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双非研究生的同学,后来都怎么样了?


之前网上关于24年考研落榜人数有一个预测,虽然24考研人数总体是有所下降的,但是能够上岸的人数还是有限,在如今这个越来越卷的趋势下,现在的考研已经不是以前的考研,无论哪个专业都越来越卷,双非早已不是求稳的退路,也很超级难考啊。
之前网上关于24年考研落榜人数有一个预测,虽然24考研人数总体是有所下降的,但是能够上岸的人数还是有限,在如今这个越来越卷的趋势下,现在的考研已经不是以前的考研,无论哪个专业都越来越卷,双非早已不是求稳的退路,也很超级难考啊。
确实,在考研届中往往会充斥着这样的声音:“考研不考985,那还不如不考”、“考研考双非那也太没有挑战性了吧!”、“研究生满大街都是”、“人均985”、“双非不值钱”......
这些言论也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考生们的选择:
我还要不要考双非啊?
双非研究生考上了值不值得去?
考研上岸双非会不会被歧视?
之前在调剂阶段很多同学问学姐要不要调剂双非院校,其实,每当被问及为何要考研时,许多考生的回答通常都集中在两个方面:『提升自身学历』和『提高就业竞争力』。然而,在考研的大军中,有一部分同学是有名校情结的,试图通过考上一个更高档次的院校,摆脱“第一学历”的窘境。
由此,一些声音在考研中开始崭露头角:“考研择校一定要首选985和211高校”,认为非名校出身的研究生就没有什么意义。很多想“混张研究生文凭”的双非研究生被很多人看不起!双非院校真的不值得读吗?今天我们来聊一聊:
什么是双非院校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双非”有两种含义:
第一种含义是指非985、非211工程院校,其余普通的本科院校一般被称为“双非”院校。第二种含义是指既不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也不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在“双一流”相关政策推出之前,“双非”通常指“非985、211”高校。随着“双一流”政策的出台,“双非”的含义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双非”通常指非“双一流”建设高校,也就是简称为“非双”的高校。
双非和名校研究生区别
首先,科研资源的区别,一流高校在师资、教学和科研资源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无论是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要比普通大学更为出色。这些优势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
其次,国家政策的区别,教育部对985/211大学在科研经费上的支持力度非常大。这些高校通常承担国家级重点项目。在投入和毕业生就业方面也会优先考虑名校。
最后,就业认可度的区别,尽管国家规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不得因毕业院校而歧视求职者,但现实中因院校层次产生的歧视仍然存在。另外,双非院校大多是地方性质的,因此,它们在本地区内有一定的认知和认可度。但是,在跨地区就业时,由于认可度不高,求职者可能会面临一定的挑战。
并且有一些同学本专业不好就业,非常不容易才跨专业考上的双非研究生,但看到网上都是吐槽双非不值得读,开始纠结
难道“双非”院校的研究生,真的不值得考吗?今天小编也想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双非”院校研究生不值得考?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观点:985和211并不是衡量一所大学或者一个专业好坏的唯一标准。虽然这两个称号代表了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其他院校和专业都不值得去读。事实上,在某些领域中,某些双非院校甚至可能比985和211更具有优势。
其次,我们需要认识到一个事实:无论你来自哪个院校或者哪个专业,在就业时最终会被评价的是你个人的能力和潜力。如果你能够在某个领域中获得深入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把这些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那么你就有机会在就业市场上获得成功。因此,选择一所双非院校并不会影响你将来的发展前景,只要你能够拥有足够的能力和实力。
然而,在考研圈子里,双非研究生似乎经常被贴上“不值得读”的标签。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一些人对985和211的盲目追求所致。事实上,这种追求并不是基于理性和客观的评价,而是基于一种虚荣心理。这种虚荣心理导致了考研圈子里对双非院校的歧视和偏见。
那么,在就业方面,双非研究生是否会被歧视呢?答案是可能会。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双非研究生都会遭遇歧视。就业时始终是:学历>学校。
始终是:学历>学校
之所以会有很多人认为“双非研究生不值得考”,是因为“值不值”本身就是一个比较,这句话是需要搭配前提条件的。
很多人觉得不值得的前提条件,比如说:本科院校是985/211,双非研究生值不值得考?
确实本科是“985”或者“211”院校,考研再选择“双非”院校的话,可能会觉得没啥用。
但如果,你本科本来就是普通二本或者三本乃至于“专升本”,那么,考研考“双非”院校,学姐认为还是非常值得的。
除此之外,很多人觉得不值得的前提条件还有:公务员考试上岸了,同时上岸双非研究生,值不值得读?
这种情况下,可能读个“双非”院校真的不是什么必需品。
毕竟近几年就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读了“双非”硕士以后毕业出来仍然需要面对工作难找的现状。
但是相反地,如果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或者说目前的能力也找不到好工作,那么橙酱认为提升学历永远不会错。
并且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考公,向来都是“学历>学校”。
即便是投简历找工作,岗位里会有对“学历”的要求,但基本都没有对学校的要求(极少数会要求“985”、“211”大学或者“双一流”大学,但也不会具体到什么院校)。
读研专业更为重要
所以,“双非”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读要分情况来看,大家需要明确白己末来想要读什么专业的研究生和自己末来的职业规划到底是什么?
因为读研的目的无非以下几点:找一份更好的工作、继续学术研究和深造、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等等。
自己未来的目标不同,在选择院校专业的时候考虑的问题就不一样。
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与本科学习相比,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的都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与研究水平。
并且,“双非”院校是跨专业考研的最好选择。
所以,即使是“双非”院校毕业的学生,在读研时,科研与实践的能力都会得到训练,在更高水平导师的指导下,都会进一步开拓眼界,积累人脉。
大家还可以合理利用读研时间来参与实习积累经验,同时也可以通过考证来提升自己。
读硕士是为了让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讲,“双非”研究生是非常值得去读的。
最后的最后,小编想说考研界里还有一个名梗:“择校看不起985,复习时看不起211,考前看不起普一,考后看不起普二,到调剂时就求有个学上了"。
每年高升的报考人数,大幅增长的国家线,其实都在警示大家考研的难度是一年高于一年。
或者大家也看过不少资质一般的同学逆袭985、211的文章,但是要知道,几百万人报考,逆袭就是偶然事件,沉默的才是大多数。
踏踏实实地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一步一步提升才是明智的选择!大家加油!
(本文转载自考研派之家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热门推荐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7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iBEST融合创新系列论坛】应变而进:全球政策变革与企业全球化战略转型
- 05/17 【重磅开启】2026年入学同济经管专业学位招生发布会邀您参加!
热门资讯
MBA院校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