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11|天地一沙鸥——南农A队赛后感

MBAChina
2023-05-23 16:28 浏览量: 3420
 智能总结

2023年5月2日上午,从内蒙古阿拉善盟腾格里沙漠上空传来南京农业大学MBA“沙漠绿洲”代表队获得第11届亚太地区商学院沙漠挑战赛团体最高荣誉“金沙鸥奖”的喜讯,赵纺纺、毕道坤荣获赛事最长距离超A混合组季军!

2023年5月2日上午,从内蒙古阿拉善盟腾格里沙漠上空传来南京农业大学MBA“沙漠绿洲”代表队获得第11届亚太地区商学院沙漠挑战赛团体最高荣誉“金沙鸥奖”的喜讯,赵纺纺、毕道坤荣获赛事最长距离超A混合组季军!

由南京农业大学MBA在读学生以及MBA校友等43人组成的“沙漠绿洲”代表队第7次参赛。我校副校长胡锋此次作为C队队员顺利完成35公里赛程,并受邀在大赛组委会庆功典礼现场作为参赛高校代表致辞。

“梅花香自苦寒来”。自2021年9月起成立南京农业大学沙11筹委会,经历报名组队、体系训练、队员筛选,以及从学院到学校各部门的一整套缜密的参赛组织方案,积极备赛并长期刻苦训练,最终南京农业大学“沙漠绿洲”代表队蝉联赛事团体最高荣誉“金沙鸥奖”,彰显了南农MBA的第二课堂品牌与办学实力。

比赛虽已结束,但队员们与那片金色沙漠的故事并没有完结,在这背后又有着怎样或感人、或曲折、或难以忘怀的经历存在呢?让我们一起期待南农沙漠绿洲队队员们的“沙11”独家记忆。

今日队员:张虎,南京农业大学沙漠绿洲队“沙11”A队队员,经过一年半的备赛,顺利地在本次比赛中完赛,完成了自己在意为“天”的腾格里沙漠中奔跑的心愿,并与团队一同捧起“金沙鸥”奖杯。

2021年11月初,跑友问我是否愿意一起集训,今后参加第十一届亚沙赛?

我听了一脸懵:亚沙是什么?

一切从未知的状态下开始。

后来对方告诉我,“亚沙”就是亚太地区商学院沙漠挑战赛,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沙漠徒步赛事。最高奖项为“金沙鸥”奖,比赛地点在内蒙古阿拉善盟腾格里沙漠。

我一听就来精神。那个腾格里沙漠,小时候从地理课本中读到过,一直是我心中的远方。腾格里,蒙古语即为“天”,若能到茫茫流沙如渺无边际的天空中比赛,那可是一件如手牵手慢慢变老般浪漫的事。

于是在当月13号(星期六)的下午,我来到南京的翠屏山。首次参加了南京农业大学MBA沙漠绿洲队的集训。

一念起,沙鸥飞。

和我一同训练的队友,三分之二是长跑赛道上的“小白”,刚起步,零基础,没经验。记得一次在玄武湖边训练,队内要求跑半马,结果曦美女跑到21.09公里,就停表了。大家好奇地问,为什么就差那么一丢丢不完赛?她说我以为半马就是21公里,今天还多跑了呢。另有位兄弟一次跑完后嘴里咕嘟:今儿跑了个寂寞,准备关“咕咚”的时候,才发现没打开……

尽管如此,大家还是铆足劲,在剑队的带领下一起在美丽的玄武湖畔转圈,反复登顶大名鼎鼎的紫金山,来回奔跑翠屏山,偶尔也去方山“浪一浪”,画一个“玫瑰”跑图。

很多队友让我感动,老缪忙完孩子的生日趴之后还出门跑了一个半马;珊神带伤训练;元元好像一直都停不下来,跑量月均300+,永远是第一;小杨从不喊累,今天长距离拉练,明天还能再来;卓哥公司事务缠身,经常晚上小酒,但第二天正常训练,一点不影响;小孔在训练中,无意中把一条狗都拉爆了……

都是狠角色,一个不输一个。

刚开始以为,训练虽然苦,但牙一咬,几个月就过去了,能有多大事?“沙11”的比赛时间不是在2022年的“五一”长假期间举行吗?

谁知,因为种种原因,一波三折,比赛从“五一”延期到“十一”,再延到10月底,最后到2023年“五一”才举办。

一场比赛,两年备战,三次延期,是不是不跑,心也醉了?

