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消亡上热搜!多校撤销,未来趋势已定?


文科消亡上热搜!多校撤销,未来趋势已定?
考研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而其中最难的可能就是文科了
文科本身本科毕业就不好找工作,选择读个研吧,又“卷”到没天理,还有一本本背不完的书,一支支写完的笔芯,一个个易混淆的知识点……
去年,全民热议“文科专业”撤销,最近橙酱又看到了关于对于文科专业逐渐“消亡”的讨论。
*图源网络
除了要和众多本专业竞争之外,还有大量涌入的跨考生,给名额本不充裕的文科考生增添了不少压力。
并且文科专业缩招已是家常便饭,甚至许多院校还在撤销部分文科专业!
具体情况如何?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看一下文科专业撤销情况,并为大家客观分析一下文科考研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
文科专业撤销情况
据统计,2019-2023的5年间,全国高校累计撤销了4000余个本科专业布点,其中2023年一年便创下了1670个专业布点被撤销的纪录,而这些被撤销的专业里,文科类占比高达51.47%。
据统计18年至今,共有100个高校撤了公共事业管理、70个高校关了服装设计、46个高校停招广告学。
*图源网络
并且,众多国内顶尖高校也早早就亮出了“挥泪斩文科”的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宣布拟撤销英语、传播学、考古学等6个本科专业;
山东师范大学拟撤销广播电视学专业;
清华大学则在更早之前就已停招了新闻学、会计学等本科专业,并压缩文科博士生规模;
天津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宁波大学等校也相继公示将撤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最离谱的可能还要数四川大学,别人都是一个个的逐步撤销,它是一口气撤销了31个专业,引发了群体性的大恐慌,甚至有网友怀疑“学校是不是要倒闭了”。
*图源网络
本科情况如此,研究生层面也亦然。
像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公共管理学院的科学与科技管理专业宣布停止招收硕士研究生;中南大学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宣布停招硕士研究生......
不少文科生一觉睡醒,突然发现自己成了“关门弟子”。
并且不仅国内如此,国外高校也是这样,文科消亡,甚至在全世界形成了一股浪潮。
2024年3月,英国肯特大学宣布逐步淘汰6个学科领域的课程,包括艺术史、人类学、健康与社会关怀、新闻学、音乐与音频技术、哲学和宗教研究。
*图源网络
哈佛在今年秋季学期时,也取消了至少30门课程,涉及20多个系,无一例外,这些大多是文科专业。
*图源网络
反观理工科,却是一路高歌猛进的态势:
过去五六年间,全国新增了502个人工智能高校专业点,287个大数据高校专业点,180个机器人工程高校专业点。
*图源网络
不仅在高校端如此,文科生在就业端也是“难上加难”。
从近些年的就业数据来看,文科类专业的就业签约率仅为12.4%,远远低于理科生,逼的不少文科专业本科毕业生不得不踏上了考研的道路。
那么文科研究生又如何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文科考研的现状
文科专业本科不好找工作,那读个研吧,但一提起文科类专业考研,就是一整个大阻止的动作。
如果是跨考文科,甚至还有人问是为什么想不开,选理科专业不好吗?
*图源网络
确实如此,文科生考研真的太难了
01 跨考生居多
所谓“理转文隔层纱,文转理隔座山”,人文学科跨考生居多。
不少读了四年大学的理科生发现自己不感兴趣或怎么也学不懂数学物理,可能就会选择文学或历史跨专业考研,毕竟文科考研不考数学嘛,而且只要你肯努力背书,差距并不大。
这使得文科专业卷到飞起!以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为例,其在2021年只有3个人报考,在录取人数只增长了1的情况下,2023年有30人报考,报考人数增长900%!
02缩招家常便饭
虽然研究生扩招是大趋势,根但对于人文学科专业而言,简直是“扩招跟不上趟、缩招重拳出击”:
五年间,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扩招26.3%,而作为优势学科专业的人文学科专业扩招仅4.5%;武汉大学整体小扩4.5%,可人文学科专业招生数大退13.7%;南开大学整体缩招,不过,其整体缩招0.5%,而人文学科专业缩招24.8%……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跨考大军涌入文科专业,给名额本不充裕的文科考生增添了不少压力。
03 考题难度再上台阶
以专业课自命题为主的文学学科专业考研为例,近年来,文学学科专业考研招收院校普遍将考研范围由小综合变为大综合。
原本,各专业的考生只需要准备与所考专业直接相关的书目及内容,而现在,许多文学学科下,无论什么专业方向,学生均考涉及所有方向的大综合试卷。
如此一来,如果按照每个小方向备考需1~2部专业书来计算,考生总共起码也要准备一二十部书,叠页码“成千上万”不在话下,而这还只是专业课的备考准备,还有政治、英语科目题目难度也在普遍上升。
招生人数少、报录比惨烈、备考难度高……种种原因,都使得人文学科专业的考研人越考越难。
这些现状就直接反映在了节节攀升的国家线上:
就拿现在的文科考研大环境来看,大部分文科专业已经卷到没边了!380、390都不一定有学上;有的学校院校线直接400+......
