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教授史良胜带领学生用大数据“种田”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8-10-13 11:25 浏览量: 4504

MBAChina网讯】9月底,武大史良胜教授团队合作研发的“ET农业大脑”亮相2018年云栖大会。实际上,武大师生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手段对农田进行精准管理,已有8年尝试。近日,采访了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农业水利系史良胜教授。

△ 史良胜教授(右一)向与会者介绍“ET农业大脑”

△“ET农业大脑”简介

史良胜说,在中国的很多农村,种田的不少都是六旬以上的老农,“随着我国的快速城镇化,农民数量快速减少,农民老龄化现象日益明显。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村环境、帮助农民增收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这也是我们科研人员的使命所在”。

△ 团队成员在田间地头

8年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他开始了相关研究。“糖料蔗是我们食用糖的主要来源,我和学生们到广西崇左市糖料蔗产区,同时利用地面仪器、无人机和卫星,搭建农情多源监测系统,进行多角度、立体式的观测和各类信息建库,数字化糖料蔗的全生长过程。通过数年来累积的数据以及数学模型,我们开发的系统已可以快速准确地解译出来的糖料蔗形态、干旱、营养、产量等特征,并对农田进行实时水肥管理和预测,最大程度节约用水和肥料。”史良胜介绍说。

实验基地很偏远,经常停水停电,研究团队常与酷热、台风和蛇虫为伴。前后二十多人参与该项研究,很多学生在田间一待就是两三个月,史良胜对他们的不懈付出充满感激。

史良胜团队成员

从甘蔗到水稻、小麦……在湖北省武汉、荆门和荆州等地,史良胜团队正在利用卫星、无人机和地面传感器采集数据、开发基础模型和算法,“8年来,整个团队撰写的代码有十万余行,开发了近20个的土壤、作物、信息融合、深度学习模型,对农田的各个子过程进行数字化,为农田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提供平台和工具”。

△ 操作无人机对农田进行监测

史良胜举例说,运用卫星+无人机+手机的手段,他们可以收集到海量的作物、水文和气象等基础数据,“农户通过手机拍照,将拍摄的作物图片发送给我们,结合过境的卫星以及监测无人机,系统能利用算法自动诊断出农田的各类状态,并快速发出管理指令——这家农户,请于哪天施用哪种肥料多少斤”。最大的好处就是农民少操心,田间管理更加科学;根据前期的研究和实验,这套系统在水稻种植里,能够帮助农民节约肥料30%左右。

△ 因为主持或参与国际合作课题,常有外国学子(左一)飞来中国参与研究

据了解,今年年初,史良胜团队开始和阿里云合作,在青岛1万亩的菜地里进行实践,“数据会被收集至阿里云云端,再由数据融合系统计算出更精准更科学的农田管理操作”。

△ 团队和阿里云合作

28岁评上副教授,30岁评上正教授,史良胜说自己已带了八届研究生,他们都参与到大数据种田的实践中来,“农业水利研究很有趣,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到一株水稻从种子萌发到稻穗变黄的神奇过程,并能感受到管理行为如何改变这个过程。如今我们一年中半数时间都在田间,我还会带着学生继续‘飞’上天看、‘蹲’进田里测、‘扎’进实验室算。我们希望这个研究可以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智能化做出一点点贡献”。

编辑:

(本文转载自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