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硬核高校,再上热搜!

MBAChina
2024-01-11 09:29 浏览量: 1682
 智能总结

哈尔滨工业大学卧震苍穹广场上的巨大火箭,不是模型,而是实物。除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实物外,这里还有俄罗斯返回舱和东风导弹,十分硬核。

借来了凤凰,请来了古老的鄂伦春族人和他们的驯鹿,甚至连冻梨都削出了精致的花瓣状被摆盘上桌,所有哈尔滨人都拿出了看家本领,期待远客的到来。

虽然嘴上说着“尔滨你让我感到陌生”,但很多市民其实乐见其成,自发上街帮忙,让游客们免费搭乘顺风车;学会了如何使用夹子音,只求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

在低调、沉寂了太多年之后,哈尔滨人只希望这“冬天里的一把火”能烧得更旺、更久一些。

图 | “小砂糖橘”在哈尔滨。

哈尔滨的“硬核浪漫”

随着“来自广西南宁的11位圆鼓鼓的“砂糖橘”研学团勇闯哈尔滨”的意外走红,哈尔滨的各大高校也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为这波旅游热再添一把火:

哈尔滨工业大学神舟揽月广场上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1:5模型,蓄势待发的样子,仿佛下一秒就要点火射向苍穹;

图 |哈尔滨工业大学神舟揽月广场

哈尔滨工业大学卧震苍穹广场上的巨大火箭,不是模型,而是实物。除了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实物外,这里还有俄罗斯返回舱和东风导弹,十分硬核;

图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震苍穹广场

哈尔滨工程大学曾多次登上热搜榜的“雪舰编队”,航母“福建舰”、游轮“爱达·魔都号”和LNG运输船“大鹏号”齐亮相军工操场;

图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雪舰编队”

曾经的“共和国长子”

上一次哈尔滨占据全国人民瞩目的视线焦点,已经是很多年前。

富饶的黑土地、广阔的林海雪原和哺育全国的重工业,哈尔滨以最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援了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

大到军工国防,小到粮食发电,哈尔滨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激情和壮志撑起了中国的脊梁,是国家的“大粮仓”、“钱袋子”和“装备部”。

风吹两岸稻花香,以哈尔滨为中心的黑龙江是世界三大黄金黑土带之一。让人民吃饱饭,是哈尔滨撑起了全国粮食的半壁江山。

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56项重点工程有13项落户哈尔滨。随着一座座厂房的拔地而起,哈尔滨以蓬勃的生产力点燃了一个贫弱国家的工业雄心。

高校铸成钢铁国防

国家发展的需要和经济的高度发达,使得哈尔滨在建成以钢铁工业为中心的重工业基地的同时,也建成了以工科院校为重点的理、工、农、医均有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

拥有1所985大学和4所211大学的哈尔滨,高等教育实力之强,超乎绝大多数人的想象。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为核心的高等学校集群,为共和国的工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与技术支撑。

图 | 哈工大学子和“小砂糖橘”

1958年基于邓小平指出的“哈工大要搞尖端”,学校开始了从“民用向军用”的转变,成为赫赫有名的“国防七子”。从那时起,中国航天每一步成功的进程,都刻着哈工大的名字。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是哈工大校友孙家栋;中国高校第一个航天学院在哈工大成立,成为学校的轴心;神舟号系列飞船与天宫空间站成功“牵手”的背后,哈工大实现了国际首次机械臂人机协同在轨维修技术试验……

图 |哈尔滨工业大学百年校庆

2012年9月25日,注定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日子。就是在这一天,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正式入列人民海军,中国海军昂首步入了“航母时代”。

从辽宁舰、山东舰到福建舰,整整10个春秋,中国航母技术实现了3次震惊世界的飞跃。而这3艘航空母舰和几代各型舰艇与潜艇中,主要系统研制负责人均为哈工程校友,哈尔滨工程大学是唯一斩获航母建设突出贡献奖的高校。

“丹心铸剑,何惧大洋深和远”的壮志豪情,是一代代哈工程人默默许下为国守疆的誓言。

图 | 哈尔滨工程大学

逆风翻盘,振兴东北

粗看中国的版图形状,常有人说像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东北三省是鸡头,哈尔滨就是那鲜艳的鸡冠子。

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视察哈尔滨时热烈称赞哈尔滨为“共和国的长子”。这个光荣的称号延续至今,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见证着哈尔滨那段峥嵘的岁月……

在家庭的概念里,长子总是意味着承担责任,意味着更多的付出,意味着重任在肩而必须默默扛起。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

曾经的“南深北黑,比翼双飞”,各自走向了命运天平的两端:深圳特区建设如火如荼,东北老工业基地则慢慢走向寂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20年,东北减少的人口高达1101万,仅黑龙江一个省就流失了646万。

“重新发现哈尔滨”,这里不仅有广袤的黑土地、茂密的林海雪原和热情好客的哈尔滨人,还有沉甸甸的历史。

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这个冬天的哈尔滨,燃起了希望的火苗。

东北曾因时代之故,成为放眼整个亚洲举足轻重的重工业带。如今,也将再次因为时代机遇乘风而起,直上云霄。

有人哽咽:

“已经好久,没有在哈尔滨见过这么多人了。”

“我的糖葫芦最多一天能卖500串!我卖了二十多年,头一回这么有底气!”

编辑:李婷

(本文转载自青塔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