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舞台传播中国形象,听周斌谈书法之美 | FEMBA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
2021-04-27 17:59 浏览量: 3218

2021年4月23日,正值世界读书日,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教授、博导周斌博士应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FEMBA项目读书俱乐部邀请,为全院师生奉上了一场以“中国书法与跨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精彩讲座。

周斌教授现任联合国总部新闻部NGO组织“国际书法联合会”主席、中国书法文化国际传播研究所所长,是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先生的中国书法老师。他于2011年至2012年被国家留学基金委派往美国纽约大学从事书法跨文化心理访问研究,期间在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国等重要机构讲学。

此次讲座中,周斌教授从不同文化背景群体对中国书法的学习与理解、中国书法的跨文化交流特性、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现状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周斌教授表示,世界不同文化群体在理解书法艺术时有着相同点与不同点。他在美国和中国的多所大学做了对比实验,将草书与楷书分别向学生展示,并询问他们的喜好。结果发现,美国学生更喜欢草书,认为草书极富创造力;而中国学生则更喜欢端端正正的楷书,因为草书很难看懂。“前者欣赏书法是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上,后者则是建立在对语言的理解上。”周斌教授解释道,“因此,要在西方讲好中国书法的故事,要从艺术和审美的角度来切入。”

如何能更加巧妙自然地做好中国书法的跨文化传播?周斌教授介绍了他在美国多所学校任教期间的经历。对第一次接触中国书法的外国人来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周斌教授在教学时舍弃了死板的规定,对握笔姿势、书写载体和工具都没有严加要求,有意识地将汉字通过书法形式做图像化的处理,使得汉语教学更为直观有趣。他会让孩子们尽情地用擅长的握笔方式和喜欢的颜料在白T恤、灯笼等特殊载体上写书法。“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像画画一样写书法,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孩子们的能动性,作品可以长时间地保存。”同时,周斌教授在教学过程中会尽可能搜集数据,比如不同人种对颜色、字体的偏好,用于书法传播的研究当中。

讲座中,周斌教授介绍了不同气质类型者练习书法时的行为表现。例如,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是胆汁质的特征,这种气质类型的人书法风格放浪不羁;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是粘液质的特征,他们的书法风格以稳定含蓄为特色。周斌教授向大家展示了他在联合国讲学期间不同性格学员的书法作品,并与在座同学进行了问答互动。

作为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先生的书法老师,周斌教授回顾了与潘基文先生的文化交往轶事。作为中国书法的头号“粉丝”,潘基文先生经常在公开场合大“秀”书法。他的书法作品不仅体现了对中国书法的热爱,表达了对中国的友好态度,也助力了中国书法文化走向海外。

周斌教授提出,书法艺术有着全民性、独特性和文化性,是中国传统文化向世界传播的优秀载体,它能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追求以及生活情趣完美地展现给其他文化群体。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 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