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分析:26考研是最好考的一年?


2025年考研人数公布后,26考研难度受关注。从报考人数与录取率看,2025年报名人数下降,若总录取人数不变或增加,2026年录取率可能提高,但高分考生与推免情况仍有竞争压力,且扩招趋势使竞争激烈度可能降低。政策与科目调整方面,部分专业自命题改统考,按一级学科划复试线,让考研更公平公正,考生需适应新变化。就业导向与考生心态上,考生选择更理性,弃考率下降,有效对手增加。备考上,要背诵强化与真题模拟,先理解再背诵,构建知识框架;心态求稳,停止内耗,按价值投入时间,还推荐了二战初试训练营。
关联问题: 26考研录取率会提高吗自命题改统考影响如何怎样应对26考研
25年考研人数公布之后,很多同学都很关心26考研难度,客观分析,26考研的难易程度比起前两年考研人数几乎要突破500w大关的时候,竞争人数一定是有所减少的。两年形势再次发生变化,学历贬值、学硕缩招、就业环境每况愈下……
大批考研人选择退场,最直观反映在数据上便是这两年考研人数的下跌。
多重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同学选择了毕业后直接考公考编找工作,还有部分同学保研或者出国,总之这些反映到25年的考研人数上就是下降了,对于26届考研的同学来说,考研上岸的难度也必然会有所影响,小编今天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报考人数与录取率
据最新数据,2025年考研报名人数出现了下降,从2024年的438万降至388万,减少了约50万。如果总录取人数保持不变或有所增加(目前25考研录取的流程很多院校还未走完,但是追加名额的院校依旧不在少数),那么从数据上看,2026年考研的录取率可能会有所提高,使得考生上岸的机会相对增大。
图源网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报名人数减少,但高分考生数量可能并未减少,且部分高校推免录取人数占比很高,这依然会对考研竞争产生压力。
加上研究生尤其是专硕扩招趋势明显,并且今年各大高校又新增硕博点了,硕士学位授权点更是高达1924个!具体体校到各个院校上,多数高校扩招之势更是十分显著,如:
①深圳大学:25拟招生人数(含推免)为5232人。对比24年4778人,扩招近500人。
②暨南大学:暨南大学各学院相加的总招生人数为5671人(含推免),扩招约250人。
③江西农业大学:25年预计招生人数为1600-1700人,扩招100+。
④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25年拟招生人数扩至2600人,增加了100人。
扩招趋势加上减少的考研人数,数据上看竞争激烈度降低,26考研的难度极有可能降低——退潮后的合理推测。
政策与科目调整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部分专业开始从自命题改为全国统考,这有助于统一考试标准,减少信息不对称,对考生来说可能是一个利好。
从已经公布或网上透露的消息可以看到,自命题改统考涉及的专业名单开始越来越长,自命题专业课改为统考,目前集中在:
①计算机相关专业改考408;
②教育专硕改全国统考333(自2024年起新增全国统一命题);
③医学类临床医学改考306/307;
④金融专硕数三改考396;
⑤心理学改考312;
⑥农学改为统考414;
⑦历史学类部分改考313等。
图源研招网
无论是专业课自命题改统考还是按照一级学科划分复试线,都会让考研更加公平公正——
▲按照一级学科划分复试线调整之后,学校会按学院招生总名额划线,然后按研究方向组织复试,如果你复试没过,还有机会调剂到同一专业的不同方向。不过复试难度可能会加大,因为初试没考具体方向,这部分考察重点会放在复试。
▲而统一命题之后大家全部回到同一起跑线,考不考得上全拿成绩说话。如果自主命题的话,对于本校的学生来说有巨大优势,他们熟悉学校、熟悉老师,获取信息途径更多,很容易发生“内卷”现象,造成其他考生考研失利。对于本科履历没那么优秀的同学来说其实利大于弊。
当然同时,考生也需要适应统考带来的新变化,如考试内容、题型等方面的调整。
就业导向与考生心态
1、选择转向
近年来,研究生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许多考生开始考虑性价比问题,这导致部分考生放弃考研或选择其他路径,这些都是基于现实考虑的合理转向。
