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来军:乘中欧班列东风 提升供应链韧性

上海理工大学MPA
2022-01-29 15:28 浏览量: 3408

在全球疫情持续的背景之下,“上海号”中欧班列列车于2021年9月28日从上海首发,为饱受国际贸易海运、空运运力紧张且价格飞涨之痛的企业新增一道物流选择。据中国海关统计,截至2022年1月17日,上海海关所属车站海关累计监管“上海号”中欧班列15列,受理报关单979票,涉及1456标准箱,货重8833.64吨,货值达4.21亿元人民币。加快发展中欧班列,实现陆海统筹,“路”“带”并举,畅通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企业国际物流大通道,为贸易发展和物流需求提供国际陆运补充,能更好地促进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互联互通,实现我国更加强劲更加可持续发展。同时,“上海号”中欧班列快速发展,对上海建设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发挥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桥头堡作用,对上海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形成我国全方位开放、东中西联动发展的新格局,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同样具有长远的战略价值。

上海中欧班列的开通离不开“智库”们的建言献策。2019年、2021年,赵来军教授先后向上海市报送了上海应加快发展中欧班列的相关资政专报并获市领导批示。2020年主持完成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专项课题《基于陆域联通视角上海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2021年2月25日,上海市商务委相关部门到我院进行专题调研,赵来军教授从中欧班列开通的可行性、产业发展、融入国家战略以及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建立班列集结中心、探索海铁联运模式、推进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上海加快推动中欧班列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2年1月26日,文汇报发表赵来军教授的文章《乘中欧班列东风 提升供应链韧性》,阐述了他提出的推动中欧班列陆域通道高质量发展,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几点措施。以下为刊发原文:

作为名副其实的“钢铁驼队”,连接亚欧大陆的中欧班列有力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促进区域共同发展,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增添更多动能,为沿线国家人民带来更多福祉。推动中欧班列陆域通道的高质量发展,更好提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可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

发展规划先行。承接《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制定并尽快出台新的发展规划,为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提供顶层设计和方向性指导。

优化班列运营模式。重点考虑在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有自由贸易试验区、本地有较大产业支撑和物流需求的班列始发地建设中欧班列集拼中心,推动周边货源往集拼中心集聚,货物集拼后集约开行。

提升班列运行效率。国内加大出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运输能力,普及应用区域电子通关模式,提高列车国内段运行效率。加强与国际联运沿线国家的协同协作,提升沿途各国铁路场站的集装箱转轨换装效率和通关效率,共同提升班列全程运行效率。

制定陆域贸易新规则。结合“一带一路”国际贸易实践,制定陆域贸易新规则,如“欧亚国际货物陆域运输公约”,通过国际区域层面立法,推动亚欧区域基于中欧班列的制度实践形成“多式联运提单物权效力”的习惯法,推动海铁联运转口贸易单证一体化和贸易规则统一化。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上海理工大学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