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央视《新闻联播》聚焦交大!

西安交通大学深圳研究院
2021-06-13 23:30 浏览量: 3501

今天,西安交通大学“刷屏”央视!

央视《新闻联播》播发专题报道:【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今日中国】追赶超越再出发 三秦大地谱新篇。

央视新闻频道《今日中国》栏目播发专题报道:【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今日中国】西迁精神:爱国奋斗 听党指挥跟党走。

央视《新闻联播》

报道提到,作为科教大省,陕西聚集了100多所高校、1300多家科研机构、66位两院院士和20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才。当前,陕西正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快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项目的科技成果转化,已吸引投资超过440亿元。

就在不久前,一个全球领先的氢水循环零碳能源系统实验平台在西安投入使用。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大教授管晓宏表示,该系统可实现零碳排放绿色能源系统理念,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够作出重大贡献。

央视《今日中国》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有一批生活在大都市的青年人响应党的号召,跟随着交大西迁的步伐,背起了背包前往大西北。在他们的身上体现出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精神。

65年前,交通大学第一辆西迁列车,满载风华正茂的年轻师生,从繁华的上海滩到了大西北。

西迁老教授 卢烈英

卢烈英

西迁老教授

89岁 上海人

1956年第一批西迁到西安

曾任西安交大社科系主任

“从一个繁华的、比较熟悉的城市来到一个比较陌生的而且还是落后的城市,这个不容易啊。一面迁校,一面建校,在这个条件下不能影响学生的一节课。”

“我们要跟党和国家、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西迁老教授 胡奈赛

胡奈赛

西迁老教授

87岁 上海人

1956年交通大学机械系毕业

1957年随校迁至西安

“因为当时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很明确,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爱国从来就不是一个选择题,中国人,你的骨髓里面就应该是爱国的,奋斗永远进行时。”

上世纪50年代,当交大师生打起背包就出发,从黄浦江畔前往渭水之滨,是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带动西部教育蓬勃发展。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改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他们炽热的爱国情怀,西迁教授的爱国之心依旧活跃。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安交通大学。在会见西迁老教授和师生代表时,深刻阐释了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60多年前交大人用三年时间从上海搬至西安,从此在西北扎根发芽。65年来,西安交大为国家输送了28万多各类人才,创造了3万多项科研成果。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教授 杨森

西迁精神要传承好,它是作为一个宝贵的财富,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 纪洁

让自己的青春在西部发展和国家建设的过程中能够绽放出自己的光芒。”

传承西迁精神,不仅仅是体现在科研和教学工作中,一代代交大学子还用知识开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2017年6月开始,西安交大连续派出两届博士扶贫团在秦巴山区开展科技扶贫,帮助茶农提升品质,脱贫增收。90后的白玛央金发起了交大雪域女团社会实践团队,已经有140多名交大学子踏上雪域高原,开展教学和医疗服务。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 白玛央金

“传承西迁精神,将来服务于人民和社会。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是用来奉献的,祖国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应该去哪里。”

近期热文速递

「出品 / 党委宣传部」

内容来源 / 央视《新闻联播》《今日中国》

校景图 /张玥 景泽昊

值班编辑 / X工作室 罗心怡

版尾设计 / 刘鸿翔

责任编辑 / 徐琛

点击“在看”,给交大一个赞哦~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