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官宣,专硕学制变三年!专硕将成为主流?


多所高校官宣,专硕学制变三年!专硕将成为主流?
近年来学硕规模缩减,让很多考研党对学硕都望而却步。学硕缩减,只好走专硕之路,可一年来辛苦考研上岸,却还要像学硕一样,读3年才能毕业,一时让不少人心中意难平。
长期以来,专硕学制2-2.5年,学硕学制3年的惯例,已被大众所熟悉。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一般除了医学等专业的专硕要读3年,其他专业2年足矣,更何况,国外硕士还有1年制。但近年来,国内研究生学制正悄然改变,不少高校将专硕学制由2年调整为3年,来看详情。
这些高校专硕学制三年中南大学中南大学在2021年7月发布了《关于2017级及以后研究生的学制与学习年限的说明》,其中提到:我校研究生学制:硕士生学制三年,博士生四年,优秀硕士生可以提前半年毕业。这也就意味着,中南大学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上,学硕与专硕皆为3年学制。
华中科技大学
学校的全日制专业学位中,除应用统计、工商管理、金融、国际商务、社会工作、翻译(英语笔译)、翻译(英语口译)、新闻与传播、公共管理专业学制为2年,其余的汉语国际教育、电子信息、机械、材料化工、资源与环境等十余个专硕、非全专业,全改为3年制。
河海大学
河海大学的专硕除了商学院的个别专业,工商管理、项目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的学制为两年外,其余的全日制专硕的专业学制都是三年。
郑州大学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2年的有工商管理、工程管理、教育(教育管理)、教育(学科教学)、法律(法学)、金融、应用统计、保险、社会工作、应用心理、翻译、旅游管理硕士等,其余专硕均实行3年学制。
河北师范大学部分专业学制调整:2022年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下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教学(生物)等7个专业(领域)学制拟调整为三年。并且333教育综合考试内容大换血,非全翻硕的学费还稍涨了一些。
东南大学学校硕士研究生所有专业的学制均为3年。西北工业大学学校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
济南大学全日制学术学位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北京理工大学法律(非法学)、集成电路工程、控制工程、机械工程等37个专业硕士学位学制为3年。大连理工大学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
电子科技大学金融(025100)、(全日制)工商管理(MBA125100)专业的学制为2年,其他专业学制为3年,具体以入学当年培养方案为准。西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2年的专业有教育硕士(其他领域)(045100)、翻译硕士(055100),其余的专业学制都为3年。武汉大学法律(非法学)、建筑学、城市规划、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艺术硕士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
四川大学学校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部分专业研究生学制为2年或2.5年。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4年,学制为2年的专业学位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3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
将基本学习年限由2年调整为3年的学科,在过渡阶段实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优秀者可申请提前至2年毕业,良好者可申请提前至2.5年毕业,具体标准由各学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同济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2.5年(翻译硕士学制2年,风景园林、生物学、医学院招生专业和口腔医学院招生专业学制均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具体参照入学当年培养方案执行。
南京大学
除国际商务硕士、法律硕士(法学)、社会工作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等,以及电子信息(软件工程)专业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为2年外,其余的全日制专硕专业的学制都是3年。
东北大学
英语笔译、英语口译、日语笔译专业学制为2年,工商管理[代码为125100]、公共管理[代码为125200]、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专业学制为2.5年,其余专业学制为3年。
湖南大学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中艺术、法律(非法学)、工程类、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其余专业类型基本学制为2年。
天津大学
化工学院、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国际工程师学院、地球系统科学学院、数学学院、分子+研究院、分子聚集态科学研究院、深圳学院的所有专业学制都是3年;还有法学院的法律(非法学)(035101)+法律(法学)(035102)、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除卫生事业与药事管理(1204Z2)的其他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遗传学(071007)智能与计算学部的国际工程师学院方向学制都为3年。
放眼全国,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进一步调整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将专硕的学制调整为三年培养已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在未来,这也是全国高校专硕培养的大趋势。
专硕,越来越受重视
专硕的人数全面超过学硕至今,已经4年了。
我国研究生培养体系很长时间以来都是以学硕作为中心,无论是是在培养时间、培养方式,还是在培养目标方面,学硕一直都是“标杆”。但是社会的进步需要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2020年7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曾提出,未来高层次研究人才将主要以博士教育为主,硕士生培养将主要以应用型人才,即专业硕士为主。2020年9月,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提出,到2025年,专硕招生规模将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因此,取消学硕招生(尤其是院校)可能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学术研究将主要由博士来做。那么,今后学硕招生名额(尤其是统招名额)将会越来越少,学硕将会越来越难考。
实际上,不止专硕成为扩招的主力军,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也正逐渐扩大。种种人才培养的战略调整都指向一个终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亟待加码!
自2009年起,我国便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待完善
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要分类抓好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待完善。1949年,我国研究生在学人数仅629人,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突破300万人。研究生招生数由2012年的不到59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10余万人。
近年来,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逐年增长,从2017年起已开始超过学术型研究生招生人数。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总招生人数811334人,其中学硕337061人,专硕474273人,占比超过58%。经过多年的努力,全社会对硕士学位的认识已经从原来的低含金量逐渐转变为以应用能力为导向,但同时也认识到,由于时间的限制,两年的研究生学制并不能达到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因此,一些高校根据社会各界对硕士学位质量的反馈,经过全面反思,决定将硕士学位的学制延长为三年。
我们都知道专硕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在学制期间,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强调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同等重要。明确了工程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资助体制并未达到理想状态,很多高校甚至还在套用学术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其次在培养方法上,虽然专业硕士强调应用型,但很多高校的实训基地和“双师型”导师资源不足。一项2019年研究生满意度调查显示,仅有27.7%的专业硕士拥有校外导师,也仅有32.8%的专业硕士进入实践基地参加过实践。因此,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需要进一步优化考试招生制度、学科课程设置,促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着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7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iBEST融合创新系列论坛】应变而进:全球政策变革与企业全球化战略转型
热门资讯
MBA院校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