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中国商学院发展论坛暨教育盛典-Panel对话1:商学院教育如何促进国际人才流动,构建多层次评价体系

MBAChina
2023-12-15 18:29 浏览量: 2368

12月11日,由MBAChina和经理人杂志联合主办的“2023年度中国商学院发展论坛暨教育盛典”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盛典涵盖主题分享、论坛对话、颁奖典礼等环节,来自全国的二百余名教育界领导、专家学者、商科院校代表、行业领军人物、专业研究机构和知名教育媒体现场参会,共同探讨中国商科教育未来发展、分享最新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为中国商科教育的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数万名在线观众共同见证年度荣耀时刻!

论坛Panel对话1由ETS中国区GRE高等教育副主任洛宁主持,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院长陈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吴海涛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胡海波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院长、MBA教育中心主任俞荣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吴晨光AACSB东亚区负责人徐国栋围绕“商学院教育如何促进国际人才流动,构建多层次评价体系”展开精彩分享。

以下为Panel对话1内容整理:

话题一:

ETS中国区GRE高等教育副主任 骆宁:

很荣幸能跟各位老师一同探讨国际化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的话题。据我观察,专门针对商学院的研讨会当中,其实很少把国际化教育当作主题来去探讨,但是国际化教育其实又非常重要。一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国内、国际重大场合宣誓要扩大教育的对外开放。另一方面,全球化虽然因为疫情受到了重大阻碍,但是疫情过后,很多领域,包括我们的教育领域在内,也都在重新思考全球化的未来。如何升级教育质量与服务,承接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就成为了重点。所以借今天这个机会,希望能够学习到商学院建设在国际化层面的战略思考以及体现。

我们为什么强调人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终极使命是培养具有创造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就越需要有更多的具有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来帮助我国增强软硬实力,提升国际竞争力。聚焦到我们商学院想与各位老师探讨的是商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什么样的?在国际化人才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和目标?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院长 陈翔:

谢谢MBAChina和《经理人》杂志提供这么一个机会,给大家分享一些我们的看法。首先,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我觉得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其实刚才前面的几位大咖们都已经做出了非常精彩的回应,包括王永贵校长说到的,商学院的人才培养和其他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一个区别是什么?我们跟产业结合更紧密,跟实践结合更紧密。所以我特别同意刚才王永贵校长提到的,把商学院建在产业里面。北理工也是一个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与产业结合特别紧密的一个学校。虽然,相比较我旁边的这几位兄弟院校的代表,我们是一个工科背景突出的学校,而且我们还是一个被制裁的学校。所以我们更觉得要把我们的服务的重点放在对产业的发展上面,这是永贵校长谈到的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是刚才易院长谈到的,其实还有个方面是什么?我们应该在商业实践当中去内化学生的管理能力。所以,我觉得案例研究,结合案例的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些与产业结合,与实践结合,与案例结合,我们能更好的让学生与社会、与国家战略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得到全面的发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MBA教育中心主任 吴海涛:

尽管最近的几年,全球化有所抬头,但是国际化还是我们人才未来培养的一个趋势。中国的全球化智库平台最近发布了全球的人才流动的趋势,这个趋势显示了我们目前全球国际化的人才有一个新的趋势。

第一,原来的国际化人才竞争力,欧美是很强的。现在,在全球的前10名的人才竞争中,我们亚洲和欧美是平分秋色的。第二,我们的国际化人才,一个方面是更多的从跨领域、跨区域、跨行业的,现在正在向数字人才转型,因为整个数字人才非常缺乏。第三,我们的人才的行业趋势很明显。因为新的模式、新的行业、新的技术,我们产生了一些新的业态,传统的一些业态有所淘汰,新的业态又产生。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也在思考商学的国家人才应该怎么培养。实际上,我想人才培养的首要就是我们的商学院要确定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国家人才。到底什么标准,我们也经过思考,我想我们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首先一定要宽阔的国际化的视野,有强烈的创新精神。第二,我们对相关的专业,要有国际化的知识系统的支持。第三,我们还得有国际视野,国际规则要了解。第四,我们要懂得一些国际的惯例。

