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徐子涵:保持一颗谦虚勤奋的心,你终不会被辜负!


徐子涵: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北京分所审计实习生
人物专访
优秀人物专访第四期
徐子涵
01 个人简介
教育背景
2017.09-2021.07
南京审计大学审计学本科
2021.09-2023.06
中央财经大学审计硕士
实习经历
2020.01-2020.03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上海分所审计助理
2021.11-2021.12中国投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财务会计实习生
2021.12-2022.02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北京分所审计实习生
学习成绩
本科绩点4.13(2/321)
课外经历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研究生会主席;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项目策划人
荣誉奖项
国家奖学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第二届“福思特杯”全国大学生审计精英挑战赛二等奖;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第十五届高等数学竞赛本科二级组三等奖;校综合一等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校级学业优秀奖、优秀青年志愿者。
02 Q&A
Q1
Q:学姐认为在大学期间最需要培养的能力 是什么呢?在大学期间值得一试的经历又有哪些呢?
1.主动学习的能力。大学的环境很自由,也没有很严格的考核,但是一旦走向就业市场就会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这就需要大家在平时主动、自发地学习,包括但不限于专业知识、各种电脑技能、团队协作能力。
2.独立思考的能力。互联网信息爆炸,大家每天都会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这就需要大家独立思考,思考自己究竟擅长什么、喜欢什么、追求什么,找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模式,不要随波逐流。
3.总结反思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和求职过程中 我们会经历种种挫折,此时我们就需要及时总结失败的经验,不断地弥补自己存在的不足。
在大学阶段,建议大家首先多多参与社团、学生组织的活动,有助于大家认识更多厉害的人,开拓自己的视野,也有助于让自己逐渐变得自信开朗;其次建议大家多参与各种竞赛,无论结果如何,都会有成长。
Q2
Q:请问学姐是如何保持学习自律的习惯的?对于一些对学习感到无从下手,并且感觉很难学进去的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吗?
首先,我保持学习自律的秘诀之一是有清晰的目标。我每个学习开学前都会个自己设立几个小目标,比如这学期的几门专业课好好学,目标绩点4.0,课余学习Excel等实用技能。有了目标之后就会有学习的动力。
其次,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学习氛围很重要,我们宿舍学习氛围十分浓郁,日常相约去自习室学习到关门才回宿舍,大家可以寻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相互监督相互激励。
最后,控制自己玩手机的时间。一般考前或者重要的学习阶段我会严格控制自己看手机的时间,会把一些娱乐软件卸载。
Q3
Q:据了解学姐曾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策划人,策划的是和环境审计、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的项目。有很多学弟学妹对这项目很感兴趣,学姐可以具体展开一下这个项目的整个准备过程吗?学姐又是如何寻找学院导师的,如何结识进入课题的团队的?
首先,结合团队的兴趣、往年的大创选题、时事热点找几个感兴趣的大方向,在初步搜集文献后形成一个大的思维框架以便与导师交流(一定要关注选题的可研究性、现有资料的充分性和项目的实施难度)。
其次,与导师沟通。我们团队是找的班级导师,大家也可以找自己平时的任课老师或者相关的学院老师。在选题时与导师沟通团队的初步想法,最好是能和导师最近的研究方向一致,这样导师便能为大家提供较多的资料和详细的指导。
Q4
Q:据了解学姐参加了“福思特杯”并取得佳绩,那学姐可以具体说明一下“福思特杯”的竞赛内容和形式吗?你当时参加的时候又是如何寻找队友、如何准备的呢?
我们当时比赛团队是由任课老师选拔的(根据大家的学习成绩和相关竞赛经验),现在可能存在变动,需要大家关注学院的通知。
比赛内容以CPA审计为主。
第一轮为知识竞赛:参赛选手需上机做竞赛题目,团队总成绩前16名的院校代表队进入第二轮比赛;第二轮比赛是审计场景模拟:16个院校代表队同时观看审计场景短片,并以抢答的方式指出短片中审计人员的行为是否恰当并说出正确的处理方式,由专家团队打分并评出一二三等奖。
准备过程:前期自学了一个多月CPA审计知识(看CPA网课),后期与学长姐沟通经验后看了一些审计案例积累经验。
Q5
Q:据了解,学姐曾邀请南京水务局等多个相关政府机构参与座谈会,并撰写座谈研讨报告。学姐可以分享一下你当时的邀请经验和撰写经验吗?
