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读MBA值不值得?看看这几种人毕业后的收益翻倍!


挤破头读那么贵的MBA,只有这几类人读完MBA毕业后收益翻倍!
“自己好犹豫要不要坚定信心读个MBA,周围很多朋友陆续都考了MBA,我不知道我不考是不是就掉队了,但我又不知道MBA的价值在哪里,到底值不值得考?”
对于很多25级的考生而言,这是大家现阶段都在纠结困惑的问题之一。MBA必须拥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才能报考,相信大部分职场人一定是为了突破职场瓶颈、寻求更高的职业追求;也有人为了名校梦、人脉圈读MBA,想通过镀金积累人脉资源并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分析下大家关注这个问题的核心,其实无非是想了解MBA对自己的未来有没有用?
小编今天从MBA含金量及社会认可度、真实的就读收获感、适合报读MBA的人群三方面来回答下这个问题。
MBA社会认可度怎么样?
其实,国内MBA的项目也分好几种,不同类型的MBA项目,含金量和认可度也不同,现在有以下几种类型:
国外MBA项目:国外项目,就需要出国读了,想要移民的同学可以考虑;如果想拿个国外学位,有个海龟背景,建议申请排名高的学院,读完回国发展含金量还是很不错的,毕竟海归学历在企业招聘中象征着国际化
免联考MBA项目:顾名思义,不需要参加联考,只需要提交申请材料准备面试,一般是中外合作项目,只有学位证书,没有学历证书,目前在国内没有受到广泛的认可。
国内MBA项目:国内项目就是咱们果芽MBA辅导的这类啦,双证(学历+学位)管理类专业硕士,当然国内的项目也分三六九等,含金量高的申请难度大,读完MBA收获自然较多。
三类中,如果是在国内发展的话,当然首选是双证的MBA项目,如果有国际化背景需求的同学,可以考虑国际化背景强的院校,或者有海外交换、留学的院校项目。
接下来,我们就双证MBA项目来谈谈社会认可度!
相当一部分同学是为了快速提升学历来报考MBA,毕竟mba算是研究生里比较好考的了,考试科目少,分数低,如果你缺学历,考MBA肯定是个好门道。
但没有详细了解过的同学又会担心专业硕士学位没有学硕有含金量,社会认可度不高,这部分同学完全可以放下你的顾虑啦~
近年来由于招生计划倾斜、报考人数增加,专硕的“热度”持续走高。2017年专硕招生人数以56%的占比首度超越学硕,此后专硕招生规模持续增加,并呈现“力压”趋势。
图片来源:软科
这足以证明社会各界对专业学位硕士的认可度提高,报考专业学位硕士考生的比例超过了学术型硕士,这说明了专业学位硕士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不仅因其就业前景和竞争力不输学术型硕士受到考生的青睐,而且很多用人单位对专业学位硕士含金量的质疑也随其发展而逐渐减少,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
而MBA作为报考人数最多的专硕项目,已然成为一种潮流,从2010年开始MBA报考人数逐渐递增,录取人数也逐年增加。尽管MBA学费居高不下甚至逐年上涨,职场人报考MBA的热情依然未减。
同时近几年来随着MBA的报名人数一直呈现上升趋势,MBA考生也越来越年轻化。
北大光华MBA 2020-2022新生数据
MBA被越来越普遍的认为是晋身管理阶层最好的踏脚石。根据近年研究显示,86%中国公司有招聘mba的需求。数据显示,企业越来越重视高质量的管理专业毕业生,这一需求还在不断上升。
读MBA学些什么?
首先要明白,MBA不培养会计专家,不培养市场营销专家,不培养投资专家,它培养的是管理者,是商业操盘手。
MBA的培养计划一般包含四个模块:
第一课堂(必修&选修课程)
第二课堂(讲座、论坛、整合实践等)
国际视野(海外游学、交换、双学位)
俱乐部和校友活动
MBA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一套标准化课程,覆盖企业管理及其决策的各个主要方面,可以用5个O概括:CEO(战略类课程),CFO(财务管理类课程),CMO(市场营销类课程),COO(运营管理类课程),CHRO(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主要有:会计学、应用统计学、规划与决策、管理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市场营销、生产与作业管理、公司财务、战略管理等。
选修课的学习,会再细分行业方向,将学员本已熟稔的方向夯实、深化、拔高,同时又对企业管理的其他方面都有通盘的了解和认识。一横一纵形成T型知识结构。
这里以北大MBA的课程为例,以下是核心课程设置
选修课程包含:金融与投资方向、创新创业方向、综合管理方向、医疗与健康方向、文化产业方向、社会公益管理方向、数据产业方向,每个方向下又有细分的课程设置,以金融与投资方向为例,北大的金融与投资方向选修课内容如下:
除了第一课堂上的核心和选修课程外,MBA院校还会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内容:
有的院校是邀请不同行业高层管理人员来做讲座、讲行业实践公开课等,分享最前沿的行业动态,解读最热门话题,补充课堂知识,让学到的理论不只是纸上谈兵比如上海财经大学MBA,会开设各种商业热点讲座。
有的院校会开设企业课堂、组织行动学习,到企业实地参访,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安泰MBA,部分企业签署了企业实践或实习合作协议。还开设“安泰交响”论坛,与行业变革者、产业创领者、前沿思想者以及硬核教授深度交流,拓展商业视角。
学长学姐读完MBA都收获了啥?