除此以外,我们的国际化人才一定还是本土化与国际化要相融通的。对我们国家来说,我们要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的,并且有健康的心态的,能够面临多元化挑战的人才。除此以外,我想我们商业学院要培养对社会负责任的人才,我们的责任管理教育,以及我们应该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才培养。这是我想未来迎接世界挑战,参与世界产业的布局和风控管理的,应该要具备这样的人才。

我们学院也在积极探索一些人才培养的模式。比如说刚才我们的陈院长谈了我们产业的融通。我们学校提出五大融通,文理融通,因为我们中南财经大学是一个典型的人文类高校,我们的科技、技术这一块比较短板,比较缺。所以我们学院也提出了文理融通的培养。还有我们的文文融通,因为我们把法学知识,法学素养传输给我们的商学人才,要注意市场经济,法制经济。我们还有科教融通、产教融通、内外融通等等,正在积极探索我们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模式。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院长、MBA教育中心主任 俞荣建:

先跟各位报告一下我们浙江工商大学MBA的新动态。前面我们永贵校长已经讲了他的宏大的战略部署,我们在底下落实、落地。去年年底,学校党委决定把我们独立了18年的MBA学院合并到工商管理学院,所以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今年也是我们MBA项目的20周年。

目前我们着力在做的有这么几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寻求MBA、工商管理和人工智能的学科交叉,形成了一些成果,包括我们本科的、MBA的,都在做这件事情,这是打好内功。向外接下来有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永贵校长提出的,要把商学院建到产业里。今年,陆续跟五六家大型企业建起了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不同场合,我们都有汇报,特别是我们校长总结成了5C方案,这是产教融合。

第二个战略,眼前还没来得及,但是事在必然,就是把商学院建到云端里。网络商学院,若干年前有这个梦想的种子,一盘算,起步至少要千万,算了,不能给校长添负担。下一步挣到钱了之后,来干这个事情。第三件事情,眼前已经启动,就是我们的MBA、商学院的国际化。前段时间去了泰国曼谷开的AMBA&BGA亚太年会,跟主办方号称是泰国北大的朱拉隆功大学的商学院院长,切磋了很久。有一个现实,朱拉隆功大学的国际化程度要远远高于我们浙江工商大学,要远远高于我们国内的很多头部高校。所以我也在跟他们洽谈合作,寻求合作。包括泰国还有一个非常大的集团叫正大集团,接下来我们要围绕着本科、硕士、博士去共建一些国际合作的项目。所以三个都是硬仗,建在产业里、建在云端里、建到海外去,都很困难。

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胡海波:

国际化是一个老生常谈,但又常谈常新的话题。说它老生常谈是因为国际化本来就是大学的五大使命之一,我们的1/5,是我们不可回避的一道必选题和必答题。说它常谈常新,,又是因为国际化内外交织的环境,扑朔迷离,它的变化用风云莫测来形容也不为过。所以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一切的规则可能会受到挑战,所以我们始终都面临着如何更好的去解决这一问题。我想国际化它可能在认识上,无外乎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怎么看的问题,一个是怎么做的问题。

所谓怎么看的问题,要么就是什么+国际化,要么就是国际化+什么,就好像说数字化+,或者互联网+和+互联网、+数字化一样,我们到底选择的是国际化+,还是去+国际化呢?这可能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

怎么做的问题,我个人的理解,至少有四个方面是比较要紧的。国际化怎么做大概四个方面,首先一个“1”,我觉得还是要解决一个叫做核心的问题,国际化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国际化的定位到底是什么?我想每个学校可能在这事上的理解不一样,刚才我们有好几位兄弟学校谈了自己的看法,所以找准符合自己个性特点的国际化的定位和目标,我觉得这是一个要紧的事情。

第二个是一个“2”,叫做一个双向路径的问题。我想国际化,我不知道有没有第三种,但是我想来大概就是两种,一种是走出去,一种是请进来,所以在走出去的路径上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在请进来的路径上我们可以做点什么?

