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用、西门子、大众到Uber ,一有丑闻就换CEO真的管用吗?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2018-08-04 10:40 浏览量: 3420
 智能总结

到底该忠诚于谁?贸易摩擦加剧,投资黄金避险?

MBAChina网讯】当一家公司的文化走入歧途时,哪些举措可以使之重回正轨呢?很多公司选择换CEO,但是这样的人员变更真的能解决问题么?

根据公关咨询机构In case of crisis的调查显示,在美国的创业公司中,有近40%是因发生公关危机而倒闭的。

在新媒体时代,危机发作更频繁,危机爆发更迅速,危机的传播辐射面更广:大到数据泄露、产品缺陷、行业负面,小到客户投诉、用户评论,都有可能转化成汹涌的公关危机。无论政府、企事业单位或是其他机构都面临着不可预见的危机。

而在应对危机时,很多公司选择更换CEO,但是这样的人员变更真的能解决问题么?答案并非如想象的那么美好,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无用。

01Uber:变更管理层并非解决之道

腐坏滋生,就要撤换高层。

2017年6月,优步(Uber)CEO兼创始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在公司经历了一系列丑闻之后,被迫离职。他的继任者——达拉·科斯罗萨西(Dara Khosrowshahi),誓言要让公司重回“优步2.0时代”。在新CEO的初期计划中,首先公司要引入一套全新的价值观。

“引领优步走到今天的文化和策略,并不能让我们继续走下去。” 科斯罗萨西在领英发帖说,“但我并不会把一切都推倒重建,我会保留那些行之有效的部分,并对其他部分做出迅速调整。”

不过,优步可能只是一个特例:在接连受到一系列丑闻的打击后,这家公司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撤换管理层成了唯一的选择。

仔细研究近几年的企业历史——比如,苹果、惠普、雅虎及星巴克等公司——我们会发现在许多情况下,一位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并不会让公司的问题自动一扫而光。

在某些案例里,比如苹果,公司甚至不得不召回原先的首席执行官,解决继任者无法解决的问题。

在大部分情况下,更换高层可能都会适得其反。因为对高层的更换,往往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并不能从实质上解决公司面临的基本问题。

02西门子:公开透明地解决问题

从一个多世纪以前至今,德国跨国公司西门子经历了一系列贪污丑闻。1914年,西门子卷入了一起骇人听闻的贿赂日本海军的事件中。2005年,西门子高层则被爆出,于2004夏季奥运会期间,对希腊政府官员行贿。

德美两国政府于2005年对该公司展开的调查,给西门子压上了最后一根稻草。调查结果致使西门子必须支付25亿欧元的罚款,并让公司形象遭到巨大打击。

对此,西门子积极行动,其公司文化的复苏令人印象深刻:

公司很快就出台了严格的反贪污条例和相关程序,并迅速将合规部门的人数从86人升至500人。此外,西门子还任命了一位前国际刑警领导公司的调查小组,并邀请了“透明国际”(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的共同创始人做为顾问。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2015年深陷柴油排放丑闻的大众。

当排放测试可能遭到篡改一事被揭露时,大众首先采取了否认的态度,坚称数据差异不过是技术上的纰漏所致。只有当无可辩驳的数据摆在面前时,大众高管才终于承认,公司此前存在着欺骗行为。

在接下来几个月里,真相浮出水面,而大众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紧急召回,导致公司的价值和声誉一落千丈。

此次事件中,大众并没有选择以坦诚的态度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西门子和大众都在事件发生之后,变更了首席执行官,但结果却大相径庭。这说明公司文化并非完全由首席执行官决定,凸显了在组织各阶层和职能范围内,实现系统性透明的重要性。

03通用:良好的管理拯救公司于水火

2011年,日本光学仪器制造商奥林巴斯在其新任首席执行官,迈克尔 · 伍德福特发现了一笔17亿美元的财务欺诈后,成为了管理不善的代名词。这一事件导致公司股票在1个月内,断崖式下跌82%,让奥林巴斯处于倒闭的边缘。

无独有偶。2015年东芝虚增巨额利润的财务丑闻持续发酵,成为继奥林巴斯后,日本企业界最大的一桩财务造假丑闻。东芝的财务舞弊案跨度长达7年(2008年至2014年),财务造假涉及可视产品业务、半导体业务、零部件业务、PC业务等。

东芝和奥林巴斯的财务丑闻反映了日本企业文化中“一言堂”的弊端和内部监管的严重失职。

美国劳伦斯·巴顿的《危机管理》一书中说,化解危机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改善管理,可以说,造成公司危机与衰退的所有原因都与管理不善有关。因为管理不善,会引起公司内部失控或协调机制不灵,会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会导致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下降,会导致员工生产积极性的降低,会造成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反应迟钝,从而使公司陷入危机。公司只有改善管理才能摆脱危机。

为了结点火开关缺陷引发的官司,这家底特律汽车制造商向美国政府支付了9亿美元,而这只是整个赔付的一部分;这个问题已经造成124人丧生,275人受伤,迫使通用汽车召回了近3000万辆汽车。

临危受命的通用汽车CEO玛丽·巴拉,为本次召回事件四次到国会接受听证调查,通用汽车还为此设立了4亿美元的受害者赔偿基金。巴拉在其发言中称:“我会一直奋战到所有问题都被解决的那一刻。正如我告诉我的员工的那样,我不惧怕真相,而且我也不会接受通用原先的旧经营体制。”

之后,她积极致力于清除导致点火开关故障的体制问题——解雇了15位员工,重组诉讼业务流程,并开创了一个名为“为安全发声”的项目,允许员工检举内部问题。她还利用这次危机来改变通用汽车过于尊重上级的文化。

此外,在重振通用汽车方面,巴拉做的极为出色。她把重点放在整合美国业务上,让凯迪拉克脱离通用汽车,成为一个“独立经营实体”;她还为趋于老化的沃伦技术中心投资约10亿美元,以增强通用汽车的研发能力。巴拉的工作可以领导者提供一个怎样处理公司历史性危机的蓝本。

通用汽车首席执行长巴拉

综上:人员变更并非总是解决之道,与其找一个“替罪羊”来承担责任,让公司领导们全力挽回局面,可能才是更为明智的选择。只有他们最了解公司的运作,以及如何应对它正面对的挑战。扬汤止沸是不明智的。危机后,变更首席执行官,但结果大相径庭。公司文化并非完全由首席执行官决定,凸显了在组织各阶层和职能范围内,实现系统性透明的重要性。良好的管理往往能够拯救公司于水火,并让脱离轨道的组织重回正轨。

编辑:

(本文转载自浙大E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