角科创共同体一方面要在三省一市的规划目标中寻找“最大公约数”,还要建构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的“目标函数”。
科创共同体
共担和共享
长三角科创共同体面向科技前沿和未来产业,在激发新动能,争创新优势,打造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的过程中,会受到内外部环境迭代演化的深刻影响,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的风险。首先,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竞逐中可能被对手抢得先机,从而失去掌控新兴创新链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最佳时机。其次,在特定方向上颠覆性技术研发出现重大突破,使得产品或服务的形成机制被改变甚至颠覆,导致长三角优势产业持续发展的底层技术逻辑被打乱。再次,耗费大量资金、人力和精力,被寄予厚望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综合性能达不到建设要求,可能会在前沿科学领域探索的激烈竞争中被淘汰出局。还有,逐步加剧的对华技术封锁和市场封闭,使得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发展可能面临技术获取和市场拓展的双重挑战。最后,基础研究“两头在外”的局面在短期内难有根本改变,一旦外部局势骤变,一些重要的设备、仪器、材料以及软件存在被阻断供应或中止升级的可能。以上风险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节点,通过特定的触发机制,以各种形式次第呈现。对此,三省一市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制订预案,形成风险分担的相关机制,共同应对挑战。
共享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是资源的共享。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丰富,国家科学中心就有张江和合肥两个,建成和在建的大科学装置约占全国1/3。如何进一步推动区域内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发与转化功能性平台、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服务体系、数据和信息等创新资源共享效率的提升?应该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二是收益的共享。长三角科技创新协同是通过三省一市的共同努力,共同把“蛋糕”做大。既然在把“蛋糕”做大的过程中,需要共担风险,那么做大“蛋糕”后,也要通过建立新型核算机制,考虑区域内科技创新收益的共享问题。
科创共同体
共建和共治
近年来,长三角协同创新逐步走向深入,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功能性平台构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联动、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科技创新券流通、产学研合作,以及G60科创走廊、沿海沿江创新发展带培育方面,三省一市密切合作,取得一系列实质性进展。
未来一个时期,在“共建”上,三省一市一要抓好“硬设施”建设。共同打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着力形成面向未来产业关键技术领域的体系化突破能力。共建一批长三角高水平创新基地和产业化基地,打造若干个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二要推进“软环境”营造。共建主体协同、要素充沛、活动频密、环境友善、治理高效的良好创新生态。另外,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长三角所有城市都十分努力。如何统筹,避免出现“逐底竞争”的局面,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共治”方面,需要处理好三对关系。一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三省一市要突出政府配置创新资源的发展阶段和重点领域指向。譬如,如何建立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的保障机制问题。二是战略科技力量与社会创新力量的关系。需要考虑如何依托前者,为后者的能量释放创造条件。如果通过后者,激发前者的活力和创造性。三是“一致性”和“同质化”的关系。长三角城市在产业结构上呈现一定程度的“一致性”,集成电路是上海的主导产业之一,无锡、苏州、南京、合肥也位列全国十强。生物医药和汽车制造作为上海发展的重点产业,同时也为长三角半数城市所关注。“一致性”是打造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的前提和基础,但如果把握不好,可能陷入“同质化”困境,造成区域“内卷式”发展,这也是要极力避免的。
从共情和共识到共担和共享,再到共建和共治,既是长三角科创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可循的路径选择。道阻且长,行则必至。
来源:“同济大学”学习强国号 2022-07-06
教 授 简 介
陈 强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长聘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领域:管理理论与工业工程、技术与创新管理、城市发展与管理
(本文转载自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1/03 上海线下活动 | 港中大MBA课程2025级招生宣讲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上海站 | 港中大MBA宣讲会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学长学姐校区见面会 | 香港大学在职MBA(大湾区模式) 十一月线下咨询会报名
- 11/03 下週日見!2025年入學交大安泰MBA第一場港澳台申請者沙龍重磅來襲!
- 11/06 讲座报名 | 房地产市场的破局与重构
- 11/12 统考倒计时45天 | 清华科技创新MBA学姐备考分享&答疑等你来!
- 11/13 线上活动|备考经验高密度输出,招生动态前瞻解析,11月13日交大安泰MBA考情解析+笔试技巧分享会开启报名!
- 11/14 公开课抢位|人工智能、数据和人才@北京
- 11/14 申请冲刺 | 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第四批次招生启动!
- 11/14 活动日程 | 11月14日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招生说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