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10赛记之一 :终局之战or无限战争?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21-05-15 14:03 浏览量: 2908
 智能总结

在沙10完赛当天返程前的饭桌上,淼神下了命令,要求每位队员写一篇赛记发在MBA公众号上,从20级队员开整。刚开始我是拒绝的,尽管创新学分难得,但我更懒。眼看着躲不了了,我举手主动要求第一个写,尽管我懒...

在沙10完赛当天返程前的饭桌上,淼神下了命令,要求每位队员写一篇赛记发在MBA公众号上,从20级队员开整。刚开始我是拒绝的,尽管创新学分难得,但我更懒。眼看着躲不了了,我举手主动要求第一个写,尽管我懒,但越往后越不好写啊。

本来想了很久该怎么写开头,现在你看,这不就写好了~

01

“来都来了”

10宣讲会举办在去年10月的一个晚课前,我坐进教室时已经是宣讲会的尾声,看了几页ppt就决定报名。当时的想法是,来都来了,要整就整点儿有难度的。

事实证明,来都来了绝对是世上最天真的四个字,没有之一。

接下来进入劝退环节:

首先,加入预备役群后,被通知每人每月都有跑量指标,AB180kmC120km。打开Keep数了数自己每次五六公里、每月十来次的跑量数据,我沉默了。

其次,训练计划中每半个月有一次进山或刷环路拉练,我又沉默了。来北京三年了连一次山都没爬过,更别说动辄几十公里的环路。

再次,得知报名费有小几千和采购装备费用待定之后,我又又沉默了。要知道以往可从来都是路跑白嫖的啊……

最后,为了保证赛前身体不出现意外损伤,其他运动项目都要停掉。虽然有几年没碰足球了,但平时篮球羽毛球不断,正计划跟教练正经学习羽毛球的我彻底沉默,说都不会话了。

读到这儿,你是不是觉得我会放弃?然而我没有。

既然是从“来都来了”开始,就接受挑战、贯彻到底。

加入贝壳跑团后,坚持淼神“低心率有氧跑”的指导方针,通过运动手表监测心率,感知自己的身体,逐渐越跑越远,越跑越轻松。期间遭受腘绳肌拉伤、足底筋膜炎、崴脚等伤痛,都在跑团大神们的指导下恢复。球类运动说放下就放下,大不了比赛回来之后再继续。有了跑量的积累,几次三峰、香山拉练也没觉得多难(这里多少有点儿吹牛的成分在),更是热血沸腾地给自己加报了太湖、越山向海、崇礼和双塔四个越野赛。

分享跑步截图,屡次获得“赛活驴”等光荣称号

02

启 程

在经过半年左右的训练与筹备之后,比赛日终于临近。

430日晚,反复核对好三十几项的物品清单后,我拉着四十几斤的行李箱跟随贝壳战队的队友们踏上了由北京开往银川的Z277次列车,车厢里挤满了提着同款驼包的沙友们。

当贝壳战队的二十几号人窝在硬卧里喊着口号吃吃喝喝哈哈哈时,我还没有意识到这条号称历届最难赛道正在等着把我们虐成狗。

汪!

抵达阿拉善盟左旗,我兴奋异常。在集体午饭的饭桌上表演了个徒手开啤酒的绝活,并且忽略了右脚趾上被晚饭前的赛前热身跑磨起的水泡。

酒量不大,手艺还行,下次回家跟我爹学学用筷子开啤酒

赛前热身跑途经定远营南门,在城墙上合影

Day 1 25km的沙漠初体验

点将台上定妆照,忍者神龟普拉斯

10开幕式当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齐德隆、齐冬强和齐德隆冬强三位统统到场,那场面丝毫不亚于白云大妈《月子一》的新书签售会现场。土黄色的点将台前,隔壁院校的胖乎乎大哥兴奋得直嗷嗷,而我背着比平时训练五瓶水还重的强装,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儿困。

前面这位薛同学从怀里掏出党章让我帮他拍照

这觉悟这情怀令人肃然起敬

出发枪响后,排在前面的队伍边喊边往前冲,大有一种抗战片里吹着冲锋号冒着枪林弹雨上场杀敌的气势。我一边瑟瑟发抖一边紧跟队伍,稍不留神就被其他院校队员的防潮垫给挤到队伍外侧。脑海中不断出现电影《狮子王》大峡谷里受惊疯跑的角马几度险些把小辛巴踩死的画面。

