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我们的故事·第25期 | 丁心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021-12-20 21:49 浏览量: 2741
 智能总结

编者按教书育人、求学奋斗、服务社会,“我们”书写着各自生涯的精彩。团结奋进创一流,凝心聚力促发展,“我们”坚守着共同的精神追求。“我们”来自同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019年1...

编者按

教书育人、求学奋斗、服务社会,“我们”书写着各自生涯的精彩。团结奋进创一流,凝心聚力促发展,“我们”坚守着共同的精神追求。“我们”来自同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019年10月,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党委启动面向教师、学生、校友的先进事迹采编工作,以此弘扬“厚德健行”校训与“博学经世”院训,号召全体管院师生永葆初心、坚定信心、坚持恒心,携手奔赴成为致力于中小企业成长的国际知名商学院的美好未来。

开展此项活动,旨在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全院学生学习身边榜样,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追求卓越,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本学期,本号持续推出“讲述我们的故事”人物专栏,邀请您和“我们”一起,倾听“我们”的筑梦、追梦、圆梦故事,感受管院人身心世界的灼灼华光。

今日推出第25期——丁心怡。

女,中共预备党员,曾任校创新创业中心素质拓展部主要负责人,20级“7”号室友,现任工商管理1903班班长,工商管理类2102班助理班主任兼党员领航员。

胡适先生曾说过:“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丁心怡在浙工大里感受着学术的博大、生活的丰富,她打开自己、多方面地发展自己,也明白业精于专精,懂得由博返约、不失不迷。明朝即长路,惜取此时心。

2020−2021学年国家奖学金

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

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

第七届浙江省大学生经济管理

案例竞赛省三等奖

Global Business

StudentsCompetition 2021第一名

EEMCS competition Chinese Firms

in the midst of de-globalization

and a global pandemic第一名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国奖答辩舞台上,丁心怡演讲的台风感染了很多观众。在讲述自己的经验时,她娓娓道来:“从小学初就在学生组织工作,经常需要抛头露面,然后经历一些尴尬瞬间。有了这样一次次的经验,紧张和怯场就会减少许多。”她自始至终重视经验的积累,并且倡议要在大学生活中敢于尝试,要懂得把握机会、锻炼自己。无论是她初入大学担任主持,还是加入广播台成为英语栏目的主播。无论是各类博物馆、艺术馆展览,还是音乐节、livehouse、歌舞剧,都能看见她的身影。

今年暑假,丁心怡开始了她的第一份实习工作。怀有进入大厂的信念,她向很多公司提交了简历,后来收到的重庆德勤的offer是作为一名风险咨询师实习生。然而不巧的是,这个正式入职的时间与准备期末考试的时间重合。面对这突发的情况,丁心怡没有退缩,她充分地规划好了时间:飞往重庆入职,途中在机场拼命背书,然后回校参加考试。事后,她觉得自己虽有些疯狂,但很满足也很充实。她说:求职时简历很关键,但是简历的构思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创造更多的价值给自己的简历润色。”她不仅看重国家级别的竞赛,而且对于小规模的比赛也不会忽视。她会把自己参加的一些有价值的校园活动,亦或是一些企业或者组织举办的活动,都罗列在自己的简历上,作为她努力过、闪耀过的证明。“切勿眼高手低”这是她时常对自己的告诫。

丁心怡在展示参加的挑战杯商赛(左一)

对于竞赛,丁心怡都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起初也是跟在学长学姐后面学习,等到后来有自己的想法时会主动关注一些竞赛消息。参与竞赛并非易事,首先要有自己的价值、有一颗为团队做奉献自我的心。丁心怡在团队里一直较为活跃,她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想做的事也会坚持下去。她始终觉得自己是一名学习者,会脚踏实地地去学习,去尝试。19年寒假在商赛组队群里通过不断自荐终于在报名截止日的前一天与两位研究生的学长学姐组队成功——玛氏集团的新品策划大赛成了她的第一个参赛经历。紧张的赛程,要求严苛的提交标准,跨越时差的线上协作,除了优异的评分与实训证明,她还学习到了商赛作品从无到有的书写范式以及沟通合作的方式方法。

