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信号:异地办学禁令,取消!

MBAChina
2025-03-10 09:30 浏览量: 3210
 智能总结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刘文斌提交《关于支持高水平中央部属高校在江西建设新校区的建议》,因江西无央属高校。2021年有严控高校异地办学政策。高绩研究发现近90所“双一流”高校有异地校区等,多分布在东部地区。严控政策出台后,多省及高校有相关响应与调整行动,也有高校选择省内布局。专家认为异地研究院或成未来高校规模扩张“出口”。高绩发布《中国高校异地办学研究报告》,梳理其发展脉络、模式、案例等,为异地办学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同时探讨异地办学走向及新“出口”问题。

关联问题: 江西能迎来央属高校吗?异地办学模式如何优化?高校异地办学前景怎样?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刘文斌提交了《关于支持高水平中央部属高校在江西建设新校区的建议》。他提议教育部优化全国高等学校布局,支持高水平中央部属高校与江西省合作,在南昌市或景德镇市共建新校区。然而,拥有114所高校的江西省并无央属高校。虽然历史上江西曾短暂拥有北大、清华、中国人民大学分校,如今却面临985高校缺失的局面。

2021年教育部明确规定“从严控制高校异地办学。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特别是严控部委所属高校、中西部高校在东部地区跨省开展异地办学,原则上不审批设立跨省异地校区”。此番提议,是否意味着异地办学或将重启?

异地办学,怎么办?

高校异地办学是高校在新形势下办学体制改革过程中的自发探索,不同办学模式,对高校、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高校异地办学主要有三种模式:省内布局、跨省布局和校地共建研究生院/研究院。

高绩(ID:gaojidata)查询高校官网及公开信息,收集并汇总到有近90所“双一流”高校开设异地校区/异地研究院,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和山东大学开设异地办学机构较多。

数据来源《中国高校异地办学研究报告》

从地区分布看,高校异地办学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且大多分布在各省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其中有超30所高校在深圳市布局。高校办学“东南飞”,使东西部高等教育差距进一步拉大。

数据来源《中国高校异地办学研究报告》

异地办学,何去何从?

2021年,严控政策出台后,山东、吉林、河北、广东等省快速响应,发布了关于高校设置规划编制的通知,对高校异地办学做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多所高校展开了调整异地办学的行动。有的对异地机构进行更名清理,有的对异地机构进行撤销处理或直接暂停筹备中的项目。

数据来源《中国高校异地办学研究报告》

而有的高校选择在省内布局,尤其是在省会办学。2025年2月,河南和河北高校相继传来“去省会办学”的好消息。河南理工大学(本部在焦作市)郑州校区的选址和建设,已被纳入郑州市惠济区2025年政府工作核心任务,河北工业大学正规划在石家庄市建设新校区。

此外,专家学者认为异地办学的另一种模式——异地研究院将成为未来高校规模扩张的密集“出口”。于高校而言,研究院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最好载体之一,能让高校与产业更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高绩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