第三点,我想可能有“3”个关键的要素是比较要紧的,第一个当然是画像的问题,刚才特别是我非常赞成的,海涛院长讲到的就是国际化人才,你应该有个画像,到底应该符合哪些特征,讲清楚画像的问题。其次应该要探讨的是模式的问题。最后一个就是评价的问题,对于国际化这件事情,国际化这项工作也好,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也好,始终都有一个评价的问题。

最后还有一个“4”,我就觉得一个大学或者一个商学院,它的国际化工作主要应该是停留在四个方面,第一个刚才讲到叫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我认为那肯定是首要的。第二个是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第三个是科学研究的国际化,第四个是平台搭建的国际化。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助理 吴晨光:

关于商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因为前面几位老师都讲了,我觉得都特别好。我想补充一点,其实我们中大管院在这个题目上,我们经常会有一些学校层面的思考。我们经常会讨论,我们每次讨论的第一点就是我们商学院是为谁培养人,其实我们都明白,我们都是为国家培养人,我们培养的人都是要服务于国家战略发展,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其实我们做很多决策的时候,学院制定这些发展策略的时候,我们都会围绕这样的主题来开展这样的工作。

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学院在十四五的规划里面,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医疗与健康管理,主要也是服务于国家的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我们中大又有10家附属医院、2家医学院,还有一家公共卫生学院,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方向?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我们在和医院的交流过程中发现,医院里面的管理问题,可能本身从事医疗的人或者医疗教育的人他是有局限性的,但是管理学院的老师或者和医疗进行结合,可能就可以激发出一些创新来。

所以我们在培养模式里面,其实我们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说我们在本硕博每一个层层次,我们都修改了我们的培养方案,我们都加入了健康和医院管理的课程和培养理念,同时我们也在MBA方向就建立了医疗管理MBA方向,学院也多次组织医疗健康管理方面的一些高端论坛,以及内部的讨论,同时我们未来也会建立医疗与健康管理的研究中心,同时我们也会鼓励我们的学生,带领我们的同学生去,不仅是我们的10家附属医院,而且去大湾区的,甚至是全国的医院和企业去进行一个学习访谈,交流,以及一个产学研的合作。

所以我们可能会从这样的视角和切入点去不断的去更新、迭代,创新我们的培养模式。

AACSB东亚区负责人 徐国栋:

我虽然来自于认证组织,但是今天不想谈过多的认证。我是唯一一个来自于非院校的代表,但是我之前在上海交大,在中欧,在同济也做过多年的MBA项目管理工作,所以跟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很多都是老朋友了。今天这个题目讲到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刚好我们这家国际组织目前的一把手是一个华人,也就是说现在我们不单是一家国际组织,而且AACSB现在的CEO和总裁是从我们中国内地走向海外的这样一位全球化的专业人士,他是今年6月份上任的,在他6月份到今年大概现在是5个多月的时间,他进行了全球的商学院的访问,也来过咱们中国的北京,他把访问的定义成是listening tour就是聆听之旅。

上周,我们刚刚在日本大阪举办了亚太区的年会,他也有出席,今天我看到包括易院长,包括我们很多国内院校的专家、领导都有出席。在这个会议上作为开幕致辞,他总结了他在这5个月的聆听之旅,他对于全球商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总结。其实我听上来跟我们在座的各位专家跟我们前面讲的各位专家的分享确实有不谋而合,异曲同工的地方。

今天很多专家提到了融合,讲到了交流、共生,其实他的4个关键词与各位专家的分享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第一个是学科交叉。我们现在强调新商科,我个人理解什么叫新商科,其实很多创新的点都在于学科交叉的边界点上交互的地带。

