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考研报名人数终于要下降了?这5点可以证明!


20考研人数341万、21考研人数377万、22考研人数457万,23考研人数474万。报考人数的增多,让我们觉得考研上岸变得越来越难了。
众所周知,近几年的考研人数一直呈现上涨的趋势
20考研人数341万、21考研人数377万、22考研人数457万,23考研人数474万。报考人数的增多,让我们觉得考研上岸变得越来越难了。
但即使报考端虽然非常火热,而招生端却偃旗息鼓
自从3年前扩招一次之后总招生人数基本没有再明显增长过,再加上缩减学术招生人数,扩大专硕招生比例、提高保送比例,降低统招名额、延长专硕学制等等措施,无疑都是在给考研“泼冷水”。
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不少同学也调侃,不要再“卷”了,再卷就成麻花了,不过之前也曾有老师预测:24考研人数下降100万。
尽管今年放开后大家的选择会更多,但是考研真的会下降吗?
那么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分析一下24考研人数减少的几个原因,看看24考研是不是真的会更容易上岸?
01.24考研报考人数预估
虽然说每一年考研的人数都在大幅增长,但是看到报名人数增长的同时不要忘了弃考的人也在增长。
23考研可能是市上弃考人数最高的一年(点击查看),部分省市弃考率最高达35%!
去年因为各种原因没考上的同学,虽然其中很多人会选择二战,这样看起来考研人数不会停止增长,更不会下降。
但其实,每年二战考生的比例都是50%左右,且23年考研报名人数涨幅仅有17万,远低于22年的80万涨幅,所以,二战考生还是那么多,对整体报名人数的影响不大。
另外,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高考本科录取人数为443.1万,对应参加2024年考研;2019年高考本科招生431.29万人,对应参加2023年考研。
而2021年高考本科招生444.6万人。也就是说,在报名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应届本科生考研的学生人数可能没有较大变化。
总体来说,24考研报名人数大幅增长的可能性不大,甚至会下降。
02.推免比例增大,实考人数降低
大家知道,每年高校的招生名额是推免和统招共同构成的,也就是说在招生计划确定的情况下,推免的名额越多,留给考研人的机会就越少。
就有不少同学跟小编反应:保研推免的比例越来越高了
而大学里的保研名额是比较有限的,主要受高校等级的影响,越是综合实力强悍,等级高的院校,保研名额就越多。
但是近几年各大院校都在不断提高推免招生比例,甚至有的院校的推免率甚至超过了50%。
图源网络
也就是说招生名额中有一半甚至以上都是推免生,相反,同样想考研究生的这批同学们中,将会有更多的同学直接推免保研,那么报考人数可能将会下降。
03.缩招停招趋势明显
近年来,学术型硕士即学硕的缩招或停招十分普遍。许多专业都减少了统招学硕的数量,甚至只接受推免方式或直博招生。
通过对比院校23年招生简章,可以看到一些院校专业缩招的情况。
与此同时,各高校的招生人数却在不停缩招,不仅缩招,甚至有院校一言不合就停招,猝不及防连报考的机会都没了!
并且除了学硕在停招,在专硕招生比例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部分专硕也在停招。
在停招的专业中,有19个专业为专硕,26个专业为学硕,整理如下:
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不少高校正在控制硕士生招生规模,同时,国家也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质量。
在2022年举办的“教育这十年系列发布会”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会长杨卫介绍道:我国在2007年就启动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工程,使得培养质量稳步攀升。其中采取的步骤之一,就是审慎控制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增长,2010年-2021年期间的学位授予年增长率比之前的30年增长回落10个百分点以上。
除此之外,有不少高校发布对于跨专业考研前置专业有要求,不符合条件,非相关专业考生不得跨考(点击查看)。
这也意味着报考部分专业研究生的硬性要求增高,而这些要求相当于又给不小一部分考研人设置了一道门槛,或多或少也将影响着考研报考人数。
04.报考点个数减少
小编通过对比报考点数目发现,24考研报考点总数比23考研有所减少。且报考点的减少主要集中在考研大省。
具体减少报考点的省市为
24考研报考点减少情况:
河南从75处减少为62处,陕西从50处报考点减少为44处,山西从28处减少为26处,青海从11处减少为4处。
当然,也有部分省市报考点增加的
24考研报考点增加情况:
内蒙古从21处增加为22处,上海从29处增加为31处,安徽从30处增加为32处,山东从33处增加为34处,湖南省从29处增加为31处,广东从50处增加为51处,广西从34处增加为39处,重庆从34处增加为35处,四川从67处增加为72处,贵州从16处增加为17处,云南从25处增加为26处,西藏从6处增加为8处。
根据小编统计,全国各省市总计减少报考点28处,增加报考点24处。总体来说,24考研的报考点是比23考研减少了4处。
一般而言,报考点容量是一定的,报考点个数乘于报考点容量也一定程度代表着一般考生的人数,通过报考点个数减少也可以判断24考研人数可能会下降。
05.考公、出国读研人数增多
除了考研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起了公务员考试。
毕竟读完研后还是需要找工作,因此,对于一些原本纠结考研还是考公的同学来说,现在更倾向于考公。
编制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而且相比于其他工作,福利和待遇也更加优厚。
大多数人考研最终也是为了就业,如果本科毕业就已经能有好的工作机会,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把自己放在“绝路”上孤注一掷。
并且随着出国形势变好,选择出国读研的人数也在增多。
有数据显示:央视统计的出境人数同比增长了116.2%,这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考研热。
对于那些想要通过深造来提高自己综合素质、扩大国际视野的学生来说,出国读研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那么,如果正如我们分析的这样,24年考研报名人数涨幅不大,甚至出现下降,是好事吗?
当然是,因为按照国家的规划,考研招生规模在2025年之前会持续增大,比如去年就扩招了5.6%。
如果总体报名人数没有较大涨幅,甚至出现下降,但招生规模扩大,这就意味着考研上岸的整体概率是增长的。
但同样,我们要记得,考研不是一场简单的考试,人数的多少是影响因素,不是决定因素!
即便24考研报名人数下降,整体竞争压力变小,并不意味着个人上岸成功率的增加,因为跟你直接竞争的是不是全国有多少人考研,而是你报名的学校和专业有多少人!
所以还是希望大家不要焦虑。认准目标,全力冲刺!
(本文转载自橙啦考研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7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iBEST融合创新系列论坛】应变而进:全球政策变革与企业全球化战略转型
- 05/17 【重磅开启】2026年入学同济经管专业学位招生发布会邀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