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中国制造要装上 自己的创新“发动机”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2021-08-06 17:33 浏览量: 1736
 智能总结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制造业在转型变革中积累起推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竞争和经贸环境下,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全产业体系优势尤为珍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挑战与变化,如何持续通过技术创...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制造业在转型变革中积累起推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竞争和经贸环境下,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全产业体系优势尤为珍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挑战与变化,如何持续通过技术创新、结构优化和管理赋能,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实现从“二次创新”到“自主创新”?

(图片来源:pixabay)

在日前举行的2021睿华夏季论坛上,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吴晓波教授表示:我国制造业正迎来“机会窗口”,制造企业有后来居上的难得机会。(杭州日报客户端于7月1日对其讲话作了刊载)

中国制造

吴晓波认为,中国制造大变局体现在三个重要方面:第一,中国制造具备了与全球一流高手进行竞争的实力,全面进入“与狼共舞”的新时代。第二,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制造企业自觉和不自觉地进入到了从借助外部创新源,转变到建设自己的创新引擎,进而通过原始创新实现超越追赶的新时代。第三,中国制造要从第二次产业革命走向第三次产业革命,并且更快地走向第四次产业革命。面对重大机会窗口,中国制造的风险很高,但我们的机会更大。广大中国制造企业要加倍努力地对接和拥抱以互联网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

在很多人看来,创新意味着投入。以往中国的制造业创新大多建立在国外创新基础上,称为“二次创新”,未来要涌现中国制造的原始创新以实现超越。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如何打造创新“发动机”呢?吴晓波给出的答案是:要拥抱数字经济,要站上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新平台。“新的制造系统是分布式的。通过互联网的连接,我们进入到一个以价值网络为基础的竞争,广大中小企业能够被赋能。这是一场新的革命,小企业做得好,就有更大空间活得更好。”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令中小企业得到了平台的支撑,技术水平、数字化管理水平都可以得到跨越式的提升。在杭州,为中小企业赋能的数字企业有很多。国内工业互联网领军企业之一蒲惠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以自主研发、自主可控的工业SaaS产品矩阵为核心,蒲惠能为企业提供深度覆盖智能制造、协同办公等领域的全栈式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数据流通集成、信息交互共享。是机遇也是挑战。变局之下,企业的技术、结构、管理体系等都呼唤一场革新。吴晓波说,对制造业而言,以往最重要的是建立和维护平衡,在平衡中提高效率、效益,实现高质量。而进入变化越来越快的时代,仅仅建立平衡维系管理不足以提升竞争力,企业需要的是快速建立平衡并主动打破平衡。“上一个时代,制造业的管理是尽可能排除掉不确定性,今天,制造业要把不确定性包容进来。”

在中国制造技术创新与管理变革大议题之下,吴晓波强调,企业在面对当下错综复杂的问题时,要能够根据不同层次、结构和维度进行区分和分析,对可控的事情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与应对。未来,企业建立和提升基于价值网络的竞争力越来越重要,企业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需要通过基于网络的结构化方法,而非过去链状的线性方法去解决;企业要更加积极的向产业链上游对接,通过与大学、科研院所等各类上游机构合作,通过外部协同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以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信息来源: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数字报纸、浙江大学创新管理基地公众号、睿华创新管理研究院公众号

原文作者:蔡杨洋原文编辑:唐敏遐今日编辑:应蓉珊审核:郭莹

欢迎关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官方微信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