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MBA的四大“谣言”,你听过哪些?

MBAChina
2024-03-12 14:13 浏览量: 2169
 智能总结

对于MBA考生来说,备考路上的压力一点不比其他“普通”专业的研究生小,甚至可以说需要承受更多。除了在职备考群体面临的备考精力不够的问题,MBA考生普遍都得承受一些“流言蜚语”,而这往往是非常影响备考心态的。 今天,小编来跟大家盘点一下关于MBA的四大“谣言”

对于MBA考生来说,备考路上的压力一点不比其他“普通”专业的研究生小,甚至可以说需要承受更多。除了在职备考群体面临的备考精力不够的问题,MBA考生普遍都得承受一些“流言蜚语”,而这往往是非常影响备考心态的。

今天,小编来跟大家盘点一下关于MBA的四大“谣言”

谣言一:MBA不如普通硕士含金量高

经常有人怀疑MBA拿的到底是不是硕士学历,批评它比普通硕士含金量低。但是今天我要和大家说的是,在判断这个MBA项目是否是正规硕士学历时,我们需要看这个MBA是不是学历和学位都有的。

国内目前开设MBA项目,尤其是学校自己开设官网的核心MBA项目,基本都是双证齐全。

其次在含金量这个问题上,MBA专业,本身就是一个针对在职人员开设的硕士专业,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式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非常适用于职场人用来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

谣言二:非全日制社会认可度低

大家之所以会觉得非全日制MBA的社会认可度低,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在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个名称之前,还有一个在职研究生存在的缘故。这里要说明两点。

第一,非全日制和在职研究生存在本质区别。

现在还叫做在职研究生的,指的是不需要任何前期审核和考试,花钱就能上的,这些项目不是老师的主要负责范围,就不说了。

而非全日制研究生则是需要经过一定审核,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这一类是国家承认并且教育部会颁发证书的,是合法合规的硕士学历。

第二,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的证书到底有没有区别。

是有区别的,但区别仅在于证书内容上有关学习方式一栏,会标明是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

同时,早在2016年,教育部就出台了相关通知办法《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有关工作答记者问》,明确了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证书含金量。

所以在考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这方面,大家不必因为含金量的问题而一定要选择全日制,而是要结合自己的报考志愿以及自身条件来判断,包括是否可以脱产学习、学费负担、申请难度、是否需要应届生身份等等。

谣言三:不是名校硕士,读了也没用

如果你本身计划考研的目的就在于需要那个学校,或者同等级学校的学历作为职业背书,目标明确且切实可行,那么的确没有必要进行调剂,二战加油是最好的祝福。

但如果并非如此,那还是推荐进行调剂,原因无他,主要是考虑到二战将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问题,以及二战是否能够实现目的等因素。

除此之外,其实无论名校还是普通院校的硕士学历,只要考上了,都是从0到1的改变,是质变。同理,在最初开始准备报考的时候,我们也不应该一味地将名校作为唯一的目标,而是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评定报考难度和上岸几率,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来决定自己要报考的院校。

谣言四:联考突击备考2个月就行

管理类联考总共考两门科目:管理类综合能力和英语二。其中管综考数学、逻辑和写作,数学考的是初等数学,英语二的难度也要低于英语一的考试难度。

因为备考联考的同学大多是在职人员,平时都有工作任务需要完成,看到考试内容的难度是这样的情况,于是笔试的复习就一拖再拖了下去。

从而到了年底,一大堆MBA笔试3个月2个月1个月的经验贴“应时应景”地就冒了出来。但其实大家都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那就是,考前冲刺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却绝不是最佳选择。

综上所述:总体而言,名校MBA的申请难度越来越高,MBA的价值也是综合的、长远的。优秀的人总在寻找优秀的同类,一起进化成更好的彼此。

编辑:朱晨赫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