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时,证明自己可靠比证明自己聪明更重要


可靠是一种基础特质,包括面试官在内,大多数人都会自动地、无意识地在他人身上探寻这种特质。要成为可靠的人必须拥有两项品质:热忱、能干。
【MBAChina网讯】可靠是一种基础特质,包括面试官在内,大多数人都会自动地、无意识地在他人身上探寻这种特质。要成为可靠的人必须拥有两项品质:热忱、能干。
绝大多数的面试建议都在关注候选人的技能。如果你是面试官,那么你得到的大部分面试指导都是关于如何评估候选人的技能;而如果你是候选人,则是关于如何展示自己的技能。这样你就能给人留下聪明积极的印象。然而,恰在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因为面试通关的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聪明积极,而是你是否值得信任,是否“可靠”。
可靠是一种基础特质,包括面试官在内,大多数人都会自动地、无意识地在他人身上探寻这种特质。正如哈佛社会心理学家Amy Cuddy及其他人的海量研究所显示的,要成为可靠的人必须拥有两项品质:热忱、能干。“热忱”表示你对对方存有善意,“能干”表示你能出于善意而有所行动。一位热忱、能干的应聘者是有价值的潜在伙伴。一位能干但不够热忱的应聘者却有可能会是强大的对手,这种人一般不太有团队意识,可能在日后制造麻烦。
所以,如果你遵循常规的面试指导,全力展示个人才干而忘了体现你的热忱,面试官很可能最终会对你有些忌惮。然而,实际上,面试官在问的时候也许仅仅只会问你的技能,但这并不影响你回答真正的问题。面试官也许自己也并没意识到他们真正关注的问题并不是通过提问体现出来的。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面试中最为常见的两个问题。看看你该如何把握机会,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同时表达你的热忱和能力。
Q1:“请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
这是一展才能的绝佳问题,而大部分应聘者都会心中暗喜,赶快抛出自己对着浴室镜子反复练习过的“论我的优势”之类的答词。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更是个极好的问题:你可以用谦虚和感恩这两个强大信号展现自己的热忱。
先说说“谦虚”。我知道这有点像是对着大喇叭贬低自己,但是研究显示,如果你在谈到个人技巧和能力时表现得较为谦逊和尊重,听者对你能力的预估平均会提升20%-30%。若是你过于自吹自擂,他们对你的印象也会相应打个折扣。
“我对客户很有一套。他们超爱我。”这样的说法就有点过头了。
谦虚的说法是:“我努力了解客户的需求,我也对我们一起做出的成绩感到骄傲。”
再说说显示感恩之心。你目前取得的成绩并非一己之力,你需要清晰表达这一点。在谈及自己的能力和优势时,确保提及自己曾接受的指导,以及别人创造的、帮你发展这些优势的机会。说一说你为自己所受到的帮助和指引而感到多么幸运。
Q2:“为什么从上家公司离职?”
这个问题非常非常容易毁掉你的面试。所有人都认为,说前主管或上家公司的坏话不可取,确实如此。因此他们会建议你把离职原因集中表述为“寻找新机会”以及尝试在新的岗位上提升自己。如果你只关心能力的体现,那么这个建议尚可参考。但你要留意一下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字出现的频率:“我在寻找新的机会”,“我想提升自己”。那么你走之后原来的同事们怎么办?你的忠诚感和责任感去哪儿了?要知道,忠诚感和责任感是热忱的两个关键指标。
如何体现忠诚感?谈谈你离开公司时有多么痛苦(即使当时你并不痛苦),以及你和同事们如何互帮互助。聊聊如果有办法使你能在原来的岗位上持续得到提升和机会,你肯定不会离开。如果你轻描淡写地就离开了之前的团队,那么面试官会觉得你在新公司也可能会轻易走人。
如何体现责任感?你需要表达两层意思。首先,也是最明显的一层意思,就是你很期望承担新的职责。其次,你从上家公司离职时并未将前同事们置于突然的困境。换句话说,你需要清楚地表明:你在上家公司也很认真尽职。也许你可以说说你也想过要早些辞职,但是考虑某个未完成的重要项目、或是继任者还不能胜任角色所以晚了一些。
表达热忱展现能力的另一种有力方式是向面试官提问。确切地讲,你可以通过问题传递三个顶级暖心的信号:对面试官的兴趣、对他们技能的认可以及共鸣。
你的问题若能传递正确信号,就能创造有价值的机会显得你既热忱又能干。举例来说,这样提问可以显示对面试官的兴趣:“那么,你是如何做到[XX公司]的[XX现任职位]的?”或:“你目前在负责些什么工作?”对方的回答可能会与你的背景、经历、目标有相似之处,这时你就有机会表达共鸣感,同时也更加理解新的工作中你们共同面临的挑战。你也可以通过询问“对担任[XX应聘职位]的人你会给出哪些建议?”来表示你对面试官的认可。研究显示,跟我们的主观认识相反,寻求建议、承认自己不知道的事物会令你显得既热忱又能干。
花些时间郑重思考一下,在下一次面试时,或与新客户、新同事的第一通电话中,你要如何展示自己的“热忱”。我们很难夸大“显得可靠”的好处,也很难夸大“看起来不靠谱”的坏处。
欢迎广大考生加入MBA备考群:416403790
更多职场资讯推荐:
精彩推荐:
欲了解更多职场资讯请点击:http://www.mbachina.com/html/zczx/
(本文转载自哈佛《商业评论》(上海)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6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 | 从优势到胜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打造方法论
热门资讯
MBA院校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