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教育强国,开发教育红利:我院王洪川、胡鞍钢在《教育研究》刊文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21-12-16 17:25 浏览量: 3015
 智能总结

近日,我院教师王洪川、胡鞍钢在《教育研究》2021年第11期刊发论文《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趋势与路径选择——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分析建设教育强国的人力资源基础和战略逻辑。 成果介绍 教育...

近日,我院教师王洪川、胡鞍钢在《教育研究》2021年第11期刊发论文《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趋势与路径选择——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分析建设教育强国的人力资源基础和战略逻辑。

成果介绍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任务,为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明确了宏伟目标。教育事业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总布局中具有前所未有的根本性、重大性、长期性的战略地位。本论文以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战略为主题,分析我国人力资源国情变化的新特点、新趋势,以及建设教育强国、开发教育红利的关键路径。在人口预测模型基础上,以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作为人口预测模型的起点数据,基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来的历次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样调研历史数据,对我国2020-2035年人力资源进行测算。同时,利用全球经济增长模型和方法,分析我国人力资源发展趋势和投入的国际相对水平,定位教育强国战略方向与路径,对建设教育强国提出政策建议。

研究结论

通过对“七普”数据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人力资源国情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步入人口红利中后期,同时也迎来了教育红利相对上升期,主要教育指标达到世界中高收入国家前列,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人力资源地区不平衡明显改善。“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步入总人口高峰平台期,人口红利下降挑战更加突出。这为教育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历史任务,即通过加大力度投资人民教育事业,促进人的发展能力提升,创造更大规模总人力资本,促进劳动生产率持续提升,缩小教育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为此,提出用三个五年规划全结构开发教育红利,稳步推进教育强国战略“三步走”,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作者简介

王洪川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公管学院助理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人力资源与教育;公共服务与治理;发展战略与规划。在《教育发展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中文核心和英文S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在光明日报(头版)、经济日报(理论版)发表理论文章十余篇。作为负责人撰写智库报告多篇获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批示,多次获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中央机关采纳,以第一作者撰写报告获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国家高端智库报告》刊发。曾获第六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胡鞍钢

清华大学公管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

国情研究开拓者和领军者,获中国科学院工学博士学位,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系博士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荣誉经济学博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荣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两次)、孙冶方经注科学论文奖、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

原文刊发

王洪川,胡鞍钢:《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趋势与路径选择——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教育研究》2021年第11期,17-26页。

供稿 | 科研办

排版发布 | 发展办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