2019年《狮子王》电影剧照 & 起点出发时的盛况

第一天25km的赛道在高温下行进异常艰难,沙子软绵绵的,深一脚浅一脚,不到2公里心率就飙到150,感到在身侧呼啸而过的收容车散发着无穷的诱惑力。控制呼吸节奏紧紧跟住锋哥、飞哥和敏敏三位大神,沙粒在牙缝里被咬得咯吱咯吱响。

过了CP2后我开始掉队,全马330的大神飞哥主动留下来带我这只菜鸡,自此开启一对一帮扶,也彻底断了我想上车回家的错误念头。

跟着飞哥的节奏就是平地和下坡一定要跑起来,以节省时间。上坡前拉后推,下坡嗷嗷嗷冲下去。我的越野鞋码数选得过大,两只大脚趾外侧开始磨得发烫。一路下来埋头苦干,错过很多官方摄影的镜头,一天下来为数不多的几张官媒照里难得有这么一张带脸的照片。

不太会用手杖,临近当日终点前才掏出来拄着

不像敏敏,战队里出了名的会蹭官媒,拍照姿势妖娆且表情丰富到官媒错过了都会捶胸顿足的程度,每个CP点的官媒照片都优秀到可以做头像,羡慕哭了。

敏敏(猜也猜得到是右一):来啊,拍我啊!

老早就听初队讲,亚沙的补给有西瓜,贼甜巨好吃,要到得早才有的吃。虽然对泌尿系统极其顺畅的我来说,多吃西瓜是种挑战,但还是在赛前特地记住了哪几个补给点有西瓜,并拉着飞哥大吃特吃,吃到离开补给点时肚皮里晃晃荡荡。

就问,在沙漠里sei能抵挡得住西瓜的诱惑?

拐过最后一个补给点,终于可以望见绿洲旁五颜六色的营地。最后2km是覆盖着少许植被的盐碱地。飞哥拿走我的手杖和水瓶,喊我一起小步颠儿起来。

这个时候就特别感谢前期淼神制定的“低心率有氧跑”训练计划,当其他人都已经被前面的全沙漠赛道折磨到精疲力竭,无法跑步完成这最适合提高整体配速的路段时,我竟然还可以用740左右的配速坚持到冲线。

手上的雪碧是从厦大C队兄弟包里顺的

并拒绝了他的西红柿和黄瓜,因为实在拿不动

松了劲的两只脚迅速向大脑反馈脚泡滚烫的刺痛感,使得从终点到营地的几百米走起来感觉比赛道还要艰难。早到几分钟的飞哥和更早到达的敏敏举起筋膜枪、铺开防潮垫,“盲人按摩”组合就地开张。

不疼是不可能的,第一天嘛,包袱还是有的,比较注意表情管理

赛程较短的四位C队伙伴要负责搭建二十三顶帐篷,明显人手不够。全部安全完成第一天挑战的队友们陆续到达,一一经过“盲人按摩”痛苦的洗礼,一齐动手赶在天黑起风前完成所有的帐篷搭建。

晚饭是羊肉汤泡馍,营地附近到处都是面庞黑红捧着大汤碗举着馍的队员,场面堪比大型建筑工地工人们集体用餐现场。

临时搭建的餐厅无法容纳几千人同时用餐,大部分队员都是露天干饭

听从淼神的建议处理好磨得锃亮的俩脚泡,初队喊我们开了个分享总结会,队友们各自讲述了比赛第一天的感受并提出了一些问题,淼神针对每个人的情况和问题逐一给出建议和解答,这让我们对第二天强度更大的35km赛程稍稍有了些信心。

脸最黄的淼神就是照亮战队前路的灯

睡前打开手机定了五点半的闹钟,看了看第一天的数据,25km用时5小时零3分钟,平均配速1240秒左右,仅比三峰拉练的配速慢了10秒,再次感谢飞哥的帮扶。

Day 2 天气骤变,更难打的一场仗

不到五点,闹钟还没响,就被隔壁东南大学的“老胡”给嚷嚷醒了。大风刮得帐篷剧烈抖动发出巨响。淼神叮嘱我们今天阵风9级,气温低风沙大,要穿上软壳出发。

带着第一天的赛道经验和缠得严严实实的脚丫子上路,脚泡的疼成了我这一天赛道上最大的阻碍。不知咋回事这双五指袜特别滑,在鞋里左右出溜,每一步都疼得想哭。

跟在锋哥、敏敏和飞哥的第一梯队后面十分吃力,心率仍然在150左右。逐渐锋哥跑到更前头,敏敏和飞哥拉扯着我好不容易挨到第一个补给点,飞哥帮我紧了紧鞋带,用对讲机联络上即将到达的第二梯队凡哥、上尉和刘大哥,就先行出发了。