学术研究,一般来说注重的是一个明确的研究方向。但丁心怡想在各个方面都进行尝试。“有用功、无用功,功不唐捐。”尽可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价值,积累更多的经验,遇见更多优秀的人,这样才会朝着梦想的方向逐步迈进。

▲丁心怡担任21级助班(左二)

2019年,丁心怡来到了浙江工业大学,正式成为了其中的一员。2021年,她成功荣获国家奖学金。要问其中三年的大学生活给她带来的变化,也许是变得“松弛”了,这个“松弛”指的是比以往更有团队合作的意识以及会更加主动地去理解团队队员们的想法,从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并用更加平和的方式解决组内问题。豁达地对待所面临的事情,不会如之前一样处于“紧绷”的状态。她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并不能去强迫别人做事,尤其是在作为一个组织者的时候,更是要把握一个度。正如《增广贤文》所说的那样:“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丁心怡在日常生活中对学习工作之间平衡的安排更是颇有造诣,她会把时间投入到该投入的地方,而不是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诚然,如与老师沟通、与组织团队沟通、日常上课等事务已经占据了白天的绝大多数时间。而遇到紧急的任务时,她就会用夜晚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去处理。

丁心怡在和队员们参加商业竞赛(左二)

“中巧者猎其艳辞,童蒙者拾其香草。”生活中总需要一些新鲜事物。丁心怡在大一上顺应学习二外的热潮,本着对博尔赫斯和聂鲁达的盲目崇拜而毅然选择了西班牙语,大一下受限于疫情在家重操音频剪辑的旧业开始自制播客,大二上兴致勃勃在西湖文化广场跟着一群小伙伴学习了长板,大二下则每天羽绒服裹着短袖一头扎进舞室挥汗如雨。她不仅坚持贯彻“想做什么就立刻去做”的5秒法则,而且不断努力以开阔自我。通过建立自己的个人公众号“蒙拾”,她把自己的文艺生活、新鲜体验和成长感悟记录下来。也用播客的方式记录了与不同领域、不同年龄的朋友们之间的聊天。从203月至今,无论学习生活的节奏如何,公众号始终保持着原创更新,并积累了135篇内容和上万次的阅读量。

由于很早就对企业咨询这一职业心生向往,初入大学之后,无论是大类拆分、专业分流还是方向细分,丁心怡都坚定地选择了工商管理。这样的职业目标也让她早早关注了MBB、四大等企业的用人要求,进而笃定了要抓住每一个参与商赛、实训的机会提升自己。

丁心怡在进行商赛组内讨论(第二行右一)

钱理群教授曾说过“沉潜十年”,扎扎实实地把底子打好,要知难而进、坚持到底。从2010月到216月,SPSSNvivoQCA——需要用什么丁心怡就会立刻学习什么;31一个省,3448条政策,分类,数据从年前跑到年后;一稿、二稿,她推翻重写一日一新;白天上课,傍晚到凌晨用于竞赛,驱车往返的时候,看到过午夜时分零星亮灯的蚂蚁金融、也听过凌晨4点博易楼的鸟鸣。校赛答辩、模拟答辩、省赛答辩,一次次磨砺,从掌握不了语速到和着时间结束的提示音说出谢谢大家,此后无论是备稿还是即兴都从容不惧。她这种对于成功的积极的等待,即是对“沉潜”的最好诠释。

希望大家都能在人生的盛夏里更好地认识自己,拥有更多有意义的经历,找到或者创造自己不可被替代的价值

往期精彩回顾

图文|丁心怡

采访整理|宣传部应李娜、李凌浩

编辑 | 宣传部 王络易

审核 |苗壮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