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渣的管理联考逆袭秘籍:紧抓三类题,轻松过线!


即使数学基础差,也完全有可能在管理联考中取得成功。管理联考的数学,并非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策略,短时间内实现提分也并非天方夜谭。
数学差不是借口,管理联考照样行
曾经,有一位同学小李,毕业多年后决定报考 MBA。他回忆起学生时代,数学就是他的 “老大难”,那些复杂的公式、抽象的概念,总是让他望而却步。工作后的日子里,数学更是被他抛诸脑后。当他决定踏上管理联考的备考之路时,看到数学考试大纲,内心充满了焦虑和恐惧,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条路。
但小李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他深知,数学虽然是他的短板,但绝不能成为他通往 MBA 殿堂的阻碍。于是,他开始了艰苦的备考之旅。他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早起晚睡,挤出时间来学习数学。从最基础的知识点开始,一个概念一个概念地理解,一道题目一道题目地练习。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查阅各种资料,或者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李逐渐找到了学习数学的方法和节奏。他不再盲目地做题,而是注重总结归纳,分析每道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在考试中,他合理分配时间,先易后难,最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成功通过了管理联考。
小李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数学基础差,也完全有可能在管理联考中取得成功。管理联考的数学,并非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策略,短时间内实现提分也并非天方夜谭。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些短期提分的技巧,助你在管理联考中实现逆袭。
管理联考数学的真面目
在深入探讨提分技巧之前,我们先来全面认识一下管理联考数学。管理联考综合能力试卷满分为 2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数学在其中占据 75 分,题量为 25 道题,均为单项选择题 ,分为 15 道问题求解和 10 道条件充分性判断,每题 3 分。
管理联考数学主要考查算术、代数、几何、数据分析等高中及以前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普通数学考试相比,它有着鲜明的特点。普通数学考试可能更侧重于知识的深度和系统性,而管理联考数学更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解题技巧。它的题目往往与实际生活场景相结合,以考查考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管理联考数学的考试时间紧张,这就对考生的解题速度和时间分配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认清局势,放弃高难度题
高难度题的陷阱
在管理联考数学中,高难度题往往是考生的 “失分重灾区”。这些题目通常具有复杂的知识点交织,可能一道题就涉及多个章节的内容,比如将数列、函数与不等式结合起来考查,需要考生具备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其解题思路也极为巧妙,常常需要考生从独特的角度去思考,稍有不慎就会陷入思维误区。而且,高难度题的计算量通常很大,这不仅考验考生的计算能力,还对考生的耐心和细心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在有限的考试时间里,若考生在高难度题上耗费过多时间,很可能导致后面一些基础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解答。比如,一道高难度的排列组合题,可能需要花费 10 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去分析和计算,而这 10 分钟足以让考生完成 3 - 5 道基础题。一旦基础题失分,想要在数学部分取得理想的分数就变得十分困难。所以,考生必须认清局势,果断放弃那些短时间内难以攻克的高难度题。
如何识别高难度题
在考试中,快速识别高难度题至关重要。首先,可以根据题目涉及的知识点来判断。如果一道题涉及到一些较为冷门、生僻的知识点,或者将多个不常见的知识点组合在一起,那么这道题很可能难度较大。例如,在 2022 年的管理类联考数学真题中,出现了排列组合涂色问题、弦切角定理、射影定理等极偏的知识点,涉及这些知识点的题目往往难度较高。
从题目表述的复杂程度来看,若题目题干冗长,条件众多且关系错综复杂,需要进行大量的分析和推导才能找到解题思路,这类题通常也属于高难度题。像一些条件充分性判断题,不仅要考虑条件本身,还要分析条件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结论的关联,若题目表述模糊,难以快速理清逻辑,那么难度也不容小觑。 此外,如果一道题在平时的练习中很少遇到类似的题型,或者用常规方法很难下手,也可以初步判断为高难度题。
保基础分才是王道
基础题的重要性
在管理联考数学中,基础题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一般来说,基础题的分值占比能达到 60% - 70% 。这意味着,只要考生能够确保基础题的得分,过线就有了坚实的保障。基础题所涉及的知识点相对较为基础和常规,比如在算术部分,整数的运算、比与比例的应用等;代数部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等;几何部分,三角形、四边形的基本面积和周长计算等。这些知识点是整个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石,理解和掌握起来相对容易。而且,基础题的解题思路较为直接,通常运用基本的公式和定理就能解决。在考试中,快速准确地完成基础题,不仅能为解答其他题目节省时间,还能增强考生的自信心,营造良好的考试心态。
基础题的复习策略
复习基础题时,首先要系统梳理知识点。依据考试大纲,将数学的各个板块,如算术、代数、几何、数据分析等的知识点逐一罗列出来,明确每个知识点的定义、公式、定理等。比如在复习代数方程时,要清楚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相关性质,像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判别式的作用等都要烂熟于心。还可以构建知识框架,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函数为例,要明白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联系,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如何应用到方程的求解和不等式的证明中。
