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官宣:文科专业研究生,停招!

MBAChina
2025-04-14 11:12 浏览量: 5342
 智能总结

今年研招期间,多所高校宣布停招部分文科类硕士,国内外高校均有缩减文科专业的情况,大批学生后悔学文科。近五年文科专业常列本科“红牌”专业榜单,文科就业难、岗位缩招。不过,一批高校在发展“新文科”,如南开大学构建全新文科专业,山东大学推动文科交叉融合,福建强化新文科试点院校经费保障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众多高校还启动振兴文科计划。文科研究生读研一是因热爱,二为提升学历,虽当下文科发展遇困境,但文科自有光芒,难以被替代。同时提醒 26 考研学生谨慎报考,还推荐了二战初试训练营。

关联问题: 高校为何停招部分文科硕士?新文科发展前景如何?文科就业难如何改善?

今年研招期间,多所高校宣布停招部分文科类硕士,根据各高校发布的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公告统计,至少有20余所大学在今年停招管理学、文学、语言、法学等文科类硕士。

难道文科已经迎来“消亡”吗?文科研究生好像找不到去文科【读研】的意义……

反正找不到工作……

反正月薪很低……

反正没有人理解……

反正好像对社会没有太大的贡献……

文科生陷入了一种盲目的困境,我们变成了孤岛……孤立无援

甚至哪怕是在进行的调剂,我们也能发现——

调剂缺额多的永远是理工类;

文科专业即使有缺额,院校也普遍差一点,僧多粥少,竞争很激烈;

文科调剂上的可操作性也更大一点……

这些并非危言耸听,而是一代代文科生在时代的裹挟下感受到的痛点。但是文科研究生依旧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文科停招已成热潮?

近年来,国内众多高校对文科专业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调整与变革,其中不乏一些文科专业被无情淘汰或裁撤,而另一些则经历了合并与重组的洗礼。

以202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该校宣布拟撤销包括英语、传播学和考古学在内的六个本科专业,这些专业均隶属于人文社科领域。在此之前,清华大学也曾传出停招新闻学本科、压缩会计学本科规模以及文科博士招生名额的消息,这一系列举措无疑为文科专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图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发布公告:2025年开始,不再招收法律(非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公共管理学院的科学学与科技管理专业停止招收硕士研究生。

中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停止招生。

天津大学停招会计硕士(全日制)。

厦门大学停招社会与人类学院的体育与社会学学术学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及知识产权研究院的法律(非法学)全日制、法律(法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

除了国内高校,国外部分高校也在逐渐缩减部分文科专业——

韩国、英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的高校纷纷宣布停招或撤销部分文科专业,人文社科的发展空间被大幅度挤压。

例如,韩国的德成女子大学宣布从2025年起停止招收法语语言文学系和德语语言文学系学生;韩国外国语大学则停止了首尔之外的龙仁校区英语、日语等13个系的招生工作;

英国的阿斯顿大学、坎布里亚大学、伦敦南岸大学以及朴茨茅斯大学等也相继宣布关闭或裁撤历史、语言、翻译、英语等文科专业。

在美国,芳邦大学、卫理公会大学等高校也计划撤销包括艺术、全球研究、音乐、特殊教育等在内的多个文科专业。

在豆瓣平台上,“后悔学xx专业”系列的小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后悔学文科专业的学生数量尤为庞大。

例如,“大学后悔学新传”小组成员已多达五万人,“大学后悔学法学”小组的人数也超过了四万人。

图源网络

面对高校停招部分文科专业、大批学生后悔学文科的现状,我们不禁要问:文科专业的学生又该何去何从?

文科人举步维艰

从现实角度来看,似乎确然。

近五年间,所谓的本科“红牌”专业榜单上,“法学”、“应用心理学”、“汉语国际教育”、“教育技术学”以及“历史学”等一系列文科专业频频亮相,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也映射出文科专业发展的严峻形势。

图源麦可思研究

从“211文科男硕士吐槽招聘会均薪5500引争议”到“北大文科博士求职多次被拒”,再到“文科生转码或成趋势”,一系列与文科就业相关的话题频繁登上热搜榜,不断触动着文科生的敏感神经,也反映出文科生在就业市场上的无奈与心酸。

图源网络

留给文科研究生的名额也越来越少——

五年间,北京师范大学扩招26.3%,而作为优势学科专业的人文学科专业扩招仅4.5%;

武汉大学整体小扩4.5%,可人文学科专业招生数大退13.7%;

南开大学整体缩招,不过,其整体缩招0.5%,而人文学科职业缩招24.8%……

文科专业在缩减,文科生的规模似乎也随之缩减。但事实上一批高校正在大力发展“新文科”——

文科研究生何去何从?

01 南开大学

根据学校人文社会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和建设需求差异,以“四新”理念打破学科壁垒,引领传统文科专业的转型提升,对已有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升级改造,规划构建全新文科专业。

学校共立项新文科专业建设教改项目15项,构建了科技人文、数字史学、数字经贸、智慧旅游等“新文科”专业。02山东大学

实施了文科专业建设工程,调整文科专业布局,鼓励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与理、工、农、医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开拓金融科技、科技考古、社会信息学、计算法学等新兴领域,探索推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

同时,学校加大培育建设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力度,发布《山东大学新文科项目建设指南》,申报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积极探索文科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径、新范式。03 福建省

福建省将福建师范大学和闽南师范大学纳入新文科建设试点院校,强化经费保障,每年给予4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

优化升级传统文科人才培养模式,如福建师范大学开展“新文科+教师教育”融合发展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历史学+地理科学”高素质复合型硕士研究生;闽南师范大学开展“新文科+区域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汉语+闽南语+英语”三语多能复合人才。

为集中优势资源,加快推进文科发展,包括众多985名校在内的多所高校开始启动振兴文科计划,对本校人文学院的布局进行了优化调整:如厦门大学、重庆大学等院校对部分文科学院进行调整,帮助其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上逐渐建立起学科特色,形成更为清晰的定位。

“为什么选文科?”

“因为热爱”

在众多的现实原因之外,还有一项看上去“虚无缥缈”,但又确实真实存在的原因,在后面支撑着文史哲学生们跋山涉水、不断拼搏,那便是“热爱”。

在社交软件“小红书”上,“杨宁”二字是流量密码。他是一名现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的大学老师,其关于人文学科重要性的议论,被网友反复引用、点赞,引起了很多文科生的共鸣:

图源网络

因为热爱,所以想继续研究、继续探索其中奥妙,学深学透——这是很多越考越难、越难越考的纯文科生们考研的纯粹想法。

客观来讲,院校及社会对文科的包容度确实不高,文科生常常被冠之以“理想主义”“凌空蹈虚”等名头,但不是所有的专业都必须背负上现实性的东西,文科研究生之所以读研一是单纯热爱,二是提升学历,满足两者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努力做到自洽自足——接受专业的冷热变动,尽可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技能值。

文科生也必然会迎来被看见的一天,祝所有选择文科的同学不后悔不遗憾,做好自己,珍惜当下。

也提醒26考研的同学,在报考之前务必做好选择,有些院校的文科发展前景一直一般的话会进行裁撤取消招生,所以千万不要为了上岸而选择一所所谓的冷门院校。深思熟虑后再作出选择。

文科自有的人文关怀,对社会人文的感知依旧难以被替代,即使当下ai发展,依旧难以取代思维、感性上的体验,文科研究生自有光芒。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