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小年找不同!这些习俗差异你知道吗?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22-01-26 07:30 浏览量: 2547

中国小年

过了小年便是年,小年是春节的预告,在小年的习俗中寄托着中国人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景。但在家家户户都欢庆小年时,你是否也是刚知道小年分南北的一员呢?

首先让我们追溯一下小年的来源。小年又名祭灶节、灶王节、扫尘日,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如《释名》中说:“灶。造也,创食物也。”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灶神信仰是民间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最早的小年时间分叉出现在清朝。在清朝之前,北方地区官民也是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因清朝中后期帝王家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拜灶王爷,于是北方地区百姓也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而南方地区则更多的按照古制,在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辞旧迎新小年忙,送走灶王迎吉祥。按照传统的习俗,在小年这一天要“扫尘”,也就是家家户户都会对自己的家中各个角落进行彻底的清扫,为的就是除旧迎新。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它是汉朝先民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根据民间传说,每到小年,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要把旧像揭下,用稻草为灶神扎一草马,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还要贿赂他,因此送灶时,人们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然后和草马一起烧掉。后面这个过程又被称为辞灶。

除了祭灶和扫除这一南北共有的习俗之外,地区和文化上的差异使得南北小年分生出多种多样的习俗来。

在饮食北方小年要吃火烧、麻糖、糖瓜、饴糖;南方则吃米饼、年糕等。北方人的桌上总少不了饺子,正如南方人对金桔的偏爱。小年夜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在北方小年习俗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鸳鸯戏水等等。贴上窗花寓意着新的一年越来越好。剪好窗花后贴在打扫一新的屋子里,自然为家中增添不少喜气。而南方则较少有剪贴窗花的习俗。

北方过小年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而沐浴理发的活动,多集中在小年前后进行。南方小年没有沐浴理发的习俗,一般是除夕前沐浴理发。

不管南方北方,小年都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无论桌上的是饺子还是年糕,都代表着迎新纳福的美好许愿。最后小政祝大家小年快乐,虎年大吉!

END

图 | 摄图网 360图片文 | 谢奕竹

编辑 | 孙皖荣

责编 | 万俊梅 马康 魏霖茗 许莉莉

审核 | 张忠凯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