大量练习基础题型也是关键。通过做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可以选择一些权威的教材、辅导资料或者在线题库,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在做题过程中,要注重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例如,在做应用题时,学会如何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到解题的关键;在做几何题时,掌握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和规律。建立错题本,将做错的题目整理下来,分析错误原因,是知识点理解有误,还是解题方法不当,定期回顾错题,避免在同一问题上再次出错。
死磕这三类题,过线稳了
应用题:套路为王
应用题在管理联考数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般每年会设置 6 个题目左右,分值约为 18 分 。常见的类型有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利润问题、比例问题等。这些题目虽然背景和情境各不相同,但都有其固定的解题思路和常见公式。
以行程问题为例,其基本公式为路程 = 速度 × 时间,当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当时间一定时,路程与速度成正比;当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在相遇问题中,常用公式为相遇路程 =(甲速度 + 乙速度)× 相遇时间;追及问题中,常用公式为追及路程 =(甲速度 - 乙速度)× 追及时间。比如这道题:甲、乙两人同时从 A、B 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 5 米 / 秒,乙的速度是 3 米 / 秒,经过 10 秒两人相遇,问 A、B 两地的距离是多少?根据相遇问题公式,可直接计算出 A、B 两地的距离为(5 + 3)×10 = 80 米。
工程问题的核心公式是工作量 = 工作效率 × 工作时间 。若甲单独完成一项工作需要 m 天,那么甲的工作效率就是 1/m;若乙单独完成需要 n 天,乙的工作效率就是 1/n 。甲乙合作的效率就是 1/m + 1/n,合作完成工作所需时间为 1÷(1/m + 1/n)= mn/(m + n) 。例如: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要 10 天完成,乙单独做需要 15 天完成,甲乙合作需要几天完成?按照公式计算,甲乙合作需要 1÷(1/10 + 1/15)= 6 天完成。
利润问题主要涉及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等概念,常用公式有利润 = 售价 - 成本,利润率 = 利润 ÷ 成本 ×100% ,售价 = 成本 ×(1 + 利润率) 。比如某商品的成本是 100 元,售价是 120 元,那么利润就是 120 - 100 = 20 元,利润率为 20÷100×100% = 20% 。
对于应用题,考生要熟练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公式,通过大量练习,学会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从而快速准确地解题。
几何题:数形结合
几何题主要包括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两部分。平面几何常考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图形的性质、面积、周长等;立体几何常考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等的表面积、体积等 。
在解决几何题时,数形结合是非常重要的解题方法。通过画图,可以将抽象的几何问题直观化,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题目,找到解题思路。比如在求三角形面积时,如果已知三角形的底和高,我们可以画出三角形,直观地看到底和高的位置关系,然后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 S = 1/2× 底 × 高来计算。再如在解决圆的相关问题时,画出圆以及题目中所涉及的弦、切线、圆心角等元素,能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运用圆的相关定理和公式进行求解。
在平面几何中,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 180°)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等都是常用的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内角和等于 360°) 、平行四边形、矩形、梯形等特殊四边形的性质和面积公式也需要牢记 。在立体几何中,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 S = 2×(长 × 宽 + 长 × 高 + 宽 × 高) ,体积公式 V = 长 × 宽 × 高;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 S = 2×π× 半径 ² + 2×π× 半径 × 高,体积公式 V = π× 半径 ²× 高 等都是解题的关键。
数据分析题:掌握思维
数据分析题主要包括排列组合、概率、均值方差等题型。这类题目注重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排列组合问题中,要明确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 。分类计数原理是指完成一件事,有 n 类办法,在第 1 类办法中有 m1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 2 类办法中有 m2 种不同的方法…… 在第 n 类办法中有 m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 = m1 + m2 + … + mn 种不同的方法 。分步计数原理是指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 n 个步骤,做第 1 步有 m1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 2 步有 m2 种不同的方法…… 做第 n 步有 m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 = m1×m2×…×mn 种不同的方法 。比如从甲地到乙地,有 3 种直达的火车,2 种直达的汽车,那么从甲地到乙地共有 3 + 2 = 5 种不同的交通方式,这就是分类计数原理的应用;而如果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先到丙地,再从丙地到乙地,从甲地到丙地有 3 种方式,从丙地到乙地有 2 种方式,那么从甲地到乙地就有 3×2 = 6 种不同的走法,这是分步计数原理的应用。