在我接触的众多学员中,关于“为啥想读MBA”的回答大部分是以下几种:
初始学历不美观,老板出门介绍时或和客户聊天时,已经拿不出手了
职业发展遇到了瓶颈,想要系统学习知识,拓展视野半径和格局
想要扩大人脉圈,充实提升自己的职场资源力
说句实话,读MBA不可能全面解决你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看你给自己的定位,自己缺什么,就寻找MBA能否满足你,其实也是结合自身给MBA一个定位。
接下来,小编分享下真实的MBA就读收获感,可以结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瓶颈,看看MBA能够满足你的需求(ps:以下百分制表示读MBA能收货多少的比值):
学历、名校光环、升职加薪、评定职称——100%
就像上面所说,MBA算是比较好考的学历了,即使是名校,难度和备考所付出的精力也比普通研究生项目低很多。
管理知识、软技能、工作瓶颈、提升自我——20%
虽然很多同学都想抱着这样的想法去读MBA,但是在职的话,想系统学习知识的话,大概能收获20%左右吧,毕竟大部分都是在职学习,学的多但不一定能全部消化完,除非把这些课程全部认真学完,如果你想成为公司的中高层专业人士,或想创业(方向、团队建设、融资等),MBA可以给你一定的知识储备,而且通过案例学习能帮你预演你的商业模式。
转行——50%
转行的一般都是工作时间不久,业绩不多的小年轻,一般读全日制项目,关键还得看学校资源和自身综合能力咯
积分落户、换户口——100%
这个确实很容易,可以按照院校提供的落户要求选择院校,不过北上广注意毕业时间和落户的年龄要求啊
混圈子、人脉——50%
有这么句话:你是什么人,你周围就是什么人,不用多说了吧,不过校友关系还是不错的,毕竟工作中认识的人都是工作关系,交流不深,互相防范。而在二年的上学时,有了一些同学情谊。在工作中能更信任的互相帮助。如果你自己是做一些依靠资源生存的工作,或者就带着这种目的入学的,班委啊、亚沙赛啊、案例大赛等活动都建议积极参加,对混人缘很有帮助。
曲线读博——100%
很多同学可能怀疑读完MBA能不能读博,答案是可以的,不过对读在职博士的帮助会比较大。
以上算是全网比较耿直的就读分享了,虽说读书有用,但小编也尽量收集客观地评价,省得让大家预期过高,读完反而对感到人生无力。
这几类人一定要读MBA!
在接触了近千学员后,我非常建议以下几类人群报读MBA:
遇到职业瓶颈或者考虑职业转型的职场人
从MBA/EMBA的受众上来看,MBA适合工作三五年的职场人,职业发展有瓶颈了,想考虑转型,去充充电,是个不错的选择。或者想休息一阵子,读个书也无妨,为重返职场做准备。一般我看到的职场人士,都是希望能够通过读完MBA,可以转型去做Marketing、战略咨询这类型的工作。
初始学历不是很精彩的职场人
很多大专、自考本在后续的职场发展中,学历成为了他们的瓶颈,或者老板看不下去要求其去读一个,或者自己觉得没有市场竞争力。毕竟职场的现实状况是,起始学历至少得是本科,而且有时候还得是211、985的重点本科。
在这一点上,我不会反驳我的客户的有点歧视的要求,我也理解一流的大学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的概率多一些嘛,就像大公司培养的人才优秀的也多一些的道理一样。而且普遍认为,高考还是一个相对公平的选拔。
本身职业领域比较窄的职场人
近年商学院的教学发展是非常旺盛的,不只是案例分享,而且会请企业里的有实战经验的高管来上课,还会邀请海外的自身教授,而且还有去海外交流学习的机会,尤其是案例讨论小组的教学形式,一位清华的毕业生这么评价他的收获:
我们学习小组叫京港小组,有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同学,有负责营销的,有银行背景的,有企业高管,也有创业者,还有像我这样看报表、做审计的。小组合作中,大家看问题的角度、做事方法乃至管理模式等各方面都不一样。这样就能从别人身上的优点中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从中获得更多启发。比如以前遇到一个案例,我主要从财务角度、风险管理角度去考虑,但创业的同学就会发现一些我看不到的问题;而负责营销的同学,会从商业模式的层面更快把握。三人行必有我师,总能学习到新知识、新思想。
所以,对于本身工作的领域比较窄,又想拓宽视野,选择读MBA是个不错的机会,后期收益满满!
最后小编想说:MBA也不是花钱就能读的,尤其是名校的MBA准入门槛、申请难度更高,如果你没有足够硬核的职业背景及综合实力,花钱也买不到这个学历。
高额的学费、工作背景等要求,已经筛选掉了一部分竞争对手,而且,非全研究生的学历肯定要比你本科和专科学历的作用更大!所以如果你在综合各项条件后觉得MBA学历能成为你进阶职场、进阶生活的一块敲门砖,那么能在不辞职的情况拿到这个未来工作生活的加分项,是绝对划算的买卖!
准备明年上岸的25考研人别再等了,2024新学年已开启,如果决定了明年要进入心仪的院校读MBA,那就早早开始准备吧!毕竟MBA高校学费也是一年比一年高昂,有条件的话还是早读早划算~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6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 | 从优势到胜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打造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