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佳和优秀导师专访|杨杰:守正创新立教 培根铸魂育人

MBAChina
2023-05-25 11:52 浏览量: 3424
 智能总结

上海交通大学佳和优秀导师专访|杨杰:守正创新立教 培根铸魂育人

引语

上海交通大学佳和优秀导师评选,旨在树立优秀导师典范,健全导师激励机制,打造高质量的研究生导师队伍,进一步提升我校导师队伍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

首届佳和优秀导师评选工作于2022年11月正式启动,经学院推荐、学部评审、学校评定,最终30人入选上海交通大学2022年佳和优秀导师奖。

本期佳和优秀导师专访,我们邀请到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的杨杰教授,为我们分享他个人的科研经历以及对于“研究生应如何面对和积极解决科研压力,研究生如何更好更快的找准自身科研方向”等问题的看法和体会,快来和小编一起一睹为快吧~

导师介绍

杨杰,德国汉堡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二级教授(长聘体系),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所所长,“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已承担国家和省部级30多项科研项目。其中,七项成果获省部级成果奖,已授权发明专利30多项。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曙光优秀学者”“曙光跟踪计划”。出版国内外专著5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400多篇,其中200多篇被SCI检索,他引超过1000次。指导两篇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两篇获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一篇获上海市优秀硕士论文。担任10多个国际会议的大会主席、组委会主席、分会议主席。在国际著名大学或会议做特邀报告超过10次。

2022年,杨杰老师入选上海交通大学佳和优秀导师奖。在教书育人方面,他培养的多名博士研究生获得中国自动化学会(一级学会)优博论文、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一级学会)优博论文、上海市优博论文等荣誉。此外,他指导的多名博士在国内知名大学任教或成为重点行业领域的精英人才。

保持兴趣,敢于创新

杨杰老师和交大的缘分很深。本科硕士都在交大就读,博士期间他参与公派项目前往德国攻读学位,博士一毕业后便选择回到母校工作,这一待就是近30年。所以每当谈及交大,杨老师都自然地透露出一种深情。

杨老师认为,要想在科研上有所建树,首先要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有足够的兴趣和热情,并积极鼓励自己要有这种自信,灵活面对和解决导师所提出来的问题。对一些前沿问题要有创新型思维,要敢于提出新问题,善于提出新思路。“我在德国读博士期间,图象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员并不多,可供参考的资料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带着科研问题,极其专注与自己的科研方向并深入进去。”谈及当年的选择,杨老师如是说。杨老师还一直坚持学生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基础学科能力,并将学科基础优势与科研项目相互结合,努力提升自身的科研兴趣。“当前,人工智能与科学问题深度结合的浪潮滚滚而来,加速科学研究新范式的产生,在实践方面的能力要远大于在理论方面的能力。学生们应努力打牢学科的功底,尤其是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并充分发挥学科联动带来的影响力,通过建立相关模型来进行科研预测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

夯实基础,走向国际

“我认为,研究生做科研要具备以下素养:首先研究的方向要尽量贴近导师的专业和方向,这样能够更快更准的把握科研动态,能够根据相关的科研项目找准自己的学术论文研究方向;其次要能够主动提出并良好准确表达自己的idea;最后要经常与导师交流和沟通,及时修正并改进。”杨老师认为,学生的基础学科知识很重要。“我们搞人工智能的,比较看重数学功底。其实我们的致远荣誉计划也是强调基础学科学习,因为有很多研究都要基于基础学科知识,所以这是一个必要的知识储备。”此外,杨老师提到,人工智能这个方向是需要有实践能力的,所以他希望学生们能有比较好的动手能力,而不仅仅满足于理论推理,这也成为他在招收学生时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他也非常鼓励学生们参加国际交流:“我经常建议学生在读书期间去国外访学和交流,一方面能够对学生的学术表达能力有所提升,另一方面能够扩充学生们的国际视野。学生们从中也能够收获许多与自身科研领域相关的前沿知识。”

亦师亦友,尽显关怀

杨老师认为: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亦师亦友。在学术方面,杨老师对学生要求极为严格,从每个细节入手进行学术训练。对于刚刚开始写作学术论文的学生,杨老师会逐句地批改和修订学生的文章,学生修改后他又反复多遍把关。但在生活上,杨老师对他们极具关怀。在他看来,研究生正处于从学生到科研工作者再到承担家庭责任的转变期。“这是他们人生成长的关键期,肯定会遇到各种困难的事。”所以,他经常组织团队学生们团建交流,在比较放松的氛围中与学生们聊聊学术之外的话题,这些话题通常涉及成长、困惑以及人生。

杨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也成为他们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动力。他的一位博士生郭律在读博期间傍晚外出不幸遇到车祸,当时昏迷被送到第六人民医院,幸好该学生身上有导师的名片,好心人电话联系了他,他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并且紧急联系校领导,在校领导和医院领导关心下进行了开颅手术,手术很成功。杨老师当晚一直守住手术室外直到第二天学生家长从外地赶来。郭律手术后,杨老师一直关心他的康复和学习科研,在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鼓励下,最终郭律顺利取得博士学位,现在华为公司工作。

立德树人践初心,潜心育人写春秋。在交大多年,杨老师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在自己的教育岗位上笃行不殆,踔厉奋发,赓续育人使命。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上海交大研究生教育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