延期不止,训练不停。

于是在2022年“五一”延期之后的夏日,我们继续在公园里奔跑,吃满嘴的虫子;秋季,穿梭在凉爽的风里,看粉色的云朵,橘色的阳光;冬天,于幽暗的天色里,我们和雪一起跑在路上;2023年的春晓,我们再作最后的冲刺……

跑累的时候,经常也跟自己拧巴:跑还是不跑?一想到“得冬训者得天下!”“得夏训者得宇宙!”这些令人血脉偾张的话,就绷着一张累得难看的脸,继续跑。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去南京六合沙漠风情园模拟练习跑,黑咕隆咚的天,冻的哆哩哆嗦的我们早早地出门。因为远,要开一个多小时的车才能到,下车后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背上一个包,一手拿一个杖,“咔咔”地在起伏的沙漠里就是一通跑,一个紧跟着一个,怎么看都像是逃荒似的。

有趣的是2022年9月在腾格里沙漠实地训练时,我和刘大神两人在沙漠中迷路了,怎么也走不出去,很着急,于是通过对讲机求救。后来热心的灿灿带着越野车来找,要我们站到附近的沙丘顶上,便于她看见,我问她在哪里,她说在一片云之下。非常感谢她最后成功地将我们带到安全地,但之后大家提起这事都大笑,天空中的云朵一片一片又一片,她究竟在哪一片之下?

两年备战期间,我们队跑得最多的就是翠屏山边的那条山路,记得赛前最后一次跑完后,我深情地回望一眼,头脑中突然想起释迦牟尼说的一句话:“只有很深很深的缘,才能在一条路上走了又走,同一个地方去了又去,同一个人见了又见!”是的,我和我的队友都是有缘人。

亚沙一次,沙友一生。

2023年4月30日,苍穹之下的腾格里,我们终于来了!

带着期待,带着畏惧,带着焦虑,还有些许的激动。

在准备比赛服时,我特别纠结:是穿速干衣还是穿正常的运动短裤上阵呢?前者不被晒,后者跑得快。最后想想还是全副武装吧,免得几天后回家,黑得没人认出来,还要掉一层皮。我的主意刚定,一出门,就碰见珊神,穿短裤在门口很神气地摆POSE,我当时就纳闷:她那一双大长腿,怎么就不怕晒呢?

真让人恨。

亚沙号码簿不是簿,而是衣服,类似马夹,和正常的马拉松比赛号码簿完全不一样,很特别,穿起来也不错。

亚沙赛的必要装备和强制装备太多,帽子、防沙眼镜、魔术头巾、运动手套、救生哨、防沙鞋套、折叠登山杖、对讲机等,可以说全身武装到牙齿,裹得严实,自己都快认不出来自己。另外身上还要背防潮垫和一个包,包内有好几斤重的羽绒睡袋、一次性雨披、急救毯、水、盐丸及能量胶等。

“当下背包的不一定是驴友,而可能是马拉松发烧友。”这句话说得很经典。

首次全套准备好时,我的第一感觉是:背着这么多东西,怎么跑?我是来参加跑步比赛的吗?

自己都怀疑自己要干什么的。

这是第一天,25公里。

十点整,比赛在漫卷黄沙中开始了。

沙漠中跑步和正常的路跑完全不一样,从一个沙峰到另一个沙峰,根本没有路,全是起伏的沙丘,但又都是路,怎么走都行。

因为没有路,你跑着跑着,心里就会崩溃,我怎么找不着北了?完全没有方向感。

我开始是跟随跑,不考虑方向,不选择路线,一直从众。就这样憋着一口气,跑了18公里,之后发现自己有点力不从心,慢慢掉速了。身边不断有人超越,当时感觉很糟糕,认为名次会很差,过了终点后,我又累又沮丧。

在终点处的帐篷里休息时,我觉得第二天没法再跑了,甭说是35公里的距离了,两条腿沉重,一步都不想迈。

半小时后,我的心情慢慢恢复了平静,于是起身去找晚上的宿营地,找队伍。

营地就在终点附近。远远望去,那可是难得一见的美丽风景。在广袤的沙漠里,临时支棱起一排排帐篷,不同区域不同颜色,红的、绿的、蓝的……五颜六色,真是赏心悦目。

我最终在咖啡色的F区找到了我们南农大的营地,C队的队员很暖心,已将帐逢搭好。

我将防潮垫垫好,把羽绒睡袋从背包中取出来,然后一头钻进了帐篷。

在火辣辣的太阳下,帐篷里既闷又热。坐在狭小的空间中,我浑身出汗,实在不想呆,但又没办法。还能有什么其它地方可去呢?

帐篷就是沙漠中的酒店,就是我在腾格里的家。

因为帐逢相互挨着,一个区的颜色又是一样,所以你出来后再回去,要记住了,第几排第几个,否则能走错门。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件事,由于沙漠里没人长期居住,缺水,所以没卫生间,而在沙漠里露营的我们就不得不面对一些很现实的问题……不过,只要你不尴尬,那尴尬的就是别人。

因为防潮垫不能完全覆盖帐篷底部,又有风吹,所以你钻进帐篷,会发现周围全是沙,衣服里有,包里有,头发里有,垫子怎么刮都还有,被沙全包围。

人世间,沙天下。

白天帐篷热,到晚上却冷了,昼夜温差大。我无奈地躲进羽绒睡袋中,夜间曾好奇地伸出头来,想感受仰望星空的浪漫,但那天晚上天气不好,周围一片漆黑,只有我身边的手机有光。

第二天,即5月1日,35公里。

大家普遍反映,昨夜没休息好,帐篷之间相距太近,彼此打呼噜、说梦话、咳嗽都能听到声音,夜里风又“呼啦啦”地吹,帐篷一直在抖动,就问你怎么能睡好?

