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签署主席令!研究生,迎大变革!


2024年4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以下简称《学位法》)正式出台,并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24年4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以下简称《学位法》)正式出台,并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学位法》是学位制度第一部法律层级的文件,从法律上明确规定了我国实行“三级两类”学位体系制度。这一制度最基本和最显著的特征,是将学位类型明确划分为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两类。
在法律意义上,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已然同等地位、同等重要。
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同等重要!
专业学位的崛起早有预兆。
2009年,我国就已经开始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随后,做出了“到2015年全国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将达到1:1招生比例”的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
2020年9月,教育部公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到2025年,将专硕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2/3左右。
2023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中,强调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两种类型同等地位、同等重要”。
如今,《学位法》正式生效,为实践导向的人才培养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专业学位,已经和学术学位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硕士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中,学硕的招生占比越来越小,从2013年的近60%,逐渐下降到不足40%。反观专硕,2017年专硕招生人数首次超过学硕,成为研究生教育主体,如今规模已超六成,人才培养结构迎来了历史性调整。
2022年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改变过去专业学位类别目录是学科目录附表的呈现方式,将主要知识基础相近的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统筹归入相应学科门类,凸显两种类型人才培养同等重要。新版《目录》进一步丰富了专业学位类别,专业学位类别的数量由47种增加到67种,更充分、更精准地对接经济社会需求,支撑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提到新设学科专业以专业学位类别为主,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2023年度审核增列的硕士学位授权点中,也体现了这一方向。这次共新增192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含新增学位授予单位的学位授权点和既有学位授予单位增列学位点),其中学术学位硕士点35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564个。
淮阴师范学院、南京工程学院、台州学院等高校,新增专业学位硕士点超过10个。淮阴工学院和临沂大学新增的硕士点,均为专业学位硕士点。
显然,此次学位授权点审核增列在专业学位结构与规模上,充分适应了社会的现实需求,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向专业学位倾斜。培养专业学位为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正在成为时代主流。
占比倾斜,时代必然!
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并非“无凭无据”。
根据《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763.1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0.2%,我国已从高等教育大众化正式进入普及化阶段,培养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已经成为时代所需。
应用型人才,“稀缺”
当前,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双驱动下,以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基建”迎来发展热潮,急需一大批高水平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发展。
早在2017年,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中就预测,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缺口率达48%。
2024年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七部门发布《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明确提到,要加快培养高质量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数字技能型领军人才,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全国新培育领军人才1.5万人次以上,带动新增高技能人才500万人次左右。
应用型高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则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渠道。硕士研究生招生向专业学位倾斜,是为了响应国家需求,培养国家急需人才。
“一切为了就业”
对于大部分考生而言,考研是一场以就业为导向的深造。一篇针对研究生的调查论文显示,硕士研究生考研动机的多选之中,“提高自己就业层级”和“提高学历层次”的占比,要远高于“对学术和科研感兴趣”。
图源:《“双一流”与非“双一流”高校生源研究生考研背景与学业满意度的比较研究》
专业硕士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重视实践教育与应用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指出,专业学位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以产教融合培养为鲜明特征,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赵世奎教授表示:“从教育本身来讲,大多数人才经过专硕的培养进入社会发挥才干是合理的。”从学生个人的角度出发,专硕是理所应当的选择。
即使是学术型人才,进入高校从事研究性工作比例也有所降低。某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过去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总体上各学科学硕平均每年有80%选择就业,选择升学者仅占20%。这一就业结构显然与学硕教育的定位不符,也说明学硕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学硕培养规模过大了。从社会选择出发,逐步提高专业学位的培养占比,也有迹可循。
改革开放初期,在我国刚开始研究生教育时,学术硕士事实上承担了一部分博士生教育的功能,是培养高校师资、培养高端人才的主要力量。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对学术硕士的定位和功能做出适当调整是必然趋势。
北京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朱晓宁表示,为了更好地让人才培养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分类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把研究生学位划分成专业型和学术型,有利于国家从理论研究、产业实践等不同方向培养人才。”他认为,强调分类培养的同时,需要开展分类选拔,才能促进分类培养达到目标。
学硕与专硕同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不同模式,但殊途同归,终点均为育人。要构建中国特色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须得不断探索、不断前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让学硕、专硕更好地“各司其职”。
[1]教育部: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 培养应用型人才
https://www.gov.cn/gzdt//2009-03/02/content_1248621.htm
[2]考研大幕周末将启——专硕考生再度增加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1401/t20140103_161743.html[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2009/t20200930_492590.html[4]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312/content_6922068.htm[5]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410/t20241024_1159002.html[6]面向未来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如何培养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012/t20201202_502825.html[7]三部门关于印发《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的通知https://www.gov.cn/xinwen/2017-02/24/content_5170697.htm[8]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七部门关于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的通知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2/content_6930751.htm[9]加快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2024/2024_zt03/jysy/jysy_dwgd/202403/t20240311_1119698.html[10]苏美琼,李艳丽,李明,冯碧鹭,古巧珍,陶波.“双一流”与非“双一流”高校生源研究生考研背景与学业满意度的比较研究——以西部某高校为例[J].高教学刊,2024,10(3):34-37[11]专家谈部分院校停招学硕:高层次学术人才培养转向以博士为主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731144[12]学硕缩招,专硕时代来了?http://edu.people.com.cn/n1/2021/1213/c1006-32306263.html[13]学硕缩减,专硕扩招,空间仍很大https://mp.weixin.qq.com/s/zK_wViVKsfzAbMSERF0N3g(本文转载自软科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6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 | 从优势到胜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打造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