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研究生颂百年(91) | 两弹一星,不忘稼先
百年党史,百年征程,无数优秀的共产党员为国为公,他们是大写的中国人,他们是挺立的中国魂。
这样的百年如歌,苍山如海,绵延不绝;这样的百年如诗,雄关漫道,星火燎原。
这一百年,一代又一代光荣的共产党员顽强拼搏,勇往直前,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其中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历史一抹不可磨灭的底色。这些科研工作者隐姓埋名,以身许国,他们的成就卓越,他们的事迹永恒。
今天,百所高校接力讲述“四史”活动走进中国科学院大学,我们接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接力棒,为您讲述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就职的“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同志的感人事迹。
邓稼先,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组织和领导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设计,为中国核武器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邓稼先先生)
“娃娃博士”
2021年6月25日是“两弹元勋”邓稼先同志诞辰97周年。1924年,他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是清华教授,祖父是清末教育家。从小他就刻苦勤学,于1940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就读,毕业后担任北大助教,于1948年进入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求学,仅仅两年时间以《氘核的光致蜕变》一文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这一年他26岁,被人称为“娃娃博士”。在拿到博士学位的第九天,他就毅然决然的登上了回国的轮船,投身建设自己热爱的祖国队伍中去。
(邓稼先普渡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留影)
“我的生命从此献给未来的工作了”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刘杰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用3个“不能说”给妻子交待了工作的变动,然后跟妻子说“我的生命从此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生命就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从此,消失整整28年。此后的他和整个国家的兴盛紧紧关联,作为中国研制第一枚原子弹的主攻手,从接受调令的那一刻起,邓稼先的名字就在国际物理界消失了,他不能公开作报告,不能出国,不能与朋友随便交往,他的一切都奉献给了热爱的国家。
(邓稼先家庭合影)
“中国的原子弹是中国人造的”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科研工作人员与刚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士兵扎根于此,他们住也简陋,吃也简陋,在荒无人烟的罗布泊挥洒青春,送走寒暑。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又在罗布泊上空爆响。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美国用了7年多,法国用了8年多,苏联用了4年多,中国用了2年零8个月。这是邓稼先为国家搞的“大炮仗”,这也是他写给家人的“家书”,直到1984年第32次核试验圆满成功,邓稼先告别了罗布泊。后来在老友杨振宁的询问下,经过周恩来主席的批示,他才写信告诉友人“中国的原子弹是中国人造的”。
(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图)
“要是有来生,我还是选择中国”
由于长期接触核辐射,1979年邓稼先被查出患有直肠癌,可他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1986年4月,邓稼先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但他还是强忍病痛,和于敏一起合作完成了对中国核武器工程将来规划的《建议书》。这年7月,邓稼先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年仅62岁的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作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理论方案设计者,邓稼先甘当无名英雄,为国防科技事业默默奋斗了几十年。邓稼先先生对于自己从事工作一生无悔,他曾说“要是有来生,我还是选择中国,选择这份事业”,先生不愧为中国脊梁。
(生命仅剩四个月的邓稼先)
身处国科,吾辈当自强
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中国科学院投入了40多个单位,全院一半以上的科研人员参与,开展了一大批探索性研究,解决了一系列关键和配套技术,开拓了一大批新兴科技领域,坚持以任务带学科,建立了“两弹一星”相关主要科学基础,为“两弹一星”的研制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钱学森、钱三强、于敏、郭永怀、王希季等大家都在此工作过,可谓名家辈出,光辉耀眼。身处国科大,我们应有肩负天下的担当,报效祖国的赤忱,吾辈当自强!
(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
忆往昔,沧桑巨变
看今朝,风华正茂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奋斗百年,革命的火把早已传遍神州,脚下的土地尽是伟迹。华夏大地从不缺仁人志士,中国共产党愿为赤州脊梁。吾辈身逢盛世,当传承先辈革命精神,坚定信心跟党走,奏响新时代的伟大乐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下一段党史故事由你们讲述
活动指导单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发起主办单位:《中国研究生》编辑部
四川大学研究生工作部
本期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会
本期承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会微信平台
内容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会微信平台编辑 |马亚男责编 |雅琨转载 |中国研究生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1/03 上海线下活动 | 港中大MBA课程2025级招生宣讲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上海站 | 港中大MBA宣讲会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学长学姐校区见面会 | 香港大学在职MBA(大湾区模式) 十一月线下咨询会报名
- 11/03 下週日見!2025年入學交大安泰MBA第一場港澳台申請者沙龍重磅來襲!
- 11/06 讲座报名 | 房地产市场的破局与重构
- 11/12 统考倒计时45天 | 清华科技创新MBA学姐备考分享&答疑等你来!
- 11/13 线上活动|备考经验高密度输出,招生动态前瞻解析,11月13日交大安泰MBA考情解析+笔试技巧分享会开启报名!
- 11/14 公开课抢位|人工智能、数据和人才@北京
- 11/14 申请冲刺 | 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第四批次招生启动!
- 11/14 活动日程 | 11月14日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招生说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