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调剂全攻略,一文get上岸秘诀!

MBAChina
2023-12-27 14:31 浏览量: 2557
 智能总结

相信我,本文是关于考研调剂非常全面、非常干的一篇科普文章,篇幅较长,建议收藏后反复阅读。

我们的大脑喜欢简单的选择和确定的结果,但现实往往复杂且不确定,很多人背后付出巨大努力,换来的是机会,是比别人多一些的成功几率,而这种机会和多一些的成功几率,在考研这种选拔性考试中尤为重要。

相信我,本文是关于考研调剂非常全面、非常干的一篇科普文章,篇幅较长,建议收藏后反复阅读,也可以直接召唤小编解答。

文中引用的数字和举例不完全准确,但不影响说明问题。文中的一些名词和概念会进行简单说明。

一、什么是考研调剂

以2023年为例:

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474万,统考计划招生761763人(以下简称76万),报录比约为6.2;网传弃考100万人,如果按这个来算,实际考试人数约374万,报录比约为4.9。

(一)国家线

所谓选拔性考试,就是要在参加考试的374万人中,选拔录取76万人,国家首先会按照一定的差额比例划出国家线,这也是对所有考研人的最低要求。

国家线分一区和二区,二区通常比一区低10分。

国家线的划定有着极其复杂的规则,但总体上要能保证完成全国的招生计划。按照往年的经验数据推算,上线率大约在30%到40%,即2023年上线人数大约112万到150万。

2023年学硕国家线

2023年考研招生单位(包含高校和研究所)约864所,招生专业约625个,其中学硕约405个,专硕约220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热门程度,会导致报名人数和计划招生人数的差异化。

学硕,指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学术研究人才。

专硕,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将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

(二)复试线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

A大学的Z专业,计划统考招生10人,报名考试50人,其中20人达到国家线。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拟定15人进入复试,那这第15名的分数就是A大学划定的复试线,复试后最终录取10人。

至此,A大学遴选结束,一志愿报考A大学的50人中,未达到国家线的30人只能明年再考,达到国家线的20人中,10人录取,10人落榜。

注:根据国家规定,进入复试的人数差额不得低于1.2,也就是说,如果计划招生10人,至少要复试12人。

B大学的Z专业,计划招生10人,报名考试8人,其中5人达到国家线。由于生源不足,B大学就以国家线为复试线,复试5人,如果都合格就全部录取。

此时,B大学还有5个招生缺额,A大学一志愿落榜的10人就可以进入调剂系统。

(三)调剂

我们再回头看,864个招生单位,625个专业,会交叉形成数万个具体院校招录专业,同时会有很多类似A大学和B大学的情况。

类似B大学的,学校就会发布调剂信息,类似A大学的,那些上了国家线但一志愿落榜的考生,就可以进行调剂。

通过这个理想化、简单化的例子,我们对调剂有了大概的理解。不难看出,对于一志愿落榜考生来说,调剂是一次逆袭的机会,自救的机会,重新选择的机会,十分非常且相当重要。

当然,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很多考生和家长在调剂过程中苦不堪言,甚至是彻夜不眠。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调剂很难,考研调剂有哪些特点呢?

二、考研调剂的特点

(一)选拔

既然是选拔性的考试,肯定大家都想选择自己心目中更好的学校和专业,而好的学校和专业比拼的是硬实力,在人们心目中也有着共识,这就很容易形成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

(二)庞大

考研考试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两类,专业课有国家统考科目,也有很多学校自主命题和评卷科目,这无疑增加了对分数评估的复杂性。

再加上前面咱们列出的报考人数,学校和专业数量,这就形成了一个极其庞大的数据库。

(三)动态

学校招生计划经上报审批后才能最终确定;

初试报名人数每年会有变化,复试需根据达到国家线的人数和招生计划来确定;

调剂时考生可以填报3个志愿,考生的意愿,学校的招生缺额,各种因素导致的缺考、放弃等等;

……

可以看到,在整个复试、调剂、录取的循环过程中,有诸多变量在不断变化,最终在动态中达到平衡。

(四)时效

每个学校发布调剂公告和调剂复试的时间不同,如果第一轮调剂未完成招生计划,还会进行第二轮、第三轮调剂,直到完成招生计划或无调剂考生报名。

这一过程中,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准确的填报调剂志愿,就很容易遗憾落榜。

看到这里,就不难理解考研调剂的复杂性,我们研究和分析调剂数据,无法100%预测和判断调剂,只能辅助我们做选择,提高成功概率。

三、考研调剂的要求

教育部对调剂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则,在此基础上,各学校会根据自身情况提出进一步要求,符合要求的考生即可报名调剂。

(一)调剂基本要求

(二)特殊专业相关要求

照顾专业,指工学照顾专业、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医硕士、体育学、体育硕士。

照顾专业调出本类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达到调入地区该照顾专业国家线。

非照顾专业调入照顾专业,其初试成绩必须符合调入地区对应的非照顾专业国家线。

工学照顾专业之间,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与中医硕士之间,体育学与体育硕士之间调剂,须达到本类照顾专业国家线。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指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该专项计划与普通计划的相互调剂,也须符合调入地区相关专业国家线。

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会计、图书情报、审计专业学位硕士,可申请相互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也不得调入以上专业

临床医学类专业的调入成绩要求,调入的学校可自主确定;临床医学专业可调入其他专业,反之则不行。

法律(非法学)专业,“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只能同专业或类型调剂;单独考试(含强军计划、援藏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

(三)调入学校的具体要求

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进一步要求,常见的要求包括:

1、符合学校招生简章要求。

2、是否接收校外调剂;是否接收专项计划考生,比如“退役大学生士兵”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是否接收同等学力考生和非全日制考生。

