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纪检监察学硕士研究生报考说明

MBAChina
2024-10-28 13:54 浏览量: 2402

纪检监察学学科简介

纪检监察学是研究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理论、制度和实践的综合性学科。纪检监察学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纪检监察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法学、政治学、公安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紧密相关的一门新兴学科。

基于学科建设的需要和纪检监察实践的特点,纪检监察学从理论、制度和实践三个层面构建知识体系,重点研究纪检监察的一般性理论、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纪检监察实践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基本规律,设置四个研究方向。

1.纪检监察理论:主要研究纪检监察一般性理论,对纪检监察制度和实践的基本原理与发展规律进行概括与提炼,着眼于纪检监察专门知识体系的构建,推动实现纪检监察专业知识的系统化、理论化。具体研究方向包括纪检监察基础理论、纪检监察史、比较监察等。

2.党的纪律学:主要围绕党的纪律原理、制度与实践,对中国共产党的纪律理论、纪律制度规范、纪法关系、纪律建设等问题展开研究。具体研究方向包括纪律原理、纪律检查法规制度、纪律审查等。

3.监察法学:主要围绕监察法律法规的原理、制度与适用,研究国家监察法原理及其运行、国家监察法相关法及其与相关法规法律的衔接与协调等问题。具体研究方向包括监察法原理、监察法律法规、监察调查、职务违法与职务犯罪等。

4.廉政学:主要研究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的理论、制度与对策,涵盖党和国家监督制度、腐败与反腐败问题、中外廉政制度比较等内容。具体研究方向包括廉政理论、党风廉政建设、腐败治理、反腐败国际合作等。

其他情况可参见:《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网址:https://www.acge.org.cn/encyclopediaFront/enterEncyclopediaIndex)。

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简介

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纪检监察学正式列入一级学科。2022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决定成立纪检监察学院。2023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正式揭牌。纪检监察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正式成立的致力于本硕博一体化培养的学院,主要承担纪检监察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工作任务。

自成立以来,纪检监察学院发挥学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法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领先优势,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交流合作等方面扎实探索,逐步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科背景多元关联、富有创新能力与实干精神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教材编写、课程开发等人才培养工作扎实有效。

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根基,以纪检监察理论为牵引,加快构建中国纪检监察学自主知识体系,走出一条建设具有人大特色、人大风格、人大气派的纪检监察学院新路。

学院基本情况可参见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官网:http://dis.ruc.edu.cn/。

教师队伍简介如下:

吴付来,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国家监委驻中国人民大学监察专员,纪检监察学院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纪检监察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政党研究平台首席专家、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出版《义命论》《信用伦理研究》等著作十余部,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中国共产党思想道德建设史》等著作,发表《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科学把握自我革命战略思想中的辩证思维》《坚持纪在法前纪法贯通的制度支撑》等论文四十余篇,主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文化强国建设研究》等重大课题。

主要研究领域:纪检监察理论、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倪星,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在中英文顶级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等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23本。主持包括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内的各类课题50余项。获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3项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主要研究领域:廉政学、中国政府与政治、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组织与人事管理、绩效管理。

王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中华法治文明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法学院教授(双聘),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第十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曾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首届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第三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十五届、第十六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六届“董必武青年法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国法学会第七届中青年宪法学者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等。

主要研究领域:监察法学、宪法学、纪检监察学、行政法学、国家法学。

何虎生,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双聘),博士生导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国中共党史研究会理事、中央统战部特聘专家。出版《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思想史》等30余部学术著作。在《人民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国家级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国家部委委托重大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

主要研究领域:纪检监察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党建、中共统一战线。

侯衍社,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双聘)、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影响力“标兵人物”。出版著作多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等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在国内报刊发表文章100多篇,其中数十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或摘登,科研成果多次获奖。

主要研究领域:纪检监察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

陈家刚,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中共党史党建学院双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出版各类著作多部,包括专著《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政治》《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担任《全球治理研究丛书(8卷)》主编、《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20卷)》执行主编。

主要研究领域:党的纪律学、政治学理论、中国政治、党内法规制度等。

李奋飞,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法学院教授(双聘),博士生导师。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文章160余篇,出版专著6部。在纪检监察学相关领域发表的《“调查——公诉”模式研究》《检察机关的“新”自侦权研究》《职务犯罪调查中的检察引导问题研究》等论文,取得了较好的学术影响。

主要研究领域:监察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司法制度等。

李文钊,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双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市“四个一批”理论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智能时代中国特色超大城市治理创新研究跨学科平台首席专家。在《管理世界》《中国行政管理》、JPART、Governance、Review of Policy Research等中英文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100篇左右,出版著作4部。

主要研究领域:政府改革与事业单位改革、制度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公共政策理论与政策评估方法。

孟涛,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和参与多项相关课题研究,出版专著两部,译著一部,合著21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等国内顶级刊物上发表三十多篇学术论文,论文《中国非常法律的形成、现状与未来》等成果产生较大影响。

