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校史!这所大学,发首篇Nature

MBAChina
2025-02-22 17:45 浏览量: 5800
 智能总结

据南通大学消息,2月19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支小飞作为唯一第一作者在CNS正刊Nature上发表了高质量研究论文。

据南通大学消息,2月19日,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支小飞作为唯一第一作者在CNS正刊Nature上发表了题为《Nociceptive neurons promote gastric tumour progression via a CGRP–RAMP1 axis》(感觉神经元通过CGRP-RAMP1轴促进胃癌进展)的高质量研究论文。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官微介绍,这是南通大学、通大附院首次以唯一、第一作者在CNS正刊上发表研究型论文。

e2dad24d2482f29c78ab283b27c21b7.jpg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5-08591-1

南通大学介绍,该研究成果受到全球研究者的肯定,2023年支小飞获得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颁发的“杰出学者奖”,2024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颁发的“杰出研究者奖”。该研究是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携手南通大学以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共同开展的成果,这一里程碑式的合作充分彰显了大学、医院在胃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领域跻身全球顶尖行列。

除了南通大学,近年来,还有不少高校——北京林业大学、长沙学院、北京工业大学、陕西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安徽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长安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发表了校史上首篇(共同)第一作者或第一单位的CNS正刊

北京林业大学

2025年1月29日,北京林业大学庾强教授联合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等3个国家19家单位的科研人员在Nature发表最新科研成果,发现了中美草原生态系统截然不同的干旱敏感性,并揭示了响应机制。该研究对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草原生态系统对长期干旱的响应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为应对气候变化和草原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撑。

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庾强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韩兴国教授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Melinda Smith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董世魁教授、顾倩博士为共同作者,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为第一单位。据悉,这是北京林业大学建校70多年来首篇Nature正刊论文。

长沙学院

2024年11月22日,长沙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杨波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题为《Small wetlands: Critical to flood management》的Letters文章。文章以杨波教授为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长沙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为共同合作单位,并被选为同期Letters封面。这也是长沙学院首次以第一单位在Science发表研究成果。

此外,杨波教授2024年9月在Nature正刊上发表评论文章《Energy storage overcapacity can cause power system instability and blackouts,too》,也是长沙学院首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学校教师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Nature正刊上发表文章。

北京工业大学

2024年1月4日,国际高水平期刊Nature刊发了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韩晓东教授团队研究成果《Negative mixing enthalpy solid solutionsdeliver high strength and ductility》。这是北工大以第一完成单位在Nature上发表的首篇论文,标志着学校在高强韧合金设计与原子尺度强韧化机理方面取得重要科研进展。北京工业大学助理研究员安子冰为第一作者,韩晓东教授、毛圣成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陕西理工大学

2023年9月20日,新加坡国立大学吕炯、朱烨、许民瑜、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席识博、清华大学李隽及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Javier Pérez-Ramírez共同通讯,新加坡国立大学Hai Xiao, Zheng Yang,Guo Na,和陕西理工大学于琦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在线发表题为“Geminal-atom catalysis for cross-coupling”的研究论文,该成果开发了新型非均相双原子铜催化剂并首次提出了动态偶联机理。这是陕西理工大学首次以共同一作单位在Nature发表文章。

东北大学

2023年9月13日,Nature在线发表了东北大学左良教授团队、秦高梧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陈星秋研究员团队的合作研究结果,论文题目为“Flatband λ-Ti3O5 towards extraordinary solar steam generation”。该论文第一作者为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杨波副教授,通讯作者为左良教授。这是东北大学首次以第一单位Nature上发表研究论文,实现历史性突破

安徽大学

2023年7月27日,安徽大学朱满洲教授与陈爽副教授报道了配体保护的金属纳米团簇(LPMNC)可以作为波导,具有强、稳定和可调谐的发射。相关研究成果以题为“Ligand-protected metal nanoclusters as low-loss, highly polarized emitters for optical waveguides”发表在Science上。

该篇论文是安徽大学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在Science上发表的研究论文,实现了科研工作的历史性突破,是重大科技原创成果。

成都理工大学

2023年5月31日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沉积地质研究院、沉积与生物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李超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上在线发表题为“Uncovering the Ediacaran phosphorus cycle”(“解密埃迪卡拉纪磷循环”)的重要研究成果。这是成都理工大学自建校以来首篇以学校作为第一作者单位的Nature研究论文

中国人民大学

2023年5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理学院物理学系于伟强课题组和俞榕课题组、美国波士顿大学Anders W. Sandvik课题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李世亮课题组等合作,发现了一种超越朗道相变理论范式的新型量子相变现象,即解禁闭量子临界,并首次给出了解禁闭量子临界点附近量子临界行为的确凿实验证据。相关成果以“Proximate deconfined quantum critical point in SrCu2(BO3)2”为题发表在Science上。该论文是中国人民大学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在Science正刊上发表的科研论文。

长安大学

2022年8月17日,由长安大学刘云焕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和瑞士光源等5个国家、9家单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对陕南寒武系幸运阶(约5.35亿年前)的微体化石皱囊虫(Saccorhytus)进行深入研究后的论文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题为《皱囊虫(Saccorhytus)是一种早期的蜕皮动物,而不是最早的后口动物》(《Saccorhytus is an early ecdysozoan and not the earliest deuterostome》)。长安大学刘云焕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长安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这是长安大学建校以来第一篇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上首次发表的长文article,实现了零的突破。

浙江工业大学

2022年6月23日,浙江工业大学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溶酶体新药研发团队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徐浩新教授团队合作,找到了溶酶体维持其酸性环境的关键通道蛋白并揭示了其与帕金森症的潜在关联。研究发现,作为帕金森症风险基因的TMEM175是定位于溶酶体的氢离子激活的氢离子通道,其突变是可能诱发帕金森症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关研究成果以“Parkinson’s Disease-Risk Protein TMEM175 Is a Proton-Activated Proton Channel in Lysosomes”为题,于6月23日发表在Cell期刊上,这是浙江工业大学科研成果首次登上Cell浙江工业大学溶酶体新药研发团队博士后胡美钦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李平博士为论文共同一作、冯兴华博士为论文主要作者,美国密歇根大学徐浩新教授为通讯作者。

华东理工大学

2022年4月6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以“Reconstruct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为题,在线报道了东理工大学材料生物学与动态化学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朱为宏教授、田禾院士和英国利物浦大学Andrew Cooper教授基于动态化学构筑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研究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后张维伟为论文第一作者,朱为宏教授和Andrew Cooper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这是华东理工大学首次以第一通讯单位在《自然》杂志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

编辑:许力文

(本文转载自软科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