在解题时,要学会根据题目条件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如捆绑法(用于解决相邻问题) 、插空法(用于解决相离问题) 、隔板法(用于解决相同元素的分配问题)等 。比如 7 人站成一排照相,要求甲、乙两人必须相邻,那么我们可以把甲、乙两人看作一个整体,与其他 5 人一起进行全排列,同时甲、乙两人之间也有顺序之分,所以共有 A66×A22 种不同的排法,这就是捆绑法的运用。
概率问题中,古典概率的计算公式为 P(A) = 事件 A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 ÷ 基本事件总数 。在计算概率时,要准确分析事件的性质和可能出现的情况,运用排列组合的知识来计算基本事件数。例如,从 10 个球(其中 6 个红球,4 个白球)中任取 2 个球,求取出的 2 个球都是红球的概率。首先计算从 10 个球中任取 2 个球的总组合数,即 C102,然后计算取出 2 个红球的组合数,即 C62,最后根据古典概率公式可得概率为 C62÷C102 。
实战技巧大放送
时间管理
在管理联考数学考试中,合理的时间分配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数学部分共有 25 道题,建议答题时间控制在 55 - 60 分钟 。我们可以按照题目类型来分配时间,问题求解有 15 道题,每道题的平均答题时间可控制在 2 - 2.5 分钟,这样大约花费 30 - 35 分钟;条件充分性判断有 10 道题,每道题的平均答题时间可控制在 2.5 - 3 分钟,大约花费 25 - 30 分钟。
在答题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时间计划进行。如果一道题思考了 1 分钟还没有思路,或者计算时间超过了预计时间,应果断跳过,先做后面的题目,等完成其他题目后,若还有时间再回过头来思考。比如遇到一道高难度的数列题,思考了 1 分钟后仍毫无头绪,就先标记好,继续做下一题,避免在这道题上浪费过多时间,导致后面一些简单的题目没时间做。 考试最后 10 分钟,要检查一下答题卡是否涂写正确,有没有漏涂、错涂的情况,同时快速浏览一遍试卷,看看有没有容易得分的题目被遗漏。
蒙题技巧
当遇到实在不会做的题目时,蒙题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猜对的概率,但这只是无奈之举,不能依赖。
对于问题求解的题目,如果选项是数值型,可观察选项之间的关系。比如,如果两个选项之和等于另一个选项,那么答案很可能在这三个选项之中。若选项是范围,可根据题目条件进行简单分析,排除明显不符合的范围。比如题目中给出某数大于 0,那么选项中包含负数的范围就可以直接排除。
在条件充分性判断中,若两个条件相互独立,且一个条件简单,一个条件复杂,可先分析简单的条件。若简单条件不充分,再看复杂条件,此时若复杂条件看起来与题目结论有一定关联,可大胆猜测该条件充分。若两个条件是等价关系,那么答案很可能是 D(条件 1 充分,条件 2 也充分) 。根据历年答案统计,选 A、B 答案的一般为 5 个,选 C 答案的一般为 2 - 3 个,选 D 答案一般为 2 - 3 个,E 答案一般 1 个 。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概率,不能完全作为蒙题的依据。
备考心态调整
在备考管理联考数学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许多考生在备考初期,面对繁多的知识点和复杂的题目,容易产生焦虑和紧张的情绪,担心自己无法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这种负面情绪不仅会影响学习效率,还可能在考试时影响发挥。
我们要明白,焦虑和紧张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我们陷入内耗,无法集中精力学习。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认识到备考过程中的压力是正常的,将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可以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来增强自信心,每天告诉自己 “我可以的”“我正在不断进步”。比如,当你成功解决了一道难题时,要肯定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在心里给自己点赞。
在备考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比如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者某个知识点总是掌握不好。这时,不要气馁,要把挫折看作是成长的机会。可以和家人、朋友交流,分享自己的备考感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能给予你力量。也可以加入备考群,与其他考生互相鼓励、交流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并不孤单,大家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奋斗 。
行动起来,迈向成功
管理联考数学虽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方法和策略,坚定信心,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放弃高难度题,保住基础分,死磕应用题、几何题和数据分析题这三类题型,合理分配时间,掌握一定的蒙题技巧,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都是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
此刻,不要让数学基础差成为你前进的阻碍,不要让犹豫和恐惧消磨你的斗志。拿起书本,翻开笔记,按照我们所讲的方法和策略,立即行动起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每一次的学习都是一次成长,每一道题目的攻克都是一次进步。相信自己,你付出的每一份努力都不会白费,你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将浇灌出成功的花朵。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备考之旅中,愿你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在管理联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本文转载自MBAChin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7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iBEST融合创新系列论坛】应变而进:全球政策变革与企业全球化战略转型
热门资讯
MBA院校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