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考研的形势会更严峻吗?

MBAChina
2024-01-17 15:30 浏览量: 1830
 智能总结

有打算25考研的同学,在看见24考研人数骤降后,心里可能都松了一口气,会觉得考研的竞争会越来越小,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有打算25考研的同学,在看见24考研人数骤降后,心里可能都松了一口气,会觉得考研的竞争会越来越小,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研究生教育大踏步发展的今天,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针对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文件政策,高校作为政策执行者也是大动作频繁,让人感觉“风雨欲来”。那么对于接下来25考研的同学而言,这些政策的变动会对考研以及读研有什么影响呢?

明确导师权责

“改革我国对博士生、硕士生毕业考核体制,给予导师决定博士生、硕士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

教育部认为该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具有很大启发,决定充分采纳。

但在进一步扩大导师权益的同时,教育部也对导师的权益范围进行了限制。健全导师分类评价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将研究生在学期间及毕业后反馈评价、同行评价、管理人员评价、培养和学位授予环节职责考核情况科学合理地纳入导师评价体系。

导师不得要求研究生从事与学业、科研、社会服务无关的事务,不得违规随意拖延研究生毕业时间。不得将研究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不得放纵研究生发生学术不端行为,不得侵犯研究生学术权益,不按实际贡献排序署名。不得讽刺、挖苦、辱骂研究生或有其他侮辱行为,不得与研究生发生任何形式的不正当关系。

之前有关硕博学生因各种原因被延期毕业、甚至被导师当作免费劳动力以至于自杀的新闻令人胆颤心惊,之后这项规定实施后,规范导师的权责范围,相信类似的新闻和案例会少很多。

重点发展专硕事业

关于这一点,去年时就已经炒得火热,专硕的扩招以及专硕学制的增长,在一定程度拉平了学硕与专硕在就业等方面的差距。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表示,优先新增国家发展重点领域、空白领域和亟需领域的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

西部地区、民族高校在申请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时,申请条件可降低20%。已获得学位授权自主审核资格的学位授予单位,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工作的意见》增列学位授权点,不参加本次新增学位授权点审核工作。

争取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说白了,这项政策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就业和扩大内需,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等领域应该会有更多的专硕名额,但是对于文科类的专业比如汉语言文学、哲学等,大概率不会有明显扩招趋势。

排查近5年硕博学位论文

对研究生质量的严抓,不仅体现在清退分流上,对学术不端的“零容忍”更能体现我国办好高等教育的决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发布《关于开展学位论文规范管理和学风建设工作的通知》,对该校近五年硕博学位论文正式进行全面排查,并复核近五年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位论文的过程管理。

扩大推免以及非全日制招生比例

近年高校发布的招生章程,能明显发现名校专业硕士的录取正在逐步向非全日制转变,推免生越来越受欢迎。

中国人民大学官网发布了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招生调整的公告,2021级全日制仅招收推免生源,统考阶段仅招收非全日制定向就业生源。

在人大之前,已有不少大学陆续压缩或取消全日制招生,如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会计专硕仅招推免生,其余全部为非全日制;华中师范大学则在2020年取消全日制应用心理学专硕招生,全部招收非全日制专硕。

这些院校发布了扩大推免招生的消息。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2024年推免结果公示:拟录取推免生49名,其中强基计划18人,本年度剩余可招生人数为35人。而在去年,该学院推免生人数为35名,剩余统考的招生名额有50人。

名额的减少,对于参加统考的同学来说,绝不是一个好消息。

华中科技大学2024年推免人数为2417人,比2023年的2086人增加了331人,涨幅15.87%;华南农业大学推免人数涨幅了21.65%;中国美术学院今年推免名额增幅28.44%。

重庆交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和山西农业大学的推免生人数增幅也均超过了20%。

此外,杭州师范大学今年推免增加了79名高素质复合型硕士层次高中教师培养试点推免生资格,导致总推免人数大幅上涨,达到72.57%。

虽然接收推免的名额在增多,但不同类型考生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清晰。

倾向于学术研究任务的学硕名额大幅度倾向于推免生,而以学历提升、就业应用为目的的专硕位则更倾向于统考生。所以同学们如果现在还有推免的机会,可以看看这条路符不符合自己的规划,说不定也是一次机会。

总体而言,对于理工科的考研人来讲,近几年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变化,而且招生规模极有可能一年比一年大;但是对于文史类的考研人来讲,可能考研的难度会逐年上升。而且虽然24考研人数呈下降趋势,但是对于25考研人来讲,在整体难度上,基本不会有下降趋势,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打起精神,按部就班地进行复习,不要松懈!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数学汤家凤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