邀请政府机构进行座谈,首先可以通过政府官网找到相关机构的邮箱或者固定电话,并附上简略的项目介绍后发送邮件(多发几次,有必要时可以联系辅导员或者导师开具证明提高真实性)。
其次,在联系到相关负责人后提供一份问题大纲并征求对方修改意见,之后确定具体的访谈时间。
再次,访谈时一定要多准备一些问题,也要有专门的负责人做好会议记录。
最后,将会议记录整理后,结合之前的项目研究成果,详细阐述本次座谈是否解决了之前研究中存在的疑问,是否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并初步撰写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Q6
Q:请问学姐在准备考研期间是如何选择院校的,又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取有用信息的呢?关于备考时的心态调节与复习节奏安排,学姐可以和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经验吗?
对于院校选择我是按照地区-专业-院校的顺序选择的,首先根据自己的地区偏好和就业需求选择地区,再根据自己的优势学科和知识基础选择专业,最后看每个学校近些年的招录比选择院校。
获取考研信息的渠道有:
1.官网: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各个学校研究生院官网
2.公众号:各种考研机构的公众号会帮助我们汇总院校信息,如研线网(有些公众号会整理院校白皮书只需要十几元,大家按需购买)
3.APP:微博(考研超话)、小红书、知乎、考研帮等
备考经验:
首先,心态很重要。如果决定考研就要专心致志,可以找研友相互督促,切勿戒骄戒躁。如果备考过程中心态出现问题,一定要积极与身边的小伙伴沟通交流,或者给自己适当放几天假调整心态。其实知识点只有那么多,保证学习效率和良好的心态十分重要。
其次,要列好学习计划。在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时,可以先分阶段列一个大的时间表,再将其细化到每月、每周。但是不要列太满,计划需要有调整的空间,这样才能防止因为计划堆积影响心态。
最后,要及时总结知识点。很多人喜欢先把所有知识粗略学一遍然后再去强化,我的建议是每学习一章节就进行总结,借助于思维导图罗列知识框架,在梳理复习的同时发现漏洞,只有第一遍基础打牢后期才能快速提升。
Q7
Q:学姐当时在就业和考研之间是如何抉择的,可以分享一下你当时是如何考虑的吗?请问学姐认为实习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呢?我们该如何申请实习,学姐有什么寻找实习的途径吗?
关于就业和考研:
首先说说我自己的情况,我从大学入学后就坚定考研,一方面是觉得自身在找工作方面无论是学历还是工作认知都不占优势,另一方面我感觉本科所学的专业知识还不足以让我能够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因此我在大三寒假实习后就开始准备考研了。
就考研和就业的取舍问题,一是衡量自身的就业优势,是否可以有较大的把握在毕业季找到比较心仪的工作;二是衡量自身的学习能力,是否能够兼顾秋招和考研,如果不能,建议大家如果选择考研就把80%的精力投入到考研里,早早准备;最后,建议大家充分利用大三下学期之前的时间找一两段实习,体验一下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工作,从而在大三下学期决定好是就业还是考研。
申请实习问题:
实习具备的条件:
①简洁规范的简历(突出自身优势)
②自信、开朗(特别是面试时这一点很重要)
③具有与工作相关的专业能力(比如相关的学科竞赛、专业课程成绩突出、相关的专业资格证书等等)
寻找实习的途径:
①公司的官网和公众号(如四大、大厂)
②实习资源的公众号(如研职网、南京实习、投行实习圈)
③学校或者学院的就业平台和就业群
④APP(如智联招聘、应届生求职、实习僧等)
⑤学长姐推荐
Q8
Q:请问学姐在实习期间,是如何将审计知识与业务结合并且运用于实践的?
对于所学的审计知识,我们应该理清知识背后的逻辑关系,将知识串联起来而非死记硬背。在实务操作过程中我们并不需要特别详细高深的专业知识,更多的是能够用审计思维去思考问题,厘清审计问题背后的基本逻辑并进一步解决问题。
保持一颗谦虚勤奋的心,
你终不会被辜负!
学姐
寄语
END
采编:申雅棋 杨洋 方卓雅 掌雯婷
设计:杨予晗
审核:王子昱
排版:陆瑶
(本文转载自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7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iBEST融合创新系列论坛】应变而进:全球政策变革与企业全球化战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