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职场】总感觉自己处于无聊和焦虑中,怎么办?

MBAChina
2016-10-29 15:03 浏览量: 1679
 智能总结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年轻人把人约出来聚会,三言两语又不痛不痒,而且往往是人在场,心却没出来,要不心想着别人,要不心跑到手机里。这样解决无聊的方式无异于用另一个无聊填补当下的无聊罢了,让我想到了瞎忙。

MBAChina网你是否常听到别人抱怨自己的生活过于无聊?


你是否懂得如何解决自己无聊的生活?


你是否会在无聊中感到焦虑?


怎么办?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很多年轻人把人约出来聚会,三言两语又不痛不痒,而且往往是人在场,心却没出来,要不心想着别人,要不心跑到手机里。这样解决无聊的方式无异于用另一个无聊填补当下的无聊罢了,让我想到了瞎忙。


有些人只是看起来很忙碌,用无意义的忙碌来摆脱麻木的无聊。看起来今天我们要处理完很多事情,但是真的有很多吗?


或者说自己做的事真的能让自己感到很有意义?问问自己做事有没有一个核心取向,有没有一个目标化事情,有没有分析自己做事的进程。


自己一天碌碌无为,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做事跟着感觉走。谁不喜欢悠闲的日子带来舒服的感觉,但有些事情必须要做,却没有及时完成。


如果是因为拖延症还情有可原,关键是因为瞎忙,做了大量的事情却做不到点子上。瞎忙不是罪过,只是我们本可以选择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那么,工作呢?


一个整天面对财务报表的同志如何从他电脑屏幕前一堆杂乱的数字找到工作的意义?


一个流水线工人如何从他的工作中获得真正成就感?


一个成天复制粘贴的网站编辑,如何从他的工作中获得长久的工作活力?


也许你会说,不啊,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




那这很可能是你的幸运,你找到了如愿的工作。事实上有很多很多人的工作,它并不能给人带来足够的意义价值、快乐以及成就感。


这当然很令人沮丧,因为我们花费巨大时间的工作本身,可能就是无聊的。


那么,你是如何打发时间的?


比如你下班之后,在等公车,然而车迟迟不来,十分钟不来,半小时不来,这个时候,你感到无聊吗?


而你在这些时间里做着什么?玩手机?看书?聊天?另外,为什么玩微信刷朋友圈打发无聊时间还是会感到无聊?


因为碎片化的行动和知识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充实感,也没办法驱除真正的无聊。


很多时候你所缓解的无聊,只不过是尝试填满自己的空虚罢了。其实,何不利用零碎时间做自己热爱且有意义的事情。


当然,如果觉得玩游戏是有意义的事情,那就见仁见智了。


无聊太多,又得不到解决,会衍生焦虑。你总想做点什么,却没有去做,或者说,不知道真正应该做什么。


曾经我也是焦虑患者,整天想着干点什么结果却犹犹豫豫做不出什么。有时候败给时间,有时候败给懒惰,终究一事无成。


而今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状态却大有改观。我是怎么改变的?


这里有尽力摆脱焦虑的方法


步骤如下:


第一步:明白了人要多接触书籍或外界才能走出自我,走进自己。


第二步:是有了新的认知收获,要去思考,事物予人启思,思变使人进步。


第三步:最关键的,是去执行自己的想法,尽可能的利用多项资源或渠道去解决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那么,我做了什么?


坦白说,我也想摆脱焦虑、获得更多成就,以此来触及来世一趟的完整价值展示。


在过去的6个月中,我做了这些事:


自己每天坚持写至少1000字以上的原创文章;


在天气适当的情况下坚持每天跑步3km;


坚持每天1到2个连贯小时的阅读;


尽量让自己在5到7点之间起床;


这几件简约而不简单的事情正在助我不断成长。做这些事情一天两天对自己的改变起不了太大作用,但时间长了,效果很明显。


自己状态上产生了积极变化,克服了慵懒,改进了做事方法,避免了拖延,提高了执行力,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焦虑感。


尽管我还达不到成功,但正走在前往人生目标的路上。无聊是什么?焦虑怎么办?要摆脱它们,那就去做点什么啊!是去执行自己心中所想?还是眼巴巴看着别人成功而导致自己心痒?


你会不会跟我一样,去选择前者?


好了,也许你会说,做自己的事情,可能会因为焦虑引来三分钟热度,那么我们怎样打败三分钟热度,让坚持变成习惯,从摆脱真正的焦虑。



关于三分钟热度:


以前有时候产生了做某事的冲动,于是便选择立即去做,没有拖延,看起来挺好,但是所谓日久见人心,没过几天就懈怠了。拿阅读来说吧,拿到两本新书想着计划四五天内把它干完,半个月过去了,两本书依然崭新。


为什么呢?因为焦急着完成,却又因为懒惰,因为没有养成习惯。


养成习惯的反抗期:


近6个月做得最勤快的一件事就是写作了。本着计划一年写上365篇原创文章,但在刚开始执行的十几天后,会出现困难期,其实也就是心中的抵触,源于没有灵感。


幸好我没有放弃。因为横下了一条心,自己决心很重要,内驱力比外围激励还好。


习惯终究是属于自己的事。


坚持下来后的不稳定:


写作过程中没有灵感,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写作时间的不稳定。有新的思想产物下,因为外界事物事情的干扰,导致没有时间执笔,会很容易将想法抛到九霄云外。


不过我选择了将灵感在第一时间通过笔和手机记下来,再挑个时间写成文。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为了养成写作的习惯,为了摆脱心中对写作的焦虑。


对付倦怠期:


只要不断的挑战自己的要求,改进自己的方法,在实践中获得一些收获和积极反馈,有所满足的情况下基本上是不太会懈怠的。


有成就感,有动力,有希望,你还在焦虑什么?况且,还有一颗坚强的决心在支撑自己。难道,不是吗?


当你遇到焦虑时是如何战胜自己,解决问题的?


1、本文内容来自培训杂志。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MBA China观点。

2、文中图片搜索自网络。如原作者如不愿意本网站刊登使用相关素材,请及时通知本站,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予以处理,联系010-57277590。



更多职场资讯推荐:


MBA今日分享:三十六计之欲擒故纵


MBA职场:千万别养成这样的习惯!


精彩推荐:


2017年管理类联考万人公益大模考


2017年中国商学院MBA招生简章汇总


全国各院校2017MBA提前面试时间汇总


欲了解更多职场资讯请点击:http://www.mbachina.com/html/zczx/


友情提示:欢迎广大考生加入2017管理类联考备考专家群 453676273 ,2017MBA备考精英群 546950070 ,2017管理类联考备考总群 239701642 。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MBAChina网微信公众号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