从第一梯队秃噜下来跟在第二梯队后面,并没有感到轻松多少,慢慢被三位队友甩开。这时老马跟了上来,我俩组队继续行进。此时的心率逐渐降到120,上坡时甚至哼起了两只老虎。

在补给点吃吃喝喝,上一秒还和老马站一起,再转头他就不见了。在人缝里挤来挤去没找见,抬头望向出发的方向,视线逮到了一个穿戴着贝壳战队专属背包、旗帜和鞋套的背影,跟上去才发现是和党章合影的薛同学。sorry老马,我俩都没有对讲机,相信你能照顾好自己的!

迎着风沙以13-14分的配速和薛同学边走边聊,看到这位佛系队友有趣的一面。巧的是,正聊到薛同学是从北师调剂到贝壳的,后面就跟上来一位北师的领队姐姐。她跟在我身后嘻嘻哈哈聊了一路,又逐渐被我小跑甩开,顺带落下了薛同学。

丢了队友后独自前进,但心里知道前后都有我们的人,心率也很舒服,整体还是很轻松的。

在倒数第三个补给点再次和老马汇合,他见了我立马向组织汇报找到我了哈哈哈,两个人都为弄丢了对方表示愧疚。随后南南也赶到,三个人一起上路。刚出补给点即面临两天以来的第一个大陡坡,这才想起来头一天晚上跟淼神对路线时他确实提到了后面会遇到几个“绝望坡”。

正当我们三个吭哧吭哧向上努的时候,超A组的淼神踩着小碎步出现了,前后的队员和我们一起向淼神边喊边挥手边看他迅速消失在坡上。

一溜烟儿就没影了

“绝望坡”之所以让人绝望,是因为它又高又密,连续四个大陡坡累得身边清华沙狐的C队队员不断口吐芬芳。听着他们大口喘气,我更加为自己能够维持平稳呼吸和较低的心率感到骄傲。这里对不住南南,第一个“绝望坡”还没爬完就把他丢了。

这一路的官媒照片画风都是这样的

最后两段路程和第一天赛程的最后两段是重叠的,又到最后2km的盐碱地,天气渐晴,老马和我相约一起颠儿着冲线。对讲机里传来C队的小伙伴等在终点前接我们的消息,心里暖和和的。

建林、冬蕾、聪聪和家贵,你们在,我们心就有底

冲线后,身形比我整整小一圈的聪聪一把卸下我的背包扛在肩上,说啥也不还给我。呜呜呜感动。

回到营地排队进入“盲人按摩”工作区,提早到达的两位金牌技师正在挂牌营业。

飞哥轻功了得,踩背踩腿的力道恰到好处

敏敏对别人用枪时毫不手软,轮到自己时叫得比谁都惨

趁日落前登上沙坡拍合影,太后换上了独具异域风情的红色纱裙化身神秘女郎,战队里的男士纷纷上前合影。嚷着自己核心能力超强的邹哥竟没托住太后,双双摔倒在地…..

hhhhh看得出来太后内心是崩溃的

淼神双手插兜,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表情

脚实在太疼就没去音乐节凑热闹,在帐篷里边处理脚泡边跟着哼歌,我jio着《追梦赤子心》我唱得更好听。

打开手机看了看数据,35km用时不到8小时,平均心率133,整体来说开心又放松。

戴好耳塞爬进睡袋,才想起来两天没洗脸了。

Day 3 享受最后的10km

终于来到最后一天,同样是7点出发,只有最后10km的赛程。要在出发前拆掉帐篷打扫营地,我们4:30就起床忙活,月亮还在天上挂着。

气温只有2度,飞哥的小飞机绕着营地转圈圈

听到高老师冲着小飞机喊带着儿化音的“哈喽儿”,老头贼逗

趁着大伙儿在各自整理装备,初队挨个录起了视频。轮到我的时候我还没穿好防沙套,顶着一头板结了的鸡窝头,像发表获奖感言般地感谢了一圈之后表达了没报名音乐节表演的遗憾,在初队的怂恿下举着对讲机唱了一段《追梦赤子心》,听到身边队友的欢呼,觉得这可比在音乐节舞台上表演更带劲多了!