第二个是国际互鉴。因为咱们国内现在进入到了一个国际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很多的强调说要参与到全球的治理,要参与到讲好中国的故事。在这个基础之上,在强调中国特色的基础上,我们怎么去衡量是否达到了国际水准,我想这也是一个国际可以互鉴的过程,而不单单是单向的,像以前是我们学国外,现在我们更多的希望走出去,但其实是一体化的,是一个交互的过程。

第三个在国内比较少,但也很重要,叫代际共融。因为商学院强调的是终身学习。尤其现在看东亚地区的这些国家和地区,都面临老龄化,包括人口出生率不足的情况。日本、韩国的情况,可能是我们中国大陆未来二三十年或者更快会面临的情况。在这个情况下,我们作为商学院培养的人,不单单是MBA 、EMBA和本科生,他们现在分布在不同的班里面,可能在未来这些人群可能会出现在一个班里面,包括我本人自己现在也在攻读一个合作办学的博士项目,我是我们这个班里面年纪第二大的,但是我们这个班也有00后,所以这种商学院的终身学习的理念,代际共融的理念,我相信也是我们将来所面临的一个新的趋势。

最后是产教融合,也可以翻译成叫产教协同。今天各位专家都反复的强调我们的专业、行业,还有产业怎么去融合。这方面我相信商学院作为高校跟业界结合最紧密的单元应该是大有可为的。

所以这样几个点就构成了我们认证,MBA认证特别强调的一个点叫参与,但我以前一直不懂怎么去更好的表述,怎么去强调商学院的参与度,但我觉得把它细分成这样4个维度,可能更方便我们去理解。有了这样4个维度,我们商学院可以更好的去创新,真正发挥出来我们商学院,或者商科教育该有的影响力,这个也是我们2020版的认证标准最为强调的一个点。这与刚刚席校长演讲当中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话题二:

ETS中国区GRE高等教育副主任 骆宁:

刚才各位老师其实不仅仅谈到人才培养,也从更加高屋建瓴的角度讲了国际化建设。我们ETS与各位想分享的是,ETS作为全球最大的非盈利教育测评研究机构,我们认为语言它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基础,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文它是国际交流的桥梁,英文能力是走向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门槛。我们ETS的托福考试从1981年进入到中国以来,已经帮助了上百万的中国学子走向了世界,成为中外学术与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另一项考试GRE,它作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能够有效测评研究生院、商学院和法学院的申请者的文字推理、数量推理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托福和GRE这两项考试已经在全球取得了超过12000所的高校和项目的认可,包括咱们大中华区在内的300多所院校在招生录取环节,包括学生考核的环节,都将两项考试作为有效测评的工具。尤其GRE考试的认可院校当中,其中1/3都是商学院,商学院的占比还是非常高的,我们两项考试能够帮助院校建立国际学术标准,从语言能力、文字及数量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承接商学院在人才选拔方面的需求,帮助商学院能够更精准的选拔符合条件的高层次申请者。

我们知道当前获取知识的渠道其实有很多,但是教师仍然是第一资源,教师也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的水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教师的能力也直接体现在教学,教师和教学两者相辅相成,使教育的功能向着培养人才的道路不断精进和聚焦。我希望了解的是商学院在国际化师资培养,或国际化教学方面存在哪些挑战?以及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以分享?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院长 陈翔:

从国际化师资的角度来看,首先第一个,这个时代的挑战是什么?包括现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我们跟欧美的一些师资的交流和交换,其实受到了很大影响,这是我觉得是非常大的问题。

还有一个,国际化师资引进来怎么留下来的问题。这是个文化问题,中国的文化是非常强大,我们陆陆续续引进了非常多的国际化师资,干个几年最后都离开了,我觉得最大的问题,他对中国文化的一个融入还是相对困难,而且对他家庭的发展也是相对困难的。

所以我们更多的国际化师资是有华人背景,或者说是原来走出去,又回来的这些人。他们有中国文化基础,甚至包括马来西亚,或者是香港的一些师资,这样就更容易融进我们的社会和文化以及与学生的一个共创当中。

