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关于2023级MBA的4个坏消息和3个有利消息。


今年,关于2023级MBA的4个坏消息和3个有利消息。
你听说MBA有钱就能读;
你听说考试很简单,随便学一学就能过;
你听说上学很容易,混一混毕业证就到手了;
你听说MBA没什么含金量,就是拿钱买学历;
……
你别再“听说”了,你知道的MBA和现在的MBA还真的——不太一样。
01.报考门槛逐年提高以后可能连报考条件都满足不了
一般情况下,教育部规定的MBA报考条件是:
1、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后,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经历者;
2、已获硕士、博士学位,并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历者;
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有五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经历;
但现在有些院校MBA仅招收本科及以上报考者:
比如清华、深圳大学等,具体院校名单可戳????23考生请注意!这些院校的MBA已经明确拒绝大专考生!
还有的院校后来会制定额外的报考条件:
比如提高对工作年限的要求,或者对大专生、同等学力考生要求加试等。
1️⃣中国人民大学MBA虽然接受高职高专或者本科结业人员报考,但是还明确要求同时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①报名时英语应达到国家四级水平或其他语种相应级别水平;②复试时提交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相当于学士学位水平的论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或在报刊上发表的三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文章。
2️⃣中央财经大学MBA要求大专学历的同学在联考之后的复试阶段,须提交一篇2000字以上,且与工商管理领域相关的论文。
3️⃣北京理工大学MBA提前面试的申请条件,要求本科生毕业5年及以上、专科生毕业10年及以上,比往常情况下本科3年及以上,专科生5年及以上的条件提高了许多。
此外,还有部分院校现在要求全员提面:
未参加或没有通过提前批面试,则不能报考该院校,比如清华、北大、北师大等。
02.读MBA不是混学历毕不了业是常有的事儿
和“MBA花钱就能上”的刻板印象一样,很多人都觉得“MBA随便混一混到时间了就能毕业”。
但其实不然,随着非全硕士地位的提高、MBA招生院校的增多、MBA报考人数持续走高,各校MBA发展的越来越成熟,MBA的毕业要求也越来越高。
也就是说:不是你考上MBA了,就一定能毕业。
前些日子,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发布通知,对超出最长学习年限和符合退学情形的部分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并予以公示,若公示无异议,学院将上报学校作退学处理。公示的37名学生中,17名都是工商管理专业。
此前也有多所“双一流”高校清退研究生的公告中,也都不乏MBA学子的身影:
03.
MBA分数线上涨为大势所趋
从17年到22年中,我们很明显可以看到MBA的国家线提高了很多,现在的MBA报考和十年前当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并且,除了国家线之外,许多院校还会在国家线的基础上再次划线,比如中山大学MBA22年的录取分数线是210/120/50。
全日制MBA的录取分数线比非全的高;没有通过或者没有参加提前面试,走正常批的分数线更高,比如华中科技大学MBA的正常批比提前批总分高了25分之多。
而且,22年的国家线属实是前所未有之暴涨:审计涨了15分、MEM涨了15分、图情涨了15分、会计涨了14分、MPA涨了4分。
于是去年报考MEM的同学,本来按照往年的分数线是可以稳稳上岸的,但是22年有大把考了190分的同学没学上。
虽说MBA和旅游管理22年国家线没涨,但是谁又知道23年会不会涨呢(反正总归是不会再跌的)。
04.MBA的学费确实一年比一年高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还在说中山大学非全MBA学费涨了6.3万这件事情有多离谱,今年深圳大学MBA一跃而出学费直接涨了10万,更是震惊四座。
去年上海海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等院校的MBA学费皆是出现了不同幅度的增长;
而今年,以深圳大学为首,其他学校也紧随其后,截止目前已有16所院校官宣MBA学费上涨。
05.双一流院校停招学硕专硕越发收到重视
5月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公告称2023年开始停招法学学术学位、新闻传播学学术学位的硕士研究生。
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东南大学等多所高校也都停招部分学硕硕士研究生,相关专业只保留专业硕士研究生。
而于此同时,专硕却越发受到重视:
①学制延长、两年变三年
除上述表格中的内容外,许多院校专硕的学制都由原来的2年延长至3年,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方式的调整,都在说明着专业学位硕士人才越发被重视。
②国家人才培养政策明确对于专硕的重视程度
2017年印发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是2020年专硕要占硕士招生的60%左右。
2020年7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提出,未来高层次研究人才将主要以博士教育为主,硕士生培养主要以应用型人才,即专业硕士为主。
2020年9月,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提出,“到2025年,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2022年6月14日,教育部召开的“教育这十年”系列发布会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介绍,硕士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2012年的35%增至2021年的58%,这同时意味着,学硕授予人数从原先的65%降到了42%。
这不难看出当前专硕在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在逐渐提高,教育资源在逐步向专硕倾斜,培养实践型、专业技能型人才在教育中越发重要。
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正在花费时间、精力、金钱所报考和学习的专业,会获得更多重视、尊重和认可。
06.以国家政策为背书非全日制硕士权益愈发提高
自2017年起,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由国家统一下达招生计划,考试招生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培养质量坚持同一要求,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5月29日山东德州一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建议公务员遴选时条件放宽一点,学历设置成本科以上,不要设置全日制。于6月17日得到了德州官方的回复:
为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根据省委组织部要求,我市将在2022年市直机关公开遴选中,明确报名资格条件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遴选机关不再对学历性质限制“全日制”。
此前青岛人社局表示非全研究生在招聘、创业、就业、落户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6月2日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通知:决定将“国家统招的非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纳入我市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安家补贴范围”。
非全硕士行走虽艰难,但是也在慢慢提升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非全硕士会和全日制硕士完全享有相同的权益。
07.新增26所招生院校MBA考生选择更多样
我国的MBA教育开办于1991年。
从最初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这9所,到去年教育部公示新增的26所,至今已增长至现在的270多所MBA招生院校。
在这些院校中除了众所周知的“名校”之外,也不乏许多院校特色比较明显的高校,比如外国语大学、师范大学、铁道大学 、石油大学、农业大学等,也会给不同专业、不同发展方向的同学以更多的选择。
(本文转载自MBAChin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7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iBEST融合创新系列论坛】应变而进:全球政策变革与企业全球化战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