今天的策略是整个贝壳战队全程呈一列纵队冲过终点,敏敏和飞哥担任随行摄影师全程跟拍。敏敏和飞哥相当尽职尽责,摆出各种专业摄影师都想不到的独特机位全方位开拍。于是有了开头的那张值得珍藏的照片,已经做了微信头像。

除了我时不时掉队,又迅速被牧羊人一样的胡鑫和飞哥给归拢到队伍里,一路上贝壳战队整齐划一,一二一二喊着口号冲过最后的终点线。

这里批评下官媒,下次再迎面拍纵队冲线

好歹提前通知我们练练千手观音

拿到奖牌后初队和梦雯抱头痛哭,我忍住扑上去的冲动,心里想着,这……就完了?

奖牌得来不易,举在手里沉甸甸的,不是比喻,是真的沉

漫长的颁奖典礼在大风中进行,典礼规模较开赛当天缩减了不止三分之一,意味着有几十支队伍没能完赛。而我们的淼神,一举拿下超A男子组第五名,获得的奖杯和纪念品精致到爆。

水晶流沙金字塔(名字我起的

和敏敏蹲在地上捡好看的石子,刘大哥指出我捡到的几块里面有水晶和玛瑙耶。

03

返 程

由于返程行程紧张,战队的大部分队员无法参加官方的庆功宴。到达银川火车站附近的宾馆,站在淋浴花洒下,感受到头皮上的泥沙被热水冲下,突然有点儿想哭。

在马学长精心预备的庆功宴饭桌上,大概是战队里年纪最小的向鑫跟我们分享了他是如何被初队撺(hu)掇(you)着报了名的:本以为是来玩玩,结果是来玩命。配上武汉普通话的音调,当时就把大家都笑飞了。

中山有事提了酒先走一步。我插队做了个检讨,为自己两次想要脱离队伍的想法感到惭愧。平时独来独往独惯了的人,在贝壳战队这个团队里感受到的温暖和支持格外深刻。

赶到银川河东机场,客流量不大,约莫有一半是亚沙返程的。排队办理值机时只顾低头看手机,前面清华沙狐的姐姐眼尖看到一边新开了值机柜台,赶忙拉着我过去。上了登机廊桥,面对着眼前的小下坡,两条腿不由自主地捣腾起来,这……条件反射了。

上飞机前和一位华西医管的大哥聊了几句,他们有队员没能完赛,错失沙鸥奖,略感遗憾。我嘴上安慰他下次一定行,心里有些不厚道地乐了,嘻嘻我们可是银沙鸥~

落地北京已是5日凌晨1点,队友们陆续在战队群里报告平安到家。

04

后 记

代队友翻看了上万张官媒照片后,凑够九张发了朋友圈:

看官媒照片会有一个错觉,沙漠里晴空万里蓝天白云,黄沙坡上奔跑着五颜六色的疯子,瞅着真带劲。但其实无论风大风小,每个人头上脸上嘴里身上鞋里都是沙子,呼哧带喘,跑一路牙碜一路。

56日更新:

看了成绩排名后,多少有些后悔第一次参加亚沙赛就使用了一生仅一次的A队参赛资格,毕竟这个成绩在B队几乎挨得着前二十名了。但转念一想,当下的经历永远有当下的可贵,与经历相比,后悔没有任何意义。

57日更新:

据组委会官方发布,这届亚沙赛有121支队伍共4200多人参赛,但最后只有54支队伍完赛。而贝壳战队不仅是第一次以参赛院校的身份参加即全员安全完赛拿到赛事最高奖项沙鸥奖,更是为数不多的一支全员同时冲线的队伍。我不骄傲sei骄傲啊!

今天是511日,沙10已结束七天。虽然没有对备战期间的过程做过多描述,但月初不努力月末疯狂冲跑量的痛苦经历还历历在目。不过对于顺利完赛这个终极目标而言,过程再艰难都只是铺垫。我坚信:目标越单纯,过程越简单。

所有的牺牲与包容,都是在互相成就。建议把这句话更新在百度百科“团队力量”的词条里。

忘了说,除了有点儿球类运动的底子,我在跑步这方面经验不多,加入跑团前最远跑过两次十公里,还是在四五年前。沙10不光是我的第一个越野赛,也是第一次进沙漠,更是第一次在沙漠里跑步。

所以,对我的沙漠越野而言,沙10是终局之战还是无限战争的开端,待定。

文案:沙十A队 杨洋

编辑:沙十A队 杨洋

责编:陈欢 王尧

审核:黄晓霞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