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读一本书:与小米微信相比,你的团队管理术到底弱在哪?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8-05-09 00:00 浏览量: 4638

原标题:同读一本书 | 与小米微信相比,你的团队管理术到底弱在哪?

在商业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职场上无论是老板还是员工,都会面对前所未有的焦虑,归根到底无非两个问题:怎样让公司赚取更多利润,所向披靡?怎样让自己变得优秀,升职加薪?

今天我推荐的这本管理学经典《第五项修炼》,虽然不能直接告诉你这些问题的答案,但是却能给你解决这些问题的钥匙——打造学习型组织。

作者彼得·圣吉是著名的管理学家,在《第五项修炼》中,他认为要想建立学习型组织,企业和个人需要进行这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团体学习、系统思考

下面我会针对这五项修炼,逐一进行解答:

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

职场上,其实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都会渴望变成更优秀的的自己,然而在遇到一些困难时,感觉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突破,这种时候,被我们称之为瓶颈期。

面对瓶颈期,人们会产生积极或消极两种情绪,有些人咬咬牙突破了,有些人叹口气放弃了。但即便是产生积极情绪后,不少人会发现自己依旧无法解决问题,这个时候他们很容易进入消极状态,自暴自弃,甚至埋怨他人,和同事发生激烈争执。

在书中,作者认为,情绪对解决问题并没有帮助。即便是乐观的情绪,也未必是好事,自我超越的意义,在于创造,而不是单纯的情绪反应。我们要找到自己的弱点,在认清我们的天花板后,努力精进,最终打破瓶颈期。

单纯的情绪流露,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其实对于事物本身都是毫无帮助的,遭遇困难后,保持冷静去解决问题,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

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

有的时候,我们越想做成一件事情,越努力,反而越容易失败。这个时候就该反思,是不是我们一开始的方向就错了。

在《第五项修炼》中,作者举了一个例子:

一个男子失足掉进水库,他拼命地扑打,试图游出水坝中的旋涡。

几分钟后,男子溺死了。他的身体被吸进涡流,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几秒后,他的尸体在十码开外的下游浮出水面,那里已没有坝底部的大涡流了。

他活着做却没做成的事,在死后数秒之内由水流帮他完成了。如果他当时选择潜进水里,顺着坝底的回流游到下游,没准能活下来。

在工作中,如果我们一味地按照经验主义去解决某个项目时,开始可能会尝到甜头,但一旦遭遇问题的旋涡,很容易手忙脚乱,继而陷入固定思维,在死胡同里一筹莫展。

这时,如果我们改变心智模式,跳出经验主义,换一种角度去思考问题,未必不能解决它。

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

建立共同愿景,适用于团队管理。

在管理团队中,由于负责模块与kpi的不同,成员们会有各自的想法,不自觉地产生“自私性”。在这个时候,就需要领导者帮助成员们来建立一个统一的愿景了。

每一个成员身上,都背着不同的小目标,而一个团队需要为大家设置一个大目标,所有的小目标都是为大目标而服务的,只有方向一致,大家才会主动让自己融入他人的目标,从独立个体变成相互协作的团队。

当然,共同愿景的设立,一定要是经过大家的认同,切不可好高骛远,南辕北辙。管理者想要下属信服,首先需要懂得倾听,只有了解*反馈的意见,才可能设计出更合理、更得人心的共同愿景。

第四项修炼:团体学习

彼得·圣吉认为,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在于比对手更快的判断力、更强的执行力。而我们观察很多知名公司就可以发现,他们往往都有一只学习能力超强的团队。

2011年,彼时的移动互联网才刚刚兴起,飞信、米聊、易信等手机聊天软件都蠢蠢欲动。然而当微信横空出世之后,这些软件便成了明日黄花。尽管背靠腾讯这颗大树,但用微信之父张小龙的话说,他们成功的关键,在于比竞争对手稍早几天开发出了软件。

“假使我们的竞争对手抢先一步做出了类似微信的软件,不知道我们需要投入多少精力才能有今日之成就。”

另一方面,共享学习也是团队学习的重要部分,大家分享各自的专长与心智模式,查缺补漏后,团队才能更上一层楼。

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

为什么这本书会叫《第五项修炼》?原因在于系统思考是前四项修炼的总纲。

系统思考,是一种从全局思考的能力,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将自我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深度思考,了解问题是如何产生和变化的。

很多时候,我们在工作上习惯将用碎片化的方式去处理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往往会忽略事物的整体性,所导致的最终结果常常不如人意。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因此利用系统思考防微杜渐就十分重要了。

而当我们学会系统思考后,再去做决策,常常会发现一片新大陆。

在中国古代,战场上的军师能想出“围魏救赵”这样的创意。而放到现代,商场上,一些国内打不开市场又或者业绩遇到瓶颈的企业,在重新审视问题后,改变策略,将市场做到国外,反而柳暗花明又一村。

彼得·圣吉的这些30年前的理论,即便放在今天,也依旧具有实操性和可读性,看完这本书,相信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和精进之道。

编辑:

(本文转载自武汉大学MBA和E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