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录取=已录取?复试后这几件事千万别干!

MBAChina
2025-03-26 11:10 浏览量: 3646
 智能总结

又有一批同学复试结束,先恭喜大家。在此提醒准研究生们,离开复试现场后切勿与任何人讨论复试相关内容,尤其是具体题目。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都曾因考生复试泄题取消相关成绩或拟录取。复试后要规避“泄题漏题”,做到:不在任何平台发布复试相关内容,公示期内谨慎行事;不与朋友、家人等身边人讲复试信息,拒绝他人套话;还未复试或等待调剂的同学尽早准备,不打听他人题目。文末提供复试资料包获取方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虽被举报概率小,但不要掉以轻心,有问题可在评论区提出 。

关联问题: 为何不能讨论复试内容?如何规避泄题漏题坑?未复试同学咋准备?

又有一批同学们复试结束啦,恭喜大家,可以先享受一波美好假期!

但是,屏幕前的准研究生们,无论你目前有没有完成复试,考逻君都要来提个醒:

一旦离开复试现场,请不要和任何人讨论任何关于复试的相关内容,尤其是具体题目!

人民大学取消22人复试成绩:

“2021年3月31日,中国人民大学接到举报称,在3月28日至29日进行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中,有多名考生于复试正在进行、尚未结束期间,在考生自发建立的微信群“21人大非法本法硕统分群”中透露复试内容。

人大最终决定取消相关考生一志愿复试相应科目考试成绩,给予计零分的处理。”

上海师范大学取消30多位同学拟录取:

(图片来源网络)

前车之鉴就在这里,同学们一定引以为戒,被举报的后果我们承担不起!

那么复试之后到底应该如何规避“泄题漏题”的坑呢?考逻君帮大家总结了,这几件事不要做!

不要在任何平台发布任何复试相关内容!

《诚信复试承诺书》对泄题漏题有非常明确的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以任何形式录制、复制或传播与我院复试相关的内容。”

回到标题里讲的,“拟录取”绝不等于“已录取”,五月份的举报仍旧可以让学校取消拟录取资格。

所以大家在公示期内一定要谨慎,拒绝在群聊、各种社交平台发布或参与讨论关于你校复试的内容!

和朋友、家人等身边人讲复试相关信息!

大家还记得当年很火的“举报朋友考研作弊”事件吗?

(图片源自网络)

从客观角度来看,她的举报似乎合理,但是这种行为也饱受质疑。

不说故事里被举报的人做的对错,考逻君只想借这个事情告诉大家人性的弱点,就是“怕你过得好,又怕你过得比我好”。

妒忌真的会使人面目全非,所以一定要管住嘴,如果有图中这种情况,多亲近的人也不要说!

还有一些“朋友”,可能会在你复试后故意套你的话。同学们,请拒绝任何人问你复试相关内容。

你可以直接告诉他们“复试泄题漏题管得很严,咱们换个话题吧!”如果是真朋友,肯定不会让你难做的~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希望对屏幕前的准研究生们有所帮助。

虽然被举报是小概率事件,但我们已经一路走到复试了,一定不要掉以轻心!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热门推荐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