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择校,你确定这11个数据都看了?

MBAChina
2024-06-26 18:05 浏览量: 1698
 智能总结

考研是一件“选择大于努力“的事情,选择一个适合的院校会让效果事半功倍!

考研是一件“选择大于努力“的事情,选择一个适合的院校会让效果事半功倍!

小编了解到很多同学到现在还没确定院校,或者没有合理的备考规划,不知道暑假如何备考......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目标专业一旦确定就不要随便换,但目标院校不一样,只要考研报名还没结束,你都可以随时换!

考研的竞争这么激烈,谁都不希望自己是陪跑的那一个,那么对于25考研的同学们来说,学会评估自己目标院校的专业难度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你选择目标院校的时候,这几个数据都看全了吗?

01学校是不是自主划线

考研院校中,大多数学校的复试线都依照国家线,但是也有34所院校是自主划线,这些学校复试的总分线和单科线一般都比国家线高。

*34所自主划线的院校

02学校规定的专业课书目数量

根据经验来看,相对好考的学校专业课参考书目一般都比较少,易于复习和找重点。

而那些难考的学校,专业课书目大都比较多,知识点多,重点不好找,会加大上岸难度。同时,历年都有更换参考书的院校,部分院校甚至临近靠前一两个月才发布工改,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紧盯院校研究生官网。

*图源北师大哲学学院更换参考书的公告

03报考专业计划招生人数

一定要提前看一下每个专业的计划招生人数,一般来说为了保险起见还是选择计划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

一些特别热门的专业,如果不知道具体招生人数,很可能从报名的那一刻起已经注定失败。同时,很多院校虽然招生人数不少,但是存在歧视、报录比过高、倾向名校生等风险,这些都要纳入考量的范畴。

*同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报录比267:1

04历年报考人数

报考人数可以看出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再估计一下自身的实力,从而选择是否报考这所学校。

根据今年已公布报考数据的院校来看,大部分高校报考人数都在持续增长,所以可以参考近几年的数据,根据涨幅预测一个大概。

05实际录取人数

通过这个能够得知这个专业去年到底录取多少人,再结合去年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有些高校个别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多于招生人数,所以要分析下目标院校有没有扩招的传统。

06报录比

报录比直接反映出某专业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达到10:1,甚至20:1。

这反映的是名校热门专业的真实考情,近几年考研竞争不断加大,所以小伙伴们需要提前了解各种目标院校各种信息,全力备战。

07复试比例

复试比例是指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

教育部规定最低的复试比例为1:1.2,这就意味着,如果录取10人,就会有12人进入复试,就意味着有两个同学将被“刷”,所以大家尽可能选择一些复试比例接近1:1的院校,也就是等额复试。

08推免人数

很多名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很多,有的甚至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于是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很少,考研竞争更加剧烈。

09复试分数线

复试分数线一般都是该学校划的该专业的最低分数线,但是一般的学校会存在校线和院线的区别。

院线:学校的多个学院可能会开设同一个专业,但是每个学院对这个专业的分数线是不一样的。

校线:学校对这个专业划的最低分数线,过了这个线可以保证能来复试,但是去哪个学院复试就得看院线了,如果报考的专业只在一个学院则没有这种情况。

10考研的最终成绩计算公式

总成绩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初试分和复试分占总成绩的权重。

有的学校初试分会占到总成绩的70%,有的是初试、复试各占50%,有的学校复试分只占总成绩的30%、甚至20%,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如果认为自己笔试能力较强可以选择初试占比较高的学校!

11内外环境分析

考研不仅考验你的学习能力,还要考验你内外环境的分析能力。

外部环境分析就是一定要提前了解院校各方面信息,在前期做好评估工作,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专业!

内部环境分析就是指一定要合理评估自己的实力,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考研,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必须把自己和目标都调整为最理想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稳稳上岸!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