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提前两天通知,又加航班延误,错过复试究竟谁知过?


近日,#因航班延误缺考复试考研生崩溃大哭#一事登上热搜,一则“考研最大的遗憾”帖子在网络引发关注,帖文显示今年报考广东工业大学的一名安徽考生,因飞往广州的航班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延误,不幸错过24日的复试笔试。
近日,#因航班延误缺考复试考研生崩溃大哭#一事登上热搜,一则“考研最大的遗憾”帖子在网络引发关注,帖文显示今年报考广东工业大学的一名安徽考生,因飞往广州的航班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延误,不幸错过24日的复试笔试。
当事考生小刘(化名)初试成绩排名在10余名,而招生计划有20多个名额。小刘怎么也没想到复试的时间如此紧迫,恶劣天气直接造成他今年无法参与复试的遗憾。
刘同学表示,直到确认自己无法赶得上复试后,自己崩溃得在机场大哭,“觉得对不起父母,也对不起自己的努力。”
当然最后的结果对于小刘同学是好的!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积极进行了跟进处理,学院请示学校后,经研究并报请上级有关部门同意后,学校决定批准因极端天气原因交通延误的同学,可向学院提交证明材料,按流程参加学院组织的复试。学院25日下午已主动联系了受极端天气影响的同学。
虽然事件已经得到了处理,但是对于错过复试到底是谁的过错争论依旧沸沸扬扬,其主要观点有这么几种,你又赞同哪个呢?
错在学校提前通知的太晚?
“复试时间是24日一早,通知是21日晚上近10点有的,学校官网是22日才公布,学信网的复试通知消息更是23日下午才送达考生。如果我没在22日看官网,那连24日一早的机票都来不及订。”小刘说。
小刘说,自己22号准备材料,23号去学校盖章,之后立马坐高铁到合肥,然后坐飞机前往学校。但却没想到,合肥当天所有去珠三角的飞机都延误或者取消了。
不少人都吐槽学校这样安排复试给到外地考生的准备时间太少,如果因为不可抗力导致缺考不能补考的话,对外地考生非常不公平。有网友建议,高校复试时间应该提前5天左右,好让考生做好准备和应对期间可能的突发情况。
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回应极目新闻记者称,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的规定,复试前3天发布通知公告是允许的。21日晚十点发布到24日的确是提前了3天发布,但也不是满满当当的72小时。
况且学生难道在这些天都要每天一小时刷新一遍各个网站的信息?以求第一时间接收到信息吗?这样是否合理呢?学生无疑在接受消息这方面处于绝对劣势的一方。
尽管教育部等官方机构并未对学校发布复试通知的时间作出具体要求,但从更人性化、也更科学的角度看,学校需要从考生角度出发,为考生留下充足的赶考时间。
航班多次延误!
小刘同学说:自己在22日看到复试消息后,便购买了23日的机票,但因为天气原因航班延误,他只好无奈在机场一边做复试准备,一边等起飞。
“早上先是从9点延误到10点,后来又延误到下午3点,后来说是5点,最后一直陆陆续续延误到晚上12点后取消了。我当时也查过去广州的其他方式,但几乎所有方案都来不及。”
航班延迟是因为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为了保证所有乘客和航班机组人员的安全,延误甚至取消从保护生命安全的角度来说都是无可厚非的。
一些网友发表了虽然同情考生,但是应该有更多的应急方案。
或许还有一些其他方式,但是有时候他人务必有和一样充足的钱包有一样丰富的经验,又是在极度紧张的状况下所有的反应不能尽如人意也是人之常情。当然这时候最好的还是对方求助征求机场个工作人员、高铁工作人员以及广大网友的意见,或许会有一些妙计!
争议:共情不能逾越程序正义
也有网友认为:看似是人的共情之力战胜了不可抗力,网友们也纷纷赞扬道,这是“人文关怀”“双向奔赴”。但他认为,虽然正如饱受争议的,学校的复试安排不合理,但是另一边,本次事件背后的舆论压力、情理压力压过程序正义的问题也值得深思。
从发展的眼光来讲,我们需要推动制度、规则的不断完善,但更重要的,从此时此刻的视角看,为了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原则和教育公平的原则,任何人也不能成为规则、程序之外的例外者。
网友还指出:学校迫于舆论压力为因极端天气原因交通延误的同学单独举行复试,那怎么保证学校在复试过程中这种舆论压力不会继续呢?或许这种舆论压力已经在复试老师们的心里发酵了。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其他人的不公平,对其他人努力的不尊重。
考研人学长认为这一切的规则应该立足服务于学生成长为根本。同学们的确应该做出尽可能完美的应急预案与多种备案,把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的考虑的更周密一些、更仔细一些。
但是这些周密和仔细其实是需要社会经验、家庭环境、财富支持等多种因素合成的,而如此广阔的中国还有很多看不见的差距,我们要追求真正的教育公平就要给弱者以尽可能公平的竞争机会。
所以不断锻炼考研同学各种能力的前提是规范学校发布复试通知的规章制度,让同学们和学校尽可能的处于平等地位,而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焦急接收信息的工具。
(本文转载自考研人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6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 | 从优势到胜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打造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