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入选!新“大学联盟”,成立

MBAChina
2025-03-25 09:39 浏览量: 2186
 智能总结

浙江致力于高水平大学建设,三年前承诺到 2025 年高水平大学数量达 12 所正逐步实现。3 月 18 日,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联盟成立,由 12 所高校组成,将在多领域合作助力全省高水平大学崛起。《浙江省高等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目标,2024 年浙江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上持续推进。浙江一方面引进国内外高教资源,举办多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特色学院;另一方面培育本土高水平大学,社会力量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浙江优化高校布局,探索“一所城市至少一所高水平大学”模式。浙江决心到 2027 年让高等教育竞争力和

关联问题: 浙江如何实现2025高校目标?联盟合作将带来哪些成效?社会力量怎样助力高教崛起?

“到2025年,高水平大学数量达到12所。”浙江三年前给出的承诺,在地方政府和高校的努力下,正在变成现实!

3月18日,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联盟成立仪式在浙江大学举行。此次成立的大学联盟由12所大学组成,包括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财经大学

图源:浙江大学

该联盟由浙江大学和11所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按照“自愿平等、开放共享、合作共赢、创新发展”原则发起成立。根据协议,联盟将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人才队伍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等领域开展合作,将汇聚浙江大学与省属高校合力,有力推动全省高水平大学的整体崛起,助力打破“一强多弱”的高教格局!

高教大省,布局“双一流”!

据《浙江省高等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浙江的目标是到2025年有4所高校达到“双一流”建设标准,12所左右进入全国一流行列,60个左右的学科进入全国前10%,部分学科(领域、方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500个专业入选全国一流专业建设点。

2024年以来,浙江高教持续“落子”高水平大学。这年10月,在召开的全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加快高水平大学和登峰学科建设,要聚焦产业创新,加强省属高校与浙江大学、省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对接合作,形成更多“1到10”“10到100”的标志性成果。

同年12月,浙江省委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4所高校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校一策”方案》。据公开报道,这是2024年浙江省委常委会第五次聚焦本土高水平大学建设,截至去年12月,已先后听取12所本土高校的高水平大学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意见的起草情况,并对各所高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出明确要求。12所高校全方位覆盖了理、工、文、医、农、艺、财等学科领域。

2025年2月14日,陈十一、郭万林、魏悦广、陆夕云、周又和、张卫红、赫晓东、郭旭等8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及24名力学学科领域专家学者齐聚宁波大学,支持帮助宁波大学推进“双一流”建设,全面实施力学“双一流”攻坚工程。

力学学科是宁波大学最具历史底蕴的学科之一,在钱学森先生关心下,由首任校长朱兆祥教授创建,并得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对口援建与浙江大学全程支持,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近年来,宁波大学力学学科着力打造爆炸与冲击动力学、极端环境材料力学两大高峰,整体发展水平持续向好、成长提升成效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让好大学,遍地开花

大多数人对浙江高校的印象是浙江大学“一家独大”,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两所“双一流”作为“两架马车”并驾齐驱。

然而“一枝独秀不是春”,浙江——这一2020年全省GDP高居全国第四的经济大省,有钱有颜有底蕴,但高校数量不多,高等教育水平薄弱这根“刺”,扎在浙江人民心中已久。

有短板,就意味着有超越。一方面,引进国内外高等教育资源,是浙江“补短板”的有效途径之一。

早在2004年,英国诺丁汉大学便与浙江万里学院合作创办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堪称中外合作办学“先行者”,是我国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为中英教育合作架起了一座桥梁。2006年宁波诺丁汉大学校园落成典礼上,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称宁波诺丁汉大学是“一颗希望的种子”。时至今日,这颗种子已开花结果,成为全国第一所提供本科、硕士和博士多层次专业教学的中外合作大学,让中国学生不出国门就能接受世界优质的高等教育。

事实证明,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特色学院,在浙江行得通、做得好。2014年,温州大学与美国肯恩大学合作创办温州肯恩大学;201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法国国立民航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在浙江杭州共建中法航空大学;2020年,浙江工商大学与英国一流研究型大学——萨塞克斯大学合作设立浙江工商大学萨塞克斯人工智能学院,温州医科大学与加拿大顶尖研究型大学——阿尔伯塔大学合作设立温州医科大学阿尔伯塔学院,杭州师范大学与乌克兰高水平大学、培养出3名诺贝尔获得者的高校——哈尔科夫国立大学合作设立杭州师范大学哈尔科夫学院

另一方面,浙江全力以赴培育本土的高水平大学。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力量为浙江高教崛起提供重要支点。如最初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于1986年捐资创立、受海内外“宁波帮”热切支持的宁波大学,由西湖教育基金会作为举办方的西湖大学,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出色成绩。对标西湖大学,2024年11月,总投资460亿的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由浙江省教育厅向社会公示设置,据浙江日报报道,截至2024年5月,该校已正式签约引进80名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教学科研负责人,其中院士11名、国家级人才40名。《浙江省高等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中亦提出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途径参与举办高等教育。

除了“扩引培”之外,浙江同样在优化高校布局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2022年3月,教育部官网刊发“浙江省对标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文,其中浙江省提出积极探索“一所城市至少一所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新模式,推进地方高校高水平建设,加快打破优质高教资源布局不平衡格局。

华职业技术大学成功升格职业本科大学,着力打造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职业本科院校;中共丽水市委、丽水市人民政府颁发了《关于支持丽水学院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若干意见》,丽水学院锚定“到2030年更名大学”的总目标;经教育部同意,2023年12月,嘉兴学院成功更名大学,嘉兴高等教育就此翻开新篇章;《绍兴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到2025年,绍兴文理学院力争成功更名绍兴大学......均是浙江省探索“一所城市至少一所高水平大学”的有力佐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工作,强调“全面打造浙江高等教育品牌”,大力实施“重点高校建设计划”,为浙江推进高等教育强省建设指明了路径方向。

“力争到2027年,浙江高等教育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浙江在高教赛道的决心、冲劲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坚定,我们也期待有朝一日,“浙江高等教育总体实力与经济实力不够匹配”的公众感知将不复存在!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软科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热门推荐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