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排名!这些“双非”,不输985

MBAChina
2024-10-19 09:24 浏览量: 3604

近日,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HE)正式揭晓,全球共有115个国家/地区的2092所高校入榜。

中国内地高校在这次排名中有着显著的进步。不仅体现在入榜数量上——此次中国内地94所高校入榜,入榜数量位居世界第五;还在于入榜高校的排名正在稳步上升。

与此同时,伴随着THE的公布,今年包括QS、U.S. News在内的三大世界大学排名已全部揭晓。青塔对此进行了汇总,以供各位参考。

三大排名

6月初,QS公布了2025世界大学排名,共有71所中国内地高校上榜。同月,因退出排名风波而在去年暂停发布的U.S. News大学排名,重新公布了2024-2025世界大学排名,中国内地共有396所高校上榜,包含港澳台地区高校后,中国高校上榜数量位居世界前五。

值得一提的是,QS、U.S. News、THE世界大学排名有着各自不同侧重点的排名指标体系,QS是唯一一个同时将就业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纳入评价体系的排名,U.S. News专注于高校学术研究和声誉,THE运用的则是全球唯一一个对大学所有核心任务进行评判的权重表。

而这些不同的指标,最终指向了排名上的数字变化。

总体而言,在最新的三大世界大学排名中,共有401所中国内地高校上榜,其中有44所高校三个排名全部上榜

不过基于此前中国人民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曾公开表明不再参与国际大学排名。去年,中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兰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以及国防科技大学等10所985高校也缺席了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如果学校拒绝提交数据,泰晤士不会强行将该校纳入排名中)。

因此,未上榜泰晤士排名的高校,也有可能选择了主动退出大学排名

具体来看,清华大学在QS、U.S. News、THE的世界排名分别为20、16、12,稳居全球TOP20,北京大学的世界排名则分别为14、31、13,同样位居世界前列。

除此之外,上榜世界TOP100的高校还有复旦大学(THE36名、QS39名、U.S. News85名)、上海交通大学(QS45名、THE52名、U.S. News54名)、浙江大学(QS47名、THE47名、U.S. News51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THE53名、U.S. News82名)、南京大学(THE65名、U.S. News98名)、中国科学院大学(U.S. News69名)。

显著进步

从三大世界大学排名中,不难看出,中国内地高校越来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以最新发布的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来看,据泰晤士官方统计,在94所中国内地上榜高校中,有26所高校的排名在2024年有所提升,提升率达到21%,中国内地也成为了十个大国/地区(超过50所高校上榜)中唯一一个提升率取得正分的国家。

北京大学从世界第14名上升至第13名,和清华大学一起逐步迈向世界TOP10,复旦大学从去年的世界第44名上升至第36名,浙江大学从去年的世界第55名上升至世界第47名,在THE中首次进入世界前50。

同时,在大国/地区(超过50所高校上榜)中,中国内地的研究质量在全球排名第四,仅次于德国、英国、意大利和美国。

平均而言,在THE的18项评价指标中,除国际合著、国际学生和国际学术人员外,中国内地高校的表现均优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

“双非”高校,表现亮眼

令人惊喜的是,此次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中,多所非“双一流”高校在3年间稳步上升,取得了亮眼的位次。

南方医科大学从2023年的401-500名上升至2025年的251-300名,跃升近200位次,深圳大学从401-500名上升至351-400名,江苏大学从601-800名上升至501-600名,扬州大学从801-1000名上升至501-600名。

支撑这4所大学前进的,是它们在长久的发展中,打下的一节节坚固的阶梯。

南方医科大学

今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一项针对癌症长达近20年的深入研究,收到了回馈。学校校长黎孟枫教授主持的“炎-癌转化和癌前病变的分子基础和干预策略”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这是学校继2011年和2019年以来,第三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至今,南方医科大学已获国家科技三大奖30项,获国家科技奖数量位居广东省属高校第一。而南医大的第一却不止如此。

2023年,南医大获国自然基金44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15项,均位列全国独立医科院校第一;拥有广东省生命健康领域第一家国家大学科技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的1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有2项一等奖……

“展望2035年,希望我们国家有十来所医科院校排在世界前列,南方医科大学应当是其中之一”,南医大用无数个第一,正在迈向黎孟枫所期待的未来。

深圳大学

去年年底,两院院士增选名单公布,深圳大学在激动中跨向了新一年。学校党委书记李清泉教授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深大建校40年以来首位本校产生的院士,深大也成为了广东唯一一所书记校长“双院士”大学。

“突破”,是深大发展路上的关键词。2022年,深大牵头建设的“射频异质异构集成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立项,这是建校以来以至深圳本土高校首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实现了零的突破。

2023年,深大获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5项,位列全省高校第一、全国高校第二,在该领域实现历史突破

2024年,在首批公布的国自然基金项目中,深大获批342项,项目和金额数位居全省高校第3,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批数均为历史新高

“深圳需要一座与她的名字相匹配的大学”,而深大正在新征程上全力以赴。

江苏大学

上个月,《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报告(2023)》正式发布,毫无悬念的,江苏大学依旧位列2022年科技成果转化前50强高校,是全国36所连续5年入围50强高校中,唯二的非“双一流”高校。从2017-2021年,5年间,江苏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已有33.72亿元。

而前身为镇江农业机械学院的江苏大学在我国农机领域也是绝对的领头羊,学校牵头成立的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是全国农机领域唯一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开发出无人驾驶联合收割机、蔬菜移栽机等26种高端装备,13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斩获我国农机收获领域唯一中国专利金奖。截至目前,江苏大学已获中国专利奖15项,其中就有3项金奖。

江苏大学还获准设立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农业现代化与食品安全教育培训中心。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化上,江苏大学已然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步伐。

扬州大学

前两天,扬州大学丁建宁教授团队联合隆基绿能的产学研合作登上了Nature,公开报道了其通过激光优化流程,制备低成本高效背接触晶硅太阳电池的研究成果。

扬州大学始终走在产学研的前列。学校刘秀梵院士带头研制了我国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城疫疫苗,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张洪程院士十年攻关,自主研制了填补国内空白的无人驾驶联合耕播作业机,其牵头完成的“多熟制地区水稻机插栽培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十三五”以来,扬大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7项(第一完成单位5项),实现了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全覆盖”。

扬州大学用实际行动,数十年如一日,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

这些高校亮眼的排名仅仅是它们长久发展中,优秀成果的一次具象展示。对每个高校而言,排名并不是结果,“优秀的大学是各自不同的优秀,当一所学校在人类历史上发挥独特关键的作用,它的名次自然排定了。只有坚持自己的定位,坚守自己的使命,才能办好自己的学校。”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青塔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