但文科考研也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从本科学习阶段,文科生就会积累到一些优势,主要集中在↓↓↓
● 深入了解社会
●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 宽泛的知识面
● 高效的学习理解能力
在文科专业的学习过程中,耳濡目染总会接触到更多关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人文领域的知识,会让思维更加的宏观和开阔,会在未来就业、乃至自身工作中更有优势。
除此之外,考文科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对自身素质提升和未来的发展也都有很多帮助↓↓↓
⭕学科的广度和深度:
文科考研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学科范围,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学习。
⭕研究能力的培养:
文科考研专业注重研究能力。文科专业普遍需要进行大量的文献阅读、调查研究和独立思考,从备考阶段就可以逐步培养自己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就业范围:
在日渐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考研可以打破原有的就业限制,发掘更多的就业机会。
文科考研未来发展
随着如今AI的兴起,可以说科技越智能化,人文科学就越边缘化,以至于有人形容:“文科就像徘徊无定的僵尸,因为这个世界看上去只需要企业家和技术人员”。
另一方面,相比理工类专业,文科专业普遍不具备太强的专业壁垒,换句话说就是文科的“入行门槛相对不高”,这就导致有一大批理科生也来竞争文科岗位,进一步压缩了文科生本就拥挤的生存空间。
因此,有人说文科专业是就业“坑”;有人说“文科要学有专业壁垒的,否则就不好玩了”;更直白的表达是:“我的建议是文科都不要读”。
看到这里,不禁感叹:文科生真的没有出路了吗?
但事实上无论文科也好,理科也罢,传统学科在当今新技术新潮流的冲击下都面临着被优化的境地。
唯有积极改变,寻求出路,才能不落后于新时代。
因此,在2023年的4月份,教育部等部门印发了《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其中提到了要求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
*图源网络
而早在2018年10月,教育部等部门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中,首次增加了心理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新文科”的概念开始浮出水面。
2020年11月,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上,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简称《宣言》),也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
《宣言》强调:
将鼓励支持高校开设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推动文科专业之间深度融通、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并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
在生态文明建设、乡村发展、康养医疗、数字金融、党建宣传等方向,不仅是学科交叉,这几年不少高校已增加双学士培养项目,适合当下社会岗位需求的文理结合专业。
*图源网络
并且,多地高校纷纷响应号召,大力发展“新文科”
01南开大学
根据学校人文社会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和建设需求差异,以“四新”理念打破学科壁垒,引领传统文科专业的转型提升,对已有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升级改造,规划构建全新文科专业。
学校共立项新文科专业建设教改项目15项,构建了科技人文、数字史学、数字经贸、智慧旅游等“新文科”专业。
02山东大学
实施了文科专业建设工程,调整文科专业布局,鼓励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与理、工、农、医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开拓金融科技、科技考古、社会信息学、计算法学等新兴领域,探索推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
同时,学校加大培育建设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力度,发布《山东大学新文科项目建设指南》,申报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积极探索文科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径、新范式。
03 福建省
福建省将福建师范大学和闽南师范大学纳入新文科建设试点院校,强化经费保障,每年给予4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
优化升级传统文科人才培养模式,如福建师范大学开展“新文科+教师教育”融合发展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历史学+地理科学”高素质复合型硕士研究生;闽南师范大学开展“新文科+区域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汉语+闽南语+英语”三语多能复合人才。
04 江苏省
江苏共7个高校和25个专业开展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图源网络
并且,为了集中优势资源,加快推进文科发展,包括众多985名校在内的多所高校开始启动振兴文科计划,对本校人文学院的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
这些都是各省市及高校“拯救文科”的实际行动,因此,大家并不需要恐慌!
最后小编想说:
文科考研真的很卷,但文科专业没有问题,选择文科专业也没有问题,关键还是在于是否适合自己。
如果你是真的喜欢文科、想要深入研究,就不要被这些声音阻拦。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旦下定决心考文科,就需要适应上时代的节奏,提前了解好情况,并且努力努力再努力啊!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热门推荐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7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iBEST融合创新系列论坛】应变而进:全球政策变革与企业全球化战略转型
- 05/17 【重磅开启】2026年入学同济经管专业学位招生发布会邀您参加!
热门资讯
MBA院校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