从整个国际化教育来讲,我觉得要与国际的实践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我们学院在前年也是结合国家的重大战略,因为我们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的时候,发现我们在国际组织的发声是不够的,我们在包括标准化组织、民航组织,甚至在军控里面,我们的人才的培养能力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学院专门是培育一个学院,叫国际组织创新管理学院,与国际化组织、非政府机构培养国际化的这么一些人才。这几年,我们做出一些工作相关的一些人才,包括出任了一些大使,还有包括进入一些国际民航组织,包括在国际化标准组织里面也发出了中国的声音,我觉得应该朝这个方向进行国际化人才的发展去培养,因为这也是与国家战略的结合相对是紧密的。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院长、MBA教育中心主任 俞荣建:

师资的国际化肯定需要,但需要到什么程度,我觉得要理性看待。简单的一个观点,本硕博都在海外读的中国人,回来之后严重水土不符,对中国问题的理解、上课给学生带来的代入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

第二个,有没有可能引进洋人,来到我们中国商学院里任教。我也尝试过,也遇到一些挑战,他来的时候,会多一些对变数的顾虑,特别是中美之间。

所以在整个格局下,往左边走,国际化。往右边走,本土化。我更倾向于四六开。本土化是重中之重,两个都重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MBA教育中心主任 吴海涛:

我们学校曾经引进了纯的洋人,但实际上他如果家不在这里也是很孤独的,很难把他留下来。海归如果在国外待的时间特别长的,他的一些理念就会和本土理念会有区别,特别是在考核体制下,好多我们引进的海归的,他通过考核第一,他不会报国家项目,社科基金不知道怎么申请,所以导致他很难通过考核,这也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些困境。

所以我们学院更多是采用了柔性引进,我们学院聘了10位海外客座教授,每年给15万,他定期每年到这里来待一个月时间帮我们教学,帮我们带年轻老师,我们也是加大对海归老师的引进力度,俞院长说得很好,这个度怎么把握好是很重要的。

话题三:

ETS中国区GRE高等教育副主任 骆宁:

我们ETS其实是非常注重本土化教师的培养的,我们在全国已经连续多年开展托福官方考试的教师培训项目与研讨会,我们在会上和老师一起就日常教学当中发生的问题来做讨论。希望能够帮助老师深入了解英文教育的理念,力求提升英语教学实践能力,为教师在教学方面打开全新的思路和视野,相信培训它对学校的整体的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促进国际化发展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此,我就想延伸出一个问题,因为谈到国际化教育就一定会遇到中方教育和西方教育的碰撞和交融,一方面,我们肯定会借鉴西方的优秀经验,但是中方教育,我们也有我们的坚守和传承。在此我想知道中西理论在商学院教育中的适应性是怎么样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MBA教育中心主任 吴海涛:

关于中西的教育理念上,大的方向是一致的,我们都想培养有责任感、有科技发展能力的人才。但是在具体教育执行中,我们的海归老师和本土老师的观念是有很大区别的。海归老师可能更加强调所谓的自由、民主,特别在课堂表现非常有个性,这些个性实际上很多学生是不适应的。包括海归老师回来后和我们的行政系统进行打交道的时候,就很不适应,我们的行政系统不适应他,他也可能不适应我们的行政系统,这是我们中西的文化的差别。

我们在对中国国际人才培养中,第一,思想政治素养,第二,健康的心理,特别是对多元化的包容,跨文化的领导,跨国的交流,这是很重要的。我们可能有时候忽视一些西方文化,或者太执着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但实际上中西方文化都有它的一些可取之处,有精髓的东西,我们怎么样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精髓的文化怎么有效的融合,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

话题四:

ETS中国区GRE高等教育副主任 骆宁:

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对中国与国际的商事关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商学院要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能够成为未来中流砥柱的商事人才,学生需要渗透前沿的技术,以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行使方式,迎接未来的挑战。人才和精英不仅仅要领先于他人,更要领先于他们所处的时代。所以,技术创新如何影响并支持商学院的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建设?