2、考场弃考
从之前的考研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现象,弃考人数每年都很多……
▶️2025年,弃考率约12%;
▶️2024年,弃考率约20%-25%;
▶️2023年,弃考率高达35%;
▶️2022年,有46万多人弃考,弃考率为11.19%;
▶️2021年,有42万多人弃考,弃考率为11.14%;
▶️2020年,有34万多人弃考,弃考率为9.97%;
▶️2019年,有37万多人弃考。弃考率为12.76%。
根据部分地区公布的参考人数来看,23弃考率确实较高。比如西藏教育考试院公布弃考率达35%,上海公布部分院校的实际应考率达70%左右,上海交大的弃考率达31%。
图源研招网
图源解放网
而24和25考研虽然各省市没有公布具体的弃考率,但根据研招网掌握的部分省市反馈情况,24和25考研弃考率明显下降。与之前的参考人数、弃考率进行对比,推测今年报考人数减少,实际参考人数可能还是有所增多。弃考率的下降也意味着选择参与考研的学弟学妹并非“头昏脑涨”“跟风”,而是理智之下的选择。
3、更为理智的选择
考生心态的变化也可能影响考研难度,如更加理性的选择报考院校和专业,提前了解招生政策等。参与26考研的学弟学妹,其中的一大部分必然是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无效的竞争对手减少,有效的对手增加,反映在数据上则是——报考人数降了,分数却没有太大变化。
如何应对
备考的宗旨无非都是踏踏实实记忆与运用——
1、背诵强化+真题模拟
一定要先理解再背诵,注意及时回顾之前背过的内容。不要怀有侥幸心理去放弃复习你自认为不会考到的知识点,除非你复习的晚,时间紧,只能抓大头。构建知识框架,整体把握,可以对照每一章节的目录进行回顾,脑海中形成一个知识树,不会的重新翻书对应回顾。
同时练习真题,总结历年真题考点,哪些是必考的,哪些是不常考的,哪些是有可能会考的。最后一定要理解分析真题,清楚每学科的重难点,查漏补缺~
等到后期考研到了冲刺阶段,有不少人会选择放弃,还有些人表面上看起来在坚持,其实内心都已经放弃了,所以只要你坚持下去,就已经赢了一大半了!
2、心态求稳
其次,保持一颗平和的心至关重要。看似考研备考期很漫长,其实真正的有效备考时间短之又短。后期随着考试日期的逼近,心态的稳定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时间有限,请停止内耗。不论我们多么不愿意,但总有些时间在不知觉中消耗了。当我们陷入自己的消极情绪中,当我们每天习惯性地刷微博热搜,当时间流逝在无意义的新闻和过度娱乐中,这些耗掉的时间再也不会回来了。停止内耗,也是在延长生命的长度。
谁能保持最沉稳的复习状态,谁就更有可能在最终较量中胜出。请铭记,机遇总是偏爱那些有充分准备的心灵。保持冷静,坚持自我,胜利将属于那些不懈努力、蓄势待发的勇者。
用行动代替恐慌,不要使计划徒劳。很多同学会在在间歇性享乐后恐慌,时常为自己的懒惰自责。只有真正行动起来,用做代替想,我们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换言之,我们不要只是看上去很努力。
帕瑞托法则值得我们去学习并加以应用,他是意大利的一位经济学家,他的法则就是我们熟悉8/2原则。他认为20%的目标具有80%的价值,而剩下的80%的目标只有20%的价值。
一句话,重要的少数和不重要的多数。为了有效的管理时间,应该根据价值来投入时间——把时间投入到有较大意义的目标中去。
而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在确定好目标院校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搜集真题,根据官网提供的内容及往届前辈的经验购买相关的书籍资料,如果还没确定好院校也不用着急。
可以先从abandon开始,把英语的框架搭好——一定没有坏处,也不用担心做无用功。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6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 | 从优势到胜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打造方法论
热门资讯
MBA院校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