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了8篇Nature的天才少年曹原选择留美任教也不回国,我国为何总是留不住科研人才?

MBAChina
2024-01-24 09:10 浏览量: 3245
 智能总结

发了8篇Nature的天才少年曹原选择留美任教也不回国,我国为何总是留不住科研人才?

我是中国人,学成后要回国,报效国家

这句话是被誉为“石墨烯天才”的曹原,面对美国“绿卡“和职位双重诱惑的时候,对着老美说出的话。

这个出自于95后的一番话,使得曹原迅速声名鹊起,人们纷纷称赞这位天才少年,各种赞美之词络绎不绝。

然而,就在颜宁二度选择回国任职的第二年,曹原却低调地离开了中国,他将赴加州伯克利大学分校任教。

这个消息实在让人震惊不已,许多网友纷纷表示:为何要离去?

有的网友认为曹原一直在美国开展研究,从未全职回国,因此这次仅仅算得上是一次正常的职位变动;也有的网友认为曹原已经在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毕业,是时候学成归来。

图源:知乎

然而事实究竟如何呢?

曹原是谁?

图源:网络

曹原1996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4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院,并入选“严济慈物理英才班”。于2014年前往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研究生学位,并于2020年获得博士学位。可靠的公开资料显示,曹原在博士毕业后,即2021年至今,一直在哈佛大学担任研究员。

在科研方面,曹原在2018年发现了石墨烯超导现象,这一发现在国际学界引起轰动。他开创了凝聚态物理研究的新领域,解决了一个百年科学难题,成为《Nature》杂志创刊149年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的最年轻中国学者。同年,《Nature》发布的“年度世界十大科学人物”中曹原位居榜首。到目前为止,27岁的曹原已经发表了8篇Nature和1篇Science。

如何看待曹原留美任教?

01曾经拒绝美国绿卡,表示要为国效力

海优的吸引力不大,对于曹原这种知名度和能拿到Top校APoffer的人,没啥吸引力,拿到国外的钟声教职回来,能够更上一个台阶。

图源:知乎

有网友表示,现在还不是回来的最佳时期,处于科研黄金期的曹原,更加适合继续沉心做实验,拿到美国科学院院士,回来直接冲击大帽子,更节省时间,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是能够给国家起到巨大作用的“人才”。

图源:知乎

也有的网友认为,曹原留在美国也许更加能够为中国学术做出贡献。

图源:知乎

02吹捧及科研环境带来的尴尬境地

有网友认为,媒体的过度宣传,而最后这些“天才”出国发展会让大众处于尴尬境地。

图源:知乎

也有的网友认为,我国这些年虽然在科研层面投入大量经费,成果显著,但就与老牌明星的底蕴差距还是很大的,国外更能够让他心无旁骛做很多实事,避免进入“天才”的炒作中。

图源:知乎

03理解与支持

不少网友对曹原的选择表示理解和支持。曹原作为领域的新宠,传闻目前他女朋友是韩国人,也更有可能留在美国发展。

图源:知乎

有的网友表示曹原的选择是明智的,国内科研经费及帽子吸引力的问题,都不适合曹原成长。

图源:知乎

还有的网友表示,学术界的自然流动时正常的,无所谓这些“明星”的流转跳动。或许五到十年后,曹原去建立北湖大学也未可知。

图源:知乎

曹原事件展现了科研工作者的价值观及其所面临的挑战。我们必须认清中国科研环境所面临的问题。尽管近年来我国在科研投入上不断加大力度,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部分科研人员反映,国内的科研评价体系过于看重论文数量及影响因子,以至于一些科研人员为了追求短期成果而忽视长期研究。在这种情况下,科研工作者很可能会面临种种压力,使他们产生离开的念头。

如同《人民日报》所指出的,解决“卡脖子”难题的核心在于人才。

任正非也强调,应让中国的科技成果回到中国。近年我国已认识到高精尖人才的重要性,正在逐步调整人才战略和加快推进高校建设,以增强对顶尖人才的吸引力。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都出台了住房、户籍、创新启动资金等优待政策。

如今,中国也开始吸纳全球人才,努力建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待到中国的科研环境和待遇完胜国内之日,想必人才们也会主动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谷粉学术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