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专业最多!各省最强高校,来了

MBAChina
2024-06-20 09:50 浏览量: 2090
 智能总结

专业建设是一所大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办学特色最显性的体现。获评A+的高校,无疑是该专业建设水平的塔尖,是本省市乃至全国高校高水平专业建设的典范。

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和基本单元,专业的质量和结构,直接关系高等教育支撑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直接影响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近年来,各地区高校紧密对接地方发展需求,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持续推动专业“迭代升级”,为区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发挥支撑作用。

6月13日,2024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正式发布。除了整体排名结果之外,各省市高校的专业排名情况,也备受关注。哪些高校获评A+专业数量名列本省前三甲,成为区域翘楚?本文提取排名榜单中A+专业数量位居前列的各省市高校,一睹他们的专业建设风采。

全省第一,实至名归

专业建设是一所大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办学特色最显性的体现。获评A+的高校,无疑是该专业建设水平的塔尖,是本省市乃至全国高校高水平专业建设的典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海南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南昌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青海大学、山东大学、中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西藏藏医药大学、新疆警察学院、云南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获评A+的专业数量位居所在省市区第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大学、广西警察学院、桂林理工大学A+专业数并列第一。贵州大学和贵州民族大学在贵州省并列称雄。

各省市领军高校中,北京大学以100个A+专业的数量领先全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专业精度跻身全国前三。此外,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获评A+专业的数量超本省第二名10个以上,在省内一骑绝尘。

本次排名,福建省高校共27个专业获评A+,仅厦门大学一校就占据20个。厦大A+专业中,工商管理类专业有6个,旅游管理类2个,国际商务、审计学和酒店管理专业更是名列全国第一。同时,经济统计学专业领跑全国,彰显了厦大在经管类专业的强劲实力。此外,学校在理学门类同样表现不俗。化学类专业、生物科学类专业也各有2个获评A+,能源化学专业全国第一。

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在本次排名中有22个专业获评A+,18个为工学门类,应用化学、金属材料工程、能源化学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4个专业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大连理工大学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通过全国工程教育认证(评估)专业27个,5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已经成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一方沃土,为国家和区域建设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卓越工程人才。

势如破竹,各展锋芒

从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来看,北京的A+专业数和A专业数占据绝对优势,顶尖专业实力强劲。上海A+专业位列全国第二名,顶尖专业数量优势明显。江苏专业整体实力雄厚,上榜专业总数全国第一,A+专业数位列全国第三。湖北、陕西A+专业数量排进全国前五,实力强劲。总数上,山东、湖北、广东的上榜专业数位列全国前五,仅次于江苏和北京,且上榜专业数均超过1700个。

北上苏湖领跑,高教强省彰显实力

北京作为高等教育的佼佼者,聚集着众多一流高校,45所北京高校的557个专业获评A+,北京大学(100个)、清华大学(59个)、中国人民大学(45个)成为北京A+专业数前三的高校,高校专业建设可谓质量并进。

高校林立的上海有24所学校的235个专业获评A+,上海的高校也如这座城市一般,秉持着“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精神,在专业建设上彰显了顶尖高校的强劲实力和使命担当,上海交通大学(44个)、复旦大学(43个)、同济大学(33个)在A+专业数上领跑上海地区高校。

上海交通大学本次共有44个A+专业上榜。船舶与海洋工程、生物医学科学、生物技术、儿科学等18个专业位列全国第一名,分布在文理工农医和管理学多个门类,充分体现了上海交大专业建设全面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2023年学校新增5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8项成果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获批新设两个本科专业:化学生物学、健康科学与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优势学科专业、有选择地发展新兴学科专业,上海交通大学正在打造世界一流本科教育。

复旦大学上榜43个A+专业。哲学、国际政治、广告学、预防医学等7个专业名列全国第一,31个专业位列Top3。A+专业类别上,文理经管医工全面开花。2023年,学校共48门课程入选第二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6项成果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在建设“第一个复旦”的伟大征程上步稳蹄疾。