我因为耳朵不好,听力差,几乎不受干扰,一夜睡得喷喷香。

缺点有时也能够给人带来幸福。

因为7点比赛,正常要提前2小时吃早餐,所以大家4点多钟就起来了,很辛苦。

组委会提供的早餐有馒头。C队的同志统一拿到营地后,我伸手取一个,一口下去,发现有沙,磨牙,心想可能是最上面一个,所以才出现这情况。于是又从下面取一个,再吃,还是有沙。看来馒头都是沙馒头,与位置无关。

吃早餐时,剑队当时说我第一天110名,争取努力再进步。我听了有点吃惊,因为这名次比我想像的好多了。

一望无际的沙漠,并不是一马平川,有时起伏还很大。

这不,当天起跑后,就是上坡,大家一起出发,带起的沙子弥漫天空,不戴防沙镜都看不清方向,现场的情形和歌曲中说的一样:流沙流沙满天飞……

因为前一天后半程跑不动,所以我今天学乖,开始速度慢一点,想蓄力后半程。

因为距离长,跑者相对少,中间又有山丘,所以跑的过程中常常前后看不到多少人,心慌得很。

特别是途中突然下冰雹,我当时和很多人一样,想到甘肃白银事件,内心立刻充满恐惧,而恰巧当时我在沙丘顶上,那个顶上很窄,只能容一人行走,站在上面,因为风大,感觉自己随时可能被吹掉下去。

当时我的前面有两个苏大的沙友,因为看不到引导旗,两位沙友一直在看手表上的轨迹图,找路。我紧紧地跟随着他俩,害怕自己迷失在腾格里。

现在比赛早结束了,回想那段时间,内心还是不能平静。非常感谢那两位苏大的沙友,把我带出困境。

因为前后一直很少有人,途中自己还超了不少人,所以感觉一直很好,和第一天的意识相反,认为当天的名次可能不错。

后来的事实是:名次比第一天还差。沙漠跑和路跑不一样,感觉欺骗人。

至今我都后悔第二天的速度跑慢了,本应可以再快一点,只是当时途中看到的跑者少,缺少刺激和动力。

当天晚上组委会提供的是当地特色的羊肉汤、牛肉汤等,大家拿着一样的饭盒排队领取,然后或坐或站或蹲在旁边的地上吃。那场面和民工在建筑工地就餐情形差不多,甚至还不如。

难得一见的是,不少人为了将饭盒洗干净,就地用沙子将其擦干净,然后再用水冲。远看形似顽皮的小孩在玩沙,亚沙仿佛让人瞬间回到了童年。

第三天,即5月2日,10公里。

早晨4点多钟,就听到何军教授在帐篷外边走边喊:“南农的,起来喽!”于是大家断断续续地都从帐篷中走出来。

现在我一想到那天早晨,耳边就似乎听到他的声音。

仍然是7点开赛。因为是最后一天,距离又短,大家撒开腿猛跑,浑身每一个毛孔都渗透着汗水,速度均不慢。途中我先追到元元,让他快点跑,见他没动静,我就先跑了。后来遇到刘大神,他喊我,我没听到。快到终点时,我故意调整一下自己的跑姿和表情,想表现得轻松点,留下一个好镜头。这时候我两次听到广播中报了南农大和个人名字,由于没注意听,还以为两次都报了我,当时就有点纳闷:今天待遇这么高?到终点被播报了两次!

后来才知道,元元在终点前超过我,成功“逆袭”,第一遍报的是他的名字,第二次才是报我的名字。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过终点后,我长吁一口气,所有的比赛终于结束了。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次南京农业大学MBA“沙漠绿洲”代表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最终捧得了团体最高荣誉“金沙鸥”奖,其中“完毕归赵”组合还获得超A混合组季军。

特别令人感动的是,抵达南京禄口机场后,南农精心地给每位队员都准备了一束花,很暖心。大家一起拍照纪念,人人都有英雄归来般的美好感受。

赛后的这些天,常看大家在微信群中说,早晨还是早醒,睡不着,晚上梦里又回到腾格里。上班时,看着看着表格,脑子就飘沙漠中去了——亚沙有综合症。

而我则深深地感到,参加亚太地区商学院沙漠挑战赛,可能是我这辈子做的最疯狂的事情之一,很多瞬间将永远地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亚沙不仅有综合症,还有后遗症。

撰稿:南京农业大学 沙11A队队员 张虎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沙赛体育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