AACSB东亚区负责人 徐国栋:

说到技术创新,在我刚刚所说的4个关键词中,并没有包括它。因为在我们看来它是无所不在的,它是一个赋能的平台,不是我们刚刚讲的同一个维度的事情。而且当我们越强调技术的重要性时,证明我们做的还没有很到位,当我们做的已经很到位时,我们就不需要再强调它了。

我感觉在这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心态的变化。我本身其实是学会计的背景,我记得有一个国际上的媒体说,技术发展对职业冲击力最强的,会计是排在前三的。因为会计的基础工作,实际上是不需要通过手工来处理的。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是有心态的不同,是技术为我们所用,还是技术在威胁我们,我们需要更快的去赶上它。甚至说作为商科的学生,将其培养成一个技术专家,我觉得是达不到的,我们是要拥抱这种变化去为我们所用。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方说现在我们都非常耳熟能详的人工智能ChatGPT,我们能想到的第一个点,是怎么从学术诚信规范上,规范它的使用,甚至说避免学生的使用。但实际上,我们可以很好的把它为我所用。比方说我们了解人工智能投喂的规则,我们了解它的投喂或者输入信息的颗粒度,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我们学生结构化思维的过程。,如果说我们抱着这样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拥抱这种技术的变化,可能带来的结果也就有所不同。

当然从具体的应用的形式上,疫情这三年已经很好的磨练了商学院的线上教学模式,但是更重要的是内容上面。今天是MBA的会,但实际上各位院长和同仁们应该关注到在国外有另外一种形式的MBA,只不过这个“ A”它不代表Administration,而是分析。但在咱们国内其实没有一个专业门类。应用统计硕士虽然是一个专业学位,但其入学考试、培养模式更像是学硕。所以很多学校把商务分析作为MBA的方向,作为会计硕士的方向,作为金融硕士的方向,我觉得这些都是很好的尝试。

所以我个人感觉,从形式和内容两个角度来说,在内容上如何更好的融入、融合,给学生去赋能会显得更加重要一些。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我从来不会觉得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编程专家,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懂得如何跟技术人员沟通的人,懂如何把我们生成的结果跟战略层、领导层去沟通的人。这是我所理解的技术变化,给商学院带来的机会和挑战。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助理 吴晨光:

我分享一下中大管院的举措。先进的技术如何融入到学生培养中,非常重要一点就是老师要用这些技术去做研究,他才可能在教书育人的时候去讲授这些东西。学院在21年时,拿到了教育部的哲学社会科学的重点实验室,这是一个国家级的实验室,名字叫大数据管理行为与决策实验室。在这个平台上面,学院部署了不同的方向,有场景方向的,比如数字旅游、数字医疗,还有人机交互、数字审计、数字战略。引导老师们慢慢的在每个方向上面形成团队,来进行相应的研究。主要就是通过有组织的教学、有组织的科研来引导老师们去做这样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才可以把新技术融入到学生培养的过程中。

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胡海波:

这个话题追溯起来是四新的问题,新文科和新的商科的问题。当然新文科、新商科是不是只有技术创新部分,其实它更多强调的是交叉。所以我觉得在这件事情上,是怎么看和怎么做的问题。从怎么看的角度上,要强调两者之间的融合,如何最大程度的去吸收技术或技术革新,或是技术创新带商科教育的更多机会,更多的可能。事实上很多同行,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在做更多的尝试。

正如前面讲到国际化人才的国际化、本土化一样。其实很多事情都是类比的,我想用两个词来概括,我们既要强调各美其美的问题,又要强调美美与共的问题。我想商科和技术或者和其他的交叉学科应该是更好的共存问题。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副院长 陈翔:

我认为技术创新拆开来是技术+创新,把它们很好的融合就是我们管理学院的商学教育。所以,我们在结合自身特色时,因为我们从整个学科的建设来讲,我们的管理科学工程相对比较强,很多老师都有技术背景。所以我们相比较其他商学院,有更多包含技术特点的商学课程。第二方面,我们会结合学校的整体科研,包括产学转化的特色,将其融入到课程体系里。