近年来高教水平不断提升的江苏,共有26所高校190个专业获评A+。省内两所985高校南京大学(41个)和东南大学(21个)共同扛起了江苏高校A+专业大旗。江南大学(12个)、南京农业大学(12个)、中国药科大学(12个)并列第三,在各自专长领域大放异彩。

江南大学在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独树一帜,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酿酒工程排名全国第一。此外,学校的包装工程和公共艺术专业也领军全国,实力雄厚。学校拥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9项,其中一等奖2项;国家级精品课程2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3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3部,全国教材先进个人1名,国家级精品/规划教材60部。18个本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临床医学、师范类专业认证,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亚洲率先通过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IFT)国际认证。

在此次榜单中,中部高教强省湖北省共有14所大学103个专业获评A+,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分别有32个、27个、9个,尽显“双一流”高校专业实力。

武汉大学以121个上榜专业总数位列全国第三,其中测绘工程、国际法、遥感科学与技术等8个专业名列全国第一,20个专业为全国前三。一直以来,武大主动服务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持续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不断优化专业结构,积极设置符合武汉大学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专业。目前拥有130个本科专业,其中82个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入选教育部“拔尖计划”2.0基地。同时,武大积极构建最具前沿性、综合性、立体化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5门,居全国第六。华中科技大学坚持“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建设目标,让“学在华中大”品牌更加响亮,此次榜单中密码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7个专业位列全国第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立足湖北和长江经济带,在地质工程、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等6个专业领军全国,为解决区域、行业问题提供高水平人才和科技支撑。

西部突围,助力区域发展

高教强省专业建设斩获佳绩,西部高校同样成绩斐然。近年来,在国家政策与资金双向支持下,西部高校蓄势赋能、提速加力。

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之路上,陕西高校正迈出了坚定的发展步伐,共有14所高校88个专业获评A+。西安交通大学本次有24个专业获评A+,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等10个专业位居全国高校第一,是西部高校专业建设“佼佼者”。西北工业大学有22个专业获评A+,学校致力于培养航空、航天、航海领域尖端科技人才,被誉为“总师摇篮”,书写了新中国历史上的多个“第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有14个专业获评A+,是我国信息与科学技术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四川和重庆作为文教发展的战略要地,近年来两地高校聚焦一流建设,奋勇争先,取得耀眼的成绩,此次排名中,四川省共有73个专业获评A+,重庆则收获31个A+专业。

四川大学获评28个A+专业,位居四川高校之首。口腔医学、轻化工程、临床药学等9个专业领跑全国。川大长期坚持以“质量建设”为核心,不断推进课程内涵建设,以课堂教学改革小切口带动解决人才培养模式大问题,推动实现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强突破。64门课程被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课程,持续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不断提升课程质量,锻造川大金课品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电子科技大学获评15个A+专业,特别是电子信息类专业表现突出。西南财经大学获评11个A+专业,包含金融学类、工商管理类等6个专业类。

重庆大学A+专业数为14个,居重庆高校第一,重大的机械、电气、土木等学科始终保持强大的发展动力和竞争优势,碳储科学与工程等3个专业全国领先,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等8个专业位列全国前三。西南大学上榜4个A+专业,位列重庆高校第二;西南政法大学获评3个A+专业,位居第三。重庆高校的专业建设成绩,不仅代表高校自身的成果,也展现出重庆高校专业水平高,结构多元的整体建设特征。

随着“双一流”建设进程的深入推进,高校专业建设争创一流的干劲被充分激发。期待各地高校能够立足长远、乘势而起,扎实推进本科教学,凝练专业建设优势特色,坚实迈向“世界一流”;积极对接国家、地方需求,为民族繁盛提供最深层的精神滋养,为地方发展提供高校智慧。

着力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而一流的专业建设是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关键点和着力点,也是建设一流学科的重要前提。我们期待更多高水平大学,以专业实力为引领,创新发展,跻身一流,实现逆袭!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软科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