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看重什么学历和证书?MBA有用吗?

MBAChina
2018-03-28 18:30 浏览量: 9226
 智能总结

想进投行工作——本科毕业就可以吗?本科不是相关专业的也可以吗?研究生毕业可以从associate开始做起吗?MBA与研究生相比具备什么优势?到底CFA需不需要考?这篇文章将解答以上所有烦人的问题,帮你指明踏向投行的学习方向。

我可以告诉你哪些学位和证书是有价值的、能帮你进入金融领域的,而哪些是不行的。我为什么这么讨厌这些证书和学位?因为你们对这些太过重视!我发现很多有志向的bankers看重学位和证书多过更重要的东西,比如拿到一个好实习的能力、networking的能力,甚至是在团队中的领导力。你可能也会认为学历和证书是敲门砖:没错,即使你是从一个不知名的学校取得了2.1的GPA,在telemarketing(电话营销)领域工作了五年,但如果你有一个Bloomberg的证书,GoldmanSachs会立刻给你一份工作offer,对吗?按这种逻辑,也许我应该开始做卖证书的生意。1IBD/PE和其它金融领域的对比学历和证书的重要性在不同金融领域是不同的。比如,如果你想进入RiskManagement领域,那么通过FRM考试是必须的;如果你想做PortfolioManagement,或EquityResearch,通过CFA考试会被认为是一个必要条件。然而投资银行对这两个考试都不看重。我在这里重点着眼于InvestmentBanking和PrivateEquity,因为这是我们这个网站重点关注的,如果你在读这篇文章,这一定也是你所感兴趣的。2五个有比没有好的学位和证书让我们先从学历开始,因为学历比较好写。因为一些具体的原因,Banker看重的学历只有本科、研究生、MBA。不过为了好玩儿,我们先把整个名单过一遍再来了解这是为什么——如果你已经一头扎进JD/PhD/MD的领域你又应该怎么办。大学学历这是要在InvestmentBank工作的最起码的要求,也适用于其它大部分金融公司。每周都会有些留言问:“我今年38岁,大学没毕业,你觉得我能成为一名银行分析员吗?”答案是,你不能。为什不能呢?1.供应和需求已经有了那么多的大学毕业生为了进入银行工作甚至愿意舍掉一颗肾;银行即使拒绝99%的应聘者,剩下的人也远远超出他们要招的的人数。2.WorkEthic如果你不能完成大学学业,那么银行会假设你不可能完成任何project。别人很难相信你能胜任3小时后交出一个100页的pitchbook这样的任务。我理解有很多的原因致使你无法完成大学学业——你退学建立了自己价值亿万元的公司,你承担不起学费,你成为了一个明星,目前还在在休学中。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生活并不公平。如果你没有一个大学学位,你是进不了investmentbanking和privateequity的。如果你是一个很厉害的trader,没有大学学位证书,也许你可以为一个小的proprietarytrading公司工作。尽管如此,这样的工作机会也很难争取,这些公司不像banks那么在乎你过去的学历,但是在那里工作的人都有大学学历。Non-targetschool的学生进入银行业比target-school(常春藤联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牛津,剑桥这一类学校)的学生要难100倍,所以可能的话还是要去最好的学校。只要你能拿到还不错的成绩和实习,你学的是什么专业没有那么重要。硕士学位以下是几个攻读研究生学位的正确原因:1.你的本科学校不出名,你需要一个更有名气的研究生院校来镀金。2.你本科的成绩没有那么好,你需要刷高你的GPA。3.你没找到工作,想要通过更高的学历得到更好的招聘机会。4.你在欧洲上学,很多学校设立5年的本科和研究生合并项目。关于硕士学位问得最多的问题:如果我拿到金融的硕士学位,毕业后我就能以associate的职位开始工作,对吗?答案是不对,因为:1.在进入硕学项目前,你要至少有3到5年的工作经验;或者要2年investmentbankinganalyst的工作经历。2.硕士项目不像MBA项目对时间和金钱投入要求那么多。这个问题在careerfairs上我至少被问500次了,而我的回答总是一样的:“你还是会从analyst做起。”MBA这是唯一一个会使你的工作岗位上升一个层级的高级学位。如果你已经有足够的工作经验(通常在普通行业里工作了3到5年,或者在投行做过2年的analyst),那么毕业后你会在比analyst更高一层的associate岗位任职。这就意味着你的工资增加了,责任也更多了,你每天能睡足6个小时,而不是只能睡4个小时。不过不要以为你有了MBA学历,银行会就一定会面试你或者认为你可以胜任associate的岗位。很多因素都能把你的机会搞砸,比如从一所非top-tier的学校读取了MBA,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不能清楚地说明对banking产生兴趣的过程。你一定要学会如何重新定位推广自己,一开始读MBA的时候就要清楚如何正确的运用这个项目造福自己。