3、初试成绩要求,包括总分和单科分。

4、本校调剂系统开放的时间段,调剂复试流程。

……

总之,在符合国家大的政策要求,符合学科建设和发展需求的前提下,学校会结合调剂生源情况,综合规划后发布具体要求。

四、考研调剂的流程

全国本科院校约1271所,研究生招生单位864所,本科院校专任教师131.58万人,教职工推算约263万人。

学生想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专业,院校也想尽可能招录符合学科建设发展的优秀学生,双向选择在初试、复试、调剂的规则下动态博弈,最终平衡。

这其中无论有多么复杂的轨迹,最终都必须按照规定,通过教育部“全国硕士生招生复试调剂服务系统”进行,严禁通过其他渠道接收调剂考生。

国家调剂系统一般于每年3月底或4月初开启,4月底或5月初关闭,在此期间,各学校可根据自己情况,在某个时间段内开通调剂。

考生网上调剂流程一般如下。

(一)登录调剂系统

用网报时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二)查询计划余额

考生从其他途径获取的调剂信息,查询各学校的计划余额。要特别注意,认真阅读各学校的调剂公告,确保符合要求。

(三)填报调剂志愿

可一次填报三个平行调剂志愿。学校收到后,需要时间来决定是否通知考生参加复试,在此期间考生的志愿会被锁定,最长不超过36小时。

假如3个志愿都在锁定期间,考生无法再报名其他院校的调剂。

(四)复试通知

如学校同意,将通过调剂系统发送复试通知,考生应及时回复是否同意参加复试。如复试没有通过,仍可继续报名其他调剂。

(五)待录取通知

如复试通过,将收到学校的“待录取通知”,考生须在学校规定时间内确认,否则学校可以取消待录取通知。

考生确认接受待录取通知,调剂完成,不能再填报调剂志愿、接受复试或待录取通知。

已确认的待录取通知,如果考生要取消,须征得学校同意并取消,考生再登录调剂系统确认后,方可继续填报其他调剂志愿。

五、调剂前的准备

大家都想上岸,都在积极做准备,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增加上岸的几率,所以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虽然国家调剂系统是4月6日才开启,但学校早就知道自己是否需要调剂生,需要多少调剂生,也早定好了调剂方案,希望能多收优秀学生。

此时考生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弱势一方,我们需要积极地,想尽一切办法去获取信息,特别是感觉自己成绩不理想的,需要在初试结束后就开始为调剂做准备。

调剂准备工作大概分以下步骤。

(一)了解去年调剂概况

自己报考的专业,在去年有哪些院校接收了调剂,调剂名额有多少,调剂分数有没有要求,最终调剂录取多少,这些录取的考生初试分数是多少,学校对考生有没有其他要求。

哪些学校在去年虽然没有调剂,但报名人数较少,哪些学校该专业是第一年招生,把这些学校记录下来重点关注,这都是接收调剂可能性比较大的学校。

(二)提前准备好个人资料

在目标院校官网,查看往年的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方案,里面会详细说明复试需要准备的资料,可以多看几个院校综合参考。

资料无外乎简历、陈述、本科成绩单、实习和获奖经历等等,只要是能证明自己优秀的资料,建议都准备上,包括电子版的。

(三)搜集并整理调剂信息

调剂信息的官方发布途径有,学校研究生院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另外也可以通过第三方网站、论坛等搜索获取信息。无论什么方式,目的都是尽可能全面获取调剂信息。

边收集,边整理,把够不上的,看不上的,不符合硬性条件的几类剔除,剩下的院校一定要到学校官网再次收集信息,比如往年的报名人数,录取人数,调剂名额,调剂录取人数,调剂分数等等,越详细越好。

还可以拨打学校招生办或者院系的办公电话,进一步了解情况。如果你所在的城市刚好有自己满意的调剂院校,可以直接去学校了解情况。

我知道,你可能打了一天都没打通,别放弃,第二天、第三天继续打,你可能很多时候得到的答复是“以官网公告为准”,别气馁,只要去做了,就会有收获或心得,也许某位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以帮助你分析判断。

(四)主动出击,联系导师

只要前面的工作扎实,相信你对自己的成绩,意向院校的调剂偏好,导师的研究方向等都有了一定了解,那么请给意向导师发邮件吧,一般学校官网会公布导师的邮箱。

言简意赅,重点说清初试成绩,自己的优势,对导师研究方向的浓厚兴趣,自己的研究能力,研究计划等,标题更是重中之重,需要费点心思去琢磨,最后附上个人资料电子版。

如果前面(二)(三)步没有认真做,那这里必然不能做到精准有效出击,请回到(二)。

(五)调剂意向采集服务系统和预调剂

在正式系统开启之前几天,研招网会先开一个调剂意向采集服务系统,可填报10个平行调剂意向,正式系统开通后,可将最多3个转为正式调剂志愿。这个系统开通后,一定要去看看各专业调剂意向的余额及变化情况。

有些院校为了提早“抢人”,在正式调剂之前,会在自己官网进行预调剂,我们一定要时刻关注意向院校的官网。

六、正式开始调剂

第一轮的3个志愿很重要,非常重要,这3个志愿如果没有收到复试通知,那接下来调剂上岸的几率将大大降低。

我们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结合自己的意愿,将院校整理排序,填报志愿。一般第一轮的3个志愿,最好分成3个档次填报。

不难发现,无论是学校还是考生,很多工作都在调剂系统开通之前就完成了。系统开通后,我们只是按照既定的方案执行,期间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1、调整好心态,如果被拒,就继续下一个院校。

2、仍然可以通过打电话,给导师发邮件等方式去了解和争取。

3、如果志愿被锁定太久,可以打电话了解情况。

4、如果有把握比较大的院校,可以预留一个空志愿。

5、尽量不填报“够不着”的院校。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安研艺研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