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热度远超双一流!考研人开始反内卷了吗?
通过盘点近几年的考研趋势,在报考人数激增的大背景下,多所“双非”院校的报考人数远超“双一流”,增幅更是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不同于以往的“热门高校扎堆报考”,大家越来越重视上岸率。因此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双非”院校,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985/211名校的考生。
这也使得“降级考研”(也被称为“逆向考研”,即本科就读985/211/双一流高校的同学在考取研究生时,“降级”选择报考普通高校的现象)成为热门概念。
*图源网络
被分数线和报录比狠狠虐伤后,考研人逐渐认清了现实:与其死磕梦校,不如稳求双非↓↓↓
——逆向读研的比例,从 2018 年的 3.8%,渐渐涨到了 2022 年的 5.8%。
——“双非”院校应届读研群体中,到“双一流”院校读研的比例从2018届的43%下降至2022届的37%。
尽管考研群体中选取本校或更好大学“向上考”仍是主流,但“逆向考研”的人数也不断上升。
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析一下具体情况,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双非”与“双一流”热度分析
想要分析院校的报考热度,非常重要的一个数据就是报考人数。
通过已经公布报考人数的院校数据来看,橙酱整理了24考研报考人数的TOP10,我们一起来看看。
可以看到,今年考研报名人数总体下降,不仅24考研的总报考人数下降,已公布报考人数的院校中大多数也是呈下降趋势!
而在一众报考人数下降的趋势中,却有一所“双非”院校不降反增,那就是深圳大学。
在24考研中,深圳大学可谓直接爆火到“起飞”,报考人数达到24123人,增幅6.1%。
*图源网络
而深圳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分数线,更是达到了410分。作为双非院校,这样的报考热度算是非常高了!
除此之外,由于今年许多院校并未公布报考人数,小编也结合网上消息,整理了一些报考热度上涨的“双非”院校。
在24考研报考人数下降的大环境下,这些“双非”院校基本都保持了6%幅度的增长。
而像排在“双非”TOP50前列的院校,如浙江工业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等,虽未公布24考研相关报考人数信息,但根据报录比等情况的预估,也应该都达到了2万人的程度。
并且,从往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院校的新生身份分析可以看到,来自“双一流”院校的新生占比均有所提高。
由此可见,每年从985、211、双一流院校,逆向考研到“双非院校”的学生已不在少数,这也是大学生考研的一种“新方向”。
“逆向考研”的原因
如果问到“双非”热度为什么会暴涨?最直接的原因可能就是:
——考研不易,逆向考研的确能够增加上岸的几率。
——逆向考研可能是最优解,有的院校实力并不差。
小编看到大家关于“逆向考研”的讨论,大多数网友都是报以理解支持的态度。
*图源网络
毋庸置疑,「逆向考研」正是考研热潮下最具代表的趋势之一,这其中也有考学压力、学历焦虑、个人选择等多方面的原因。
01 追求研究生学历
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就业市场的竞争也是水涨船高,若想要在一众就业者中脱颖而出,研究生学历必不可少。
除此之外,很多同学的本科专业可能并不适合考公、考编,因此,迫切需要通过考研调整自己的专业,所以考研选择一个更容易上岸的院校肯定更为明智。
02 稳妥上岸逐渐成为考研追求
考研竞争的激烈程度剧增,尤其是一些热门高校和热门专业(例如:法硕、心理学、新传等)。
其中有很多优秀的学生报考,但是招生名额是有限的,即使再多优秀的人也总要有人黯然收场。
因此相比较机会渺茫的上名校,倒不如退而求其次图个稳定上岸。
03 更看重专业而非仅看学校层次
在很多双非院校里也有一些专业是非常强的,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很高,例如华东政法大学里的法学,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科技就属于此类。
但也要注意,部分双非院校的热门专业,分数之卷同样不输名校。如黑龙江大学的教育学分数线402分,情报学分数线400分,档案学分数线402分。
但整体来讲,双非院校的竞争激烈程度相对较低,大家在报考时注意参考往年成绩及报录数据。
目前研究生院校共有800多所,而双非院校就有700所,这样算下来,双非肯定也是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主体。
比起二战、三战上名校,再或者是调剂上岸,做到一战一志愿上岸是更多同学们最稳妥的选择。
要不要选择“双非”?