PhD如果你以为banker们看不起律师,那你肯定没见过他们对PhD们的反应——哎哟!Banker和PE(私募)的那些家伙们不在乎学历,因为数学在这两个领域实在不重要:四则运算和一点Excel里的循环引用就够了。你可能是下一个霍金,但那根本不重要,因为成为banker不需要懂得虫洞——你只需要懂得怎么更换Pitchbook的字体大小。大多数banker认为PhD的受教育程度过高以至于他们不能做一些修打印机或者从SEC文件中提炼重要信息这类的基础工作。所以他们对聘用PhD存在很大的偏见。有时候即使你有博士学历仍然能够进入这个行业,但通常你需要:1.锁定一个精确符合你背景的boutiquebank比如如果你是材料工程的博士,那么找一间专注于工业领域的firm,或者如果你是生化博士,那你得找一间专注医疗领域的firm。2.去做EquityResearch在这个领域投行真的会看重你的学历因为他们需要对某个行业有深度理解的人——还是这个道理,你要锁定那些符合你背景的项目组。3.走Quant那条路尤其适合物理数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生。Trading固然不会一成不变,但firm总是需要Quant一类的数学好的人去建模。MDMD面临同样的问题:你的学历过高以至于银行会假设你都可以做心脏直视手术了,肯定不会对可比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有兴趣。投行还会假设你做任何事都坚持不下来:否则你怎么会读完了这么多年医学院才意识到你其实想从商?在这个情况下你可以采纳以上对PhD的建议一和二,寻找那些主要业务在医疗/生物技术/医药领域的boutiquebank或者试试EquityResearch。你没有成为quant的背景,所以第三条对你来说不是一个好主意。你还需要一个非常好的故事来解释你为什么转行——“我才意识到business有意思多了!”这样的回答可远远不够。你需要解释是什么人或者什么事让你对金融产生了兴趣,还要完美地解释你如何在这么多年后才意识到医学不适合你,而同时你又怎么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确定了金融才是适合你的。3证书这部分会短一些因为对银行和私募来说证书比学历不重要太多了。最具争议的证书当属CFA——其余的要么完全没用要么作用也非常有限。Series7/63/65/66/79/84563X2如果你有很多空闲时间,你已经拓宽了足够的network,已经有很好的实习或者甚至全职工作在等着你的话,那么当然,请自便。只是需要注意,如果银行本来就要求的话,你反正会在training过程中完成这些考试的。如果你真的想在入职前和别人拉开距离的话,去另外一个国家生活几个月,在那里做些有意思的事情会带给你更好的回报。CFA简而概之,如果你考虑的是发达国家的投行或者私募,考CFA有点慢。但是对于新兴市场或者证券研究、资产管理和某些对冲基金来说或许有用。不要期望它可以掩盖你上的是不知名的学校,低分或是零工作经验的劣势——它办不到。如果你已经拥有顶尖学校的学历,高分以及很好的工作经验,那CFA可以锦上添花。CPA/FRM/其他含有C和F的证书注意,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会计或者风险管理经理或者投行/私募以外的其他什么,当然没问题,尽管去考吧。这有一堆按字母顺序列好的证书名字,BionicTurtle的David都帮你总结好了。考这些证没有什么错——只是它们不会对你进入投行/私募有什么帮助,因为进投行/私募几乎完全基于你的实际经验。不过谁知道呢,也许将来,会有一个为投行准备的“资格”考试——但就目前来说真的没有人在考任何这些资格证书。(对,我说的就是你,“注册并购顾问”)为什么考证不适用于投行和私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最高层面来说,这些领域都是基于销售,关系和沟通技巧——而沟通技巧是没办法通过一个书面考试来测试的。标准化考试:SAT,GMAT,GRE,A-Levels…这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格证”但我就一并在这里说了。所有这些都不及你的大学成绩重要,但大多数美国的银行会要求你提供SAT分数,如果你的SAT分数较低(新系统的2100分以下),GMAT分数会有点用。如果你的这类成绩分数较低,也不要回头再考一次:不值得你花那个时间。至于分数,这些考试更偏重你是否达到最低分数而不是看你如何“拔尖”——所以如果你已经考了720分,请不要再考一次GMAT。已经有这些学历和证书了?我希望你还没有——除非你指的是大学、研究生或者MBA。否则请省下你的时间和金钱。如果你已经在这条路上走太远,请赶快调头,及时止损。

(本文转载自直通投行,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010-53572272

相关阅读:

2019MBA考研全程11大要事不能忘

2019MBA联考:如何保持复习进度?做好这三点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