比如关于数字经济,我们可能会团队结合他们做的数字化仿真,讲讲什么是元宇宙。包括全球三大机器人团队之一的老师,来讲讲未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到底会如何替代人的智能,未来的商业会怎么发展?管理学院的老师再结合管理的问题和创新的问题,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做更深入的思考。

话题五:

ETS中国区GRE高等教育副主任 骆宁:

未来一定是人与机器的相互合作,ETS从测评的角度来说。虽然托福GRE考试已经开创多年,但是测评技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在一直升级技术水平,顺应时代在测评环节对于技术的要求。ETS有强大的AI研究院,我们会采用人工智能的分析方法对考试,比如说写作部分的测试内容进行自动评分,与真人评分相结合,力求提升评分的效率与公平性。

同时在标准化测评之外,我们也将能力延伸到综合软实力的测评,比如面试,包括性格能力的测试,实现了综合与交叉能力的测评,以及对未来能力的评判。

回归到今天的主题,相信各位老师也关注到最近走出国门与鼓励来华双方向都出现了很多优惠政策,促进全球人才流动,是人们的迫切期待。请问全球人才流动的趋势,各位老师认为是什么样的?商学院在走出去与引进来这两方面可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 胡海波:

走出去和请进来,讲的是存量和增量的问题。存量的部分,需要的是走出去,增量的部分需要的是要请进来。是双向互动的问题,它到底是走出去的多,还是请进来的更多,也没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但是,这种双向的流动它始终是存在的,而且这种双向流动所带来的对于无论是存量的部分,还是增量部分中那些增值的部分、溢价的部分,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觉得这种流动是必要的,而且甚至于一定程度来说要加大这种流动,只是哪个多,哪个少,有点不太好判断。

AACSB东亚区负责人 徐国栋:

说到走出去,请进来,我在高校从事MBA项目时,出国还没有那么严。那时,我有一个很重要的印象,即便是像中欧这样的学校,走出去和引进来都是不平均的,很难达到完美的匹配。近几年由于国际大环境的变化,达到对等的可能更难。但是这促使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做国际化,走出去,请进来的目的是什么?我记得刚刚吴院长其实提到一个点,是为了增强文化敏感性,包括包容度,为什么是这样?像我们的认证原则里面其实有一条很重要的就是多元化与包容度。为什么在西方,这条标准很重要呢?它是增强我们的文化敏感度以及包容不同观点的能力。尤其是MBA的毕业生,商科教育的毕业生,我们到企业当中也好,将来跟国际的其他的行业、组织、客户去打交道的时候也好,我们要知道这个世界其实是和而不同的,不是只有我们一种意见是正确的,它是这样初衷和目的。

如果我们想清楚了这样的初衷,其实达到这种结果的方式有很多种。比方说我们在去年评选了一个全球创新的奖项,是复旦大学的MBA项目,其中有一个叫文化进入项目,它不单单是简单的游学,他会到以色列,会用比较长的时间在企业、在高校、在社会文化当中有这样非常深入的体验,这也是一种方式。

这里也做一个小小的广告,其实我们不单是一个认证组织,我们也是一个全球商科教育的朋友圈。尤其现在疫情过后,每年在全球各地会举办非常多的大型的会议和论坛。老师们如果有时间,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多多的关注我们,可以走出去,更多的到国际舞台上去广交朋友,去谈国际的合作,也可以把他们请进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希望大家能够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来利用。

ETS中国区GRE高等教育副主任 骆宁:

由于时间有限,各位老师都做了非常精彩的发言,也是干货满满。我相信今天的探讨它只是一个开始,无论是商学院,还是AACSB,还是我们ETS,期待我们能够从各自的优势和责任出发,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世界眼光和人类情怀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增强我国国际化人才的全球竞争力与全球话语能力,谢谢大家。

图文 | MBAChina

编辑:朱晨赫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