主要研究领域:党的纪律学、党内法规学、法理学、监察法学。

邓矜婷,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证据法、反腐败法治、司法制度、网络法学领域发表中英文论文十多篇,其中有1篇发表在《法学研究》上,有5篇发表在SSCI排名前列的期刊上,并被像哈佛法学评论等著名期刊文章多次转引。解决国际中国法学界公认难题两个,提出关于中国反腐败机制的一个重要模式。出版著作两部,主持一个国家级、三个省部级项目。论文获第十一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三等奖(2016)、董必武青年法学奖提名奖(2020)。获评北京市法学会“百名法学优秀青年”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领域:反腐败问题、司法制度、网络法学。

林鸿潮,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出版个人专著4部,以独立作者、第一作者发表CSSCI、EI、CSCD论文50余篇。参与了近年来我国应急管理领域大多数重要法律、行政法规的起草或论证工作,获得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第十六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主要研究领域:监察法、行政法、应急法。

刘计划,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法学院教授(双聘),博士生导师。出版个人专著《控审分离论》等三部,出版合著二十余部,出版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刑事诉讼法学》等教科书二十余种。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

主要研究领域:监察法学、刑事诉讼法、司法制度、律师制度、证据制度等。

魏晓娜,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法学院教授(双聘),博士生导师,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多部专著及译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课题多项。在纪检监察学相关领域,《依法治国语境下检察机关的性质与职权》《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职务犯罪调查与刑事诉讼法的适用》等论文具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社会认可度较高。

主要研究领域:监察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

汪亭友,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双聘),博士生导师。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苏联剧变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主持并完成国家、教育部、北京市等多项社科基金项目,多次参加中宣部等单位组织的重要报告起草工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及合著十余部,多次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荣获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荣获教育部、北京市多项教学成果奖。

主要研究领域:纪检监察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沈江平,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特聘教授、纪检监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双聘),博士生导师。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转摘3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参与编著多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福建省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北京市社科联人才项目等各类项目十余项。

主要研究领域:纪检监察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

王丛虎,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双聘),博士生导师。在《中国行政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公共管理学报》、Public Management Review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了180多篇学术论文,250多篇报纸杂志文章。著有《公共采购腐败治理问题研究》等著作。

主要研究领域:政府采购、政府法治、公共资源交易、廉洁治理、行政体制改革与应急管理等。

欧树军,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双聘),博士生导师。已出版专著《失衡的利维坦:美国分裂的文化与政治根源》等三部,合著《觉醒与超越》等四部,译著《抽选的复兴》等三部等,并发表学术文章百余篇。

研究兴趣包括政治经济学、比较政治、政治学理论(国家理论、民主理论、信息政治)、公共政策。

王燃,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副教授。在《法学家》等CSSCI 及SSCI国内外刊物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法学会项目等多项课题。个人专著《大数据侦查》获得第一届“中国网络法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参与撰写《大数据时代检察机关遇到的挑战与应对》;多篇文章连续获得第十一届、第十二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征文一等奖、优秀奖等。

主要研究领域:大数据调查/反腐败,证据法,电子证据,数据法学。

杜磊,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法学院副教授(双聘),在《中国法学》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学术观点获《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等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中国科协青年课题1项。

主要研究领域:监察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检察学等。

刘俊杰,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当代政党研究平台(CPPS)研究员。获聘中国人民大学青年英才,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等核心报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多项课题。

主要研究领域:党的纪律学、纪检监察理论、党内法规。

张航,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讲师,获聘中国人民大学青年英才。在《政法论坛》《法律科学》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在《学习时报》等中央报刊上发表评论文章十余篇,合著《党内法规教程》等三部著作。先后主持四川省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和中国政法大学一般项目。

主要研究领域:党的纪律学、监察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周维栋,法学博士,法学博士后,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讲师。在《中国行政管理》《法学评论》《法学》等CSSCI 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司法部项目等多项课题。

主要研究领域:监察法学、宪法与行政法学。

金星宇,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讲师。在《教学与研究》《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等CSSCI来源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部分成果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主要研究领域:纪检监察基础理论。

苏红豆,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院讲师。在《教学与研究》等CSSCI来源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参与国社科重大、重点课题多项。作为联合国CIOMS组织的合作翻译项目中文翻译小组成员,参与翻译译著《涉及人的健康相关研究国际伦理准则》(已出版)。

主要研究领域:纪检监察基础理论。

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

硕士研究生就业前景

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法治信仰,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素养,掌握较扎实的纪检监察基础理论和系统的纪检监察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纪检监察学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综合能力,成为纪检监察领域中科学研究、高等学校教学和实务部门的专门人才。

当前,社会对于高素质、专门性的纪检监察学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国际反腐败合作、巡视巡察、企业廉洁内控、纪检监察理论研究方面的专业人才的缺口仍然较大,中国人民大学纪检监察学硕士人才培养顺应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需要,将主要面向党政机关尤其是纪检监察机关就业,包括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人大、政协、政府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派驻纪检组、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廉洁内控部门以及国际反腐败合作机构等,就业前景良好。

2025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全国统考

专业目录及招生考试科目说明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研招办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