相信所有考研的同学们都听说过一句话:“考研不考985和211不如不考”,难道“双非”就不值得考吗?
之所以会有很多人认为“双非研究生不值得考”,是因为“值不值”本身就是一个比较,这句话是需要搭配前提条件的。
很多人觉得不值得的前提条件,比如说:一志愿复试遗憾没过/初试差几分,调剂到双非,双非研究生值不值得?
如果初试分数实力在985、211复试线之上,因为复试疏忽落后,或者初试分数仅差几分,高分调剂到了“双非”,确实可能会有不甘心。
但如果,你本科本来就是普通二本或者三本乃至于“专升本”,那么,考研考“双非”院校,橙酱认为还是非常值得的。
除此之外,很多人觉得不值得的前提条件还有:公务员考试上岸了,同时上岸双非研究生,值不值得读?
这种情况下,可能读个“双非”院校真的不是什么必需品。
毕竟近几年就业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读了“双非”硕士以后毕业出来仍然需要面对工作难找的现状。
但是相反地,如果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或者说目前的能力也找不到好工作,那么橙酱认为提升学历永远不会错。
并且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考公,向来都是“学历>学校”。
即便是投简历找工作,岗位里会有对“学历”的要求,但基本都没有对学校的要求(可能部分地区人才引进会要求“双一流”大学,但省内“双非”院校享受同等待遇)。
而自己第一志愿要不要选择“双非”,同学们可以综合以下几方面的情况考虑。
01 看个人目标
我们选择考研时,一定有自己的理由。想想自己考研的初心是什么,对未来发展有什么样的规划,侧重于就业还是做研究?未来要发展的方向需要什么?文凭、人脉、教育资源还是就业机会?
目标不同,方向就不同,做选择时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也就不一样。
举个例子,如果你未来打算做一名律师,并且想进入大律所工作,可能985、211的名头就不是那么重要,相反“五院四系”在业内的认可度还更高一些。
如果你有志于从事金融行业,比较有名的财经类院校可能资源更广一些。
单纯就科研来讲,一些双非院校的专业实力比一些985、211院校的还要高,处在该专业研究前沿的大牛导师也不少。这种情况下,读个双非研究生也不错。
02 看院校实力
双非院校中不乏专业实力强劲的好学校,而985、211也不代表没有弱势学科。
比如,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东北财经大学的应用经济学、黑龙江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被评为A类;而同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估结果只是C-。
从下面学科升级结果的对比中可以看到,除了实力强劲的985院校,也有不少“双非”院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获得B+以上的评估结果。
就算是双非院校,也是要看专业和导师的。有些双非院校虽然名气没有985、211学校大,但专业和导师实力都很厉害,属于行业翘楚,一点不比名校差。
还有个别院校,之所以没有评上985或者211,并不是实力不强,而是因为同一地区有其他学校评上了,这也与国家和教育部的统筹建设有关系,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03 看自己的实力
既然选择了考研,也为之付出了很多,我们肯定希望最后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院校报考难度与个人实力之间的差距多大才合适。
尤其有些同学选了名校作为一志愿,但最后复试成绩只差一点,这个时候再去调剂,可能也没有合适的学校了。反而比自己成绩低的同学一志愿直接上岸,这样的打击也是非常大的。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1/03 上海线下活动 | 港中大MBA课程2025级招生宣讲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上海站 | 港中大MBA宣讲会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学长学姐校区见面会 | 香港大学在职MBA(大湾区模式) 十一月线下咨询会报名
- 11/03 下週日見!2025年入學交大安泰MBA第一場港澳台申請者沙龍重磅來襲!
- 11/06 讲座报名 | 房地产市场的破局与重构
- 11/12 统考倒计时45天 | 清华科技创新MBA学姐备考分享&答疑等你来!
- 11/13 线上活动|备考经验高密度输出,招生动态前瞻解析,11月13日交大安泰MBA考情解析+笔试技巧分享会开启报名!
- 11/14 公开课抢位|人工智能、数据和人才@北京
- 11/14 申请冲刺 | 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第四批次招生启动!
- 11/14 活动日程 | 11月14日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招生说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