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指南

MBAChina
2024-07-24 16:16 浏览量: 1262

重庆市一流学科

重庆市首批“两江学者”“巴渝学者”设岗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移动通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支撑学科

学校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的主要支撑学科

一、学院概况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领域的全日制电子信息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学校规模最大的研究生培养学院。学院有专兼职教师270余人,拥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以及“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重庆市“两江学者”、重庆高校“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等各类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和荣誉称号80人次,1位学者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位学者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为学院特聘教授。学院拥有首批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首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教育部创新团队等教育部和重庆市创新团队及教学团队8个。学院现有博士生指导教师78名,硕士生指导教师200余名。

学院拥有教育部“新一代信息网络与终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发改委“移动通信终端与网络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及信息产业部及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与工程中心20余个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以及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学院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充分利用“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巴渝海外引智计划”“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重庆市海智工作站等计划大力吸引国际知名专家来校工作或学术交流。学院与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英国利兹大学、法国巴黎高等电子学院、德国纽伦堡大学、芬兰国家技术研究院、德国赫兹研究所等十多所国外大学及科研院所进行项目合作和研究生交换培养。

目前学院在校生达到5000余人的办学规模,其中:博士生140人、硕士生1900余人、本科生2300余人、外国留学生48人,形成了完整的博士、硕士、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本学科源于新中国通信事业发展需求,具有近七十年的学科积淀,率先在我国开展数字通信等领域研究,并取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1992、2003、2008、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等系列重要成果。本学科自1965年开始培养研究生,1992、1993年分别获得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授权, 2000年起为重庆市重点学科,2006年被认定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13年被认定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2018年被认定为重庆市一流学科,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进入B+,主要支撑的学校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本学科是重庆市首批“两江学者”设岗学科、重庆市首批“巴渝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移动通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支撑学科。

近3年,学院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11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45项,各类科研项目经费约36000万余元。在IEEE WIREL COMMUN、IEEE COMMUN MAG、IEEE NETWORK、IEEE T WIREL COMMUN、IEEE T COMMUN、电子学报、通信学报、计算机学报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SCI/EI重要期刊论文1100余篇,在AAAI、IEEE GLOBECOM 、IEEE ICC、IEEE VTC等重要会议交流80次,获授权发明专利1467件,转让国家发明专利成果120件,出版专(编、译)著38部。多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庆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各类科技奖励,曾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殊荣。

学位点拥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杰青”“国家特殊人才引进计划”“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以及重庆市“英才计划”“两江学者”、重庆高校“巴渝学者”特聘教授等各类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和荣誉称号80余人次。拥有首批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全国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重庆市创新团队及教学团队6个,形成了以国家杰青、国家优青、万人计划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领衔、结构合理、中青结合的教师团队,有力支撑了高水平学科建设。

二、学位点简介

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

本专业自1965年开始培养研究生,1992、1993年分别获得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授权,2006年被认定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013年被认定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

本专业始终着眼于科研团队和平台建设、着力于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着重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坚持夯实基础学科研究、促进国际学术交流、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致力于宽带通信网理论与技术、无线网络与移动通信、信号处理与数据分析、光通信与网络技术、智能多媒体信息处理、天地协同与融合通信等6个主要学科方向建设。本专业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以培养“夯实理论基础、增强创新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通信系统分析、设计和应用能力,具有通信与信息技术、系统和网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持续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成为能适应信息通信领域的科研后备力量。

本专业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包括:现代数字通信、通信网理论(含全英文授课)、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通信网络体系与协议、通信排队论理论与应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通信网络前沿技术专题等。

085400电子信息(专业学位)

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等专业领域面向国家信息通信事业发展需求,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电子信息类别(专业学位)招生领域,可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主要涉及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通信工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设计与规划等,在研究信息通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驱以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力求在探索新型网络架构,在内生智能的新型网络、增强型无线空口技术、新物理维度无线传输技术、太赫兹与可见光通信技术、通信感知一体化、星地一体融合组网、定位导航与智能感知技术、通信信号处理、检测与优化、智能图像处理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突破。

近年来,本院招生专业领域通过践行“应用驱动、强化实践”理念,创新实施“点-线-面”模块化课程教学模式;搭建“产学研”校企协同平台,创新实施“平台+项目”的培养模式;融合多维度本行业智力资源,创建“高校+企业”的学生指导团队等举措,形成了完整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成果喜人。本招生专业领域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包括: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含全英文授课)、通信理论与系统、通信网理论、无线通信理论与技术、通信网络体系与协议、工程伦理、工程项目管理、通信工程规划与设计、技术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等。

三、招生与就业

学院历年招生情况良好,招生生源质量优良,毕业研究生就业率高,就业走向主要是国内外通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制造商、通信工程设计院和科研院所,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其中约3%的硕士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到国外高校交换学习一年。

四、科技活动与校园文化

学院已形成学术沙龙、“新生杯”篮球赛、英语风采大赛、优秀毕业生交流会、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研究生创“芯”大赛、研究生数模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多项科技与文化品牌活动,积极鼓励与组织研究生参加各项科技创新大赛,引导学生个性发展,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添光加彩。

五、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注:专业目录中各专业2024年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的2025年研究生招生计划为准,我校将保留根据国家下达的计划以及各专业上线生源情况对各专业招生人数进行调整的权利。

六、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注:①专业目录中各专业2024年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的2025年研究生招生计划为准,我校将保留根据国家下达的计划以及各专业上线生源情况对各专业招生人数进行调整的权利。②工程类(08开头)专业硕士招生计划数包含卓越工程师招生计划数。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重邮研招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