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士名单,公布!

MBAChina
2024-06-21 09:42 浏览量: 1802
 智能总结

近日,欧洲科学与艺术院(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新增院士名单公布,截至目前,已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苏州大学等多所高校官宣祝贺。

近日,欧洲科学与艺术院(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新增院士名单公布,截至目前,已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苏州大学等多所高校官宣祝贺。

欧洲科学与艺术院是位于奥地利萨尔兹堡的跨学科学术组织,也是国际科学院联盟(InterAcademy Partnership)的140多个成员之一。它设有7个学部,涵盖人文科学、医学、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法律与经济、技术与环境科学和世界宗教。至今已有逾2000位院士,其中30余位诺贝尔奖得主,是全球科学院中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比例最高的科学院之一。欧洲科学与艺术院致力于推动欧洲国家内部以及欧洲与全球的学术提升与交流,尤其鼓励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的跨学科融合,在科学和艺术领域享有崇高学术声誉。

清华大学庄茁教授

据清华大学6月20日消息,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庄茁收到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院长克劳斯·美因泽(KlausMainzer)教授发来的贺信,经理事会投票,庄茁由于在计算力学与断裂力学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以及在空天飞行器结构设计和爆炸冲击波致伤机理与防护的突破性成就,当选为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技术与环境科学学部)。

庄茁,男,1952年出生,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国际计算力学协会副主席(IACM)、中国力学学会监事。1978-1982,沈阳建筑大学土木系(土木工程)本科;1984-1988,重庆大学土木系(结构力学)硕士研究生;1991-1995,爱尔兰国立都柏林大学土木系(固体力学)博士研究生;英国斯旺西大学荣誉博士。

国家973项目和173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6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论文和著作他引13,000余次。获得发明专利14项和软件著作权6项。近几年,在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plenary)5次和平行大会报告(semi-plenary)4次。获得2020年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8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8年军队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012年钱令希计算力学成就奖,200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

上海交通大学江志斌教授

2024年6月5日经欧洲科学与艺术院(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理事会投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特聘教授、中美物流研究院院长江志斌教授当选该院院士(技术与环境科学学部)。2024年6月12日,该院院长Prof. Klaus Mainzer向江志斌教授发来贺信。

江志斌,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制造工程与工程管理)、国家级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国务院特贴专家;国际工业与系统工程师学会会士(Fellow),曾任副主席(2019-2023);任上海交通大学中美物流研究院院长,安泰经管学院特聘教授;曾任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2007-2014)、工业工程与管理系主任(2001-2018);兼任教育部工业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监事、上海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为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等5个国际期刊主编、副主编或编委,为《工业工程》期刊执行主编。

主要研究领域:复杂生产与服务系统运作管理、智能制造及服务型制造管理、医疗健康服务工程、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面上项目8项以及20余项其它国家级项目研究,出版著作6部,发表论文340余篇,其中在MS、OR、POMS、JOC、IISE、TRB、IEEE TAC等顶尖和重要国际期刊论文140篇;获省部级人文社科二等奖3项(2项排名第一、1项排名第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一);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各类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入选国务院学位办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案例2个,获得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2014-2018连续五年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工业与制造工程”榜单。

苏州大学沈景华教授

据苏州大学6月13日消息,从欧洲科学与艺术院(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传来喜讯,苏州大学沈景华教授当选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技术与环境科学学部)。

沈景华,中组部国家级重大人才引进工程入选者、国家特聘专家,科技部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首席科学家,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导、绿色建筑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兼职教授、中德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德国注册建筑工程师、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学术委员会理事。本硕毕业于同济大学,博士毕业于德国达姆斯达特工业大学,获德国最高分“优异”。

沈景华教授曾应国家教委邀请,担任中国留德学人回国考察团团长回国考察,促进了“春晖计划”设立;受住建部委托,协助引进首个“中德既有建筑节能改造-EEEB”合作项目,获德方赠款 500万欧元;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促成德国政府签署《关于在德中经济技术合作论坛框架下开展医药经济和生物技术合作的框架协议》,并协助引进德国顶级产业集群;担任住建部国标《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和《零碳建筑技术标准》主要审查专家,是全国唯一同时参与两个重要国标的主要审查专家;曾担任多家德国知名企业高管、入选德国最高级别(C4)教授任职资格名单(莱比锡大学)。

沈景华教授拥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已领导和参与国内外 300多项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结构工程、绿色低碳建筑、产业集群建设等跨学科项目,带领国际团队赢得近 30项大型建筑设计国际竞赛第一名。加盟苏州大学后协助学校申报并获批建筑领域首个国家级“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获得相关专利授权近2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带领团队建成江苏省高校首个苏州大学被动房实验室及建筑防疫实验舱。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高绩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