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社会实践 | 水电特岗2101班暑期分散实践优秀调研展示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长沙理工大学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积极开展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来自水电特岗2101班
两位同学的社会实践调研情况叭~
茶园溪沿岸部分农业面源污染情况
学生姓名:蒋泽湘
调研起止日期:2022年7月4日~2022年7月26日
调研地点: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茶园溪
实践背景及目的: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提升大学生关爱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持续推进形成全社会参与治理环境污染的强大合力,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以专业特色为核心,围绕“洞庭湖生态保护与河长制推行”开展2022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根据湖南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关于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及交办信访件办结销号标准和有关程序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和《邵阳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指导意见》相关要求,对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湖南省存在的农业面源污染管控不力的问题,我区举一反三,迅速坚决整改。近年来,由于农业自然资源与农业社会经济资源的低效配置和掠夺式开发利用,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等的过量使用,生活废弃物、污水、牲畜排泄物的任意排放,使得农业生产、生活面临突出的生态危机,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妨碍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实践内容:
①目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过去30年,为追求粮食高产、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我国化肥、农药和农膜的使用量增加2-4倍,农业化学品的过量投入增加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施入土壤中的肥料养分以多种途径排放到环境中,如肥料氮可通过氨挥发、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地表径流和淋溶等途径进入大气和水体,磷可通过径流、侵蚀、淋失等进入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土壤中残留的养分过多,也可能会增加养分损失和环境污染的风险。最新监测表明,化肥氮施入土壤后以气态损失的比例约占施氮量的20%左右,通过径流和淋溶损失的约占10%。通过近20年连续监测,发现近30年来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大气氮沉降增加了60%,其中近2/3来自农业源。与氮相比,磷在土壤中相对稳定,移动性差,施入土壤中的磷很大一部分会被吸附或固定,但土壤磷一旦超过环境临界值,损失到水体的风险就会快速增加,研究表明我国农田土壤有效磷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7.4毫克/千克增加到目前超过20.7毫克/千克,果园菜地等高投入农田土壤有效磷高达70-110毫克/千克,土壤磷的累积已经成为面源污染最大的潜在因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种植业总氮和总磷排放均占全国水体污染总排放量的24%左右。以长江流域为例,农业面源污染占长江水体氮磷输入的50%以上,过去30年间我国长江流域可溶性无机氮磷含量增长4-5倍,贡献近海氮磷排放的60%和88%。因此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提升农业绿色发展能力,实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需要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
自2015年原农业部提出“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与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以来,我国化肥、农药、农膜用量均得到了有效控制,首次实现化肥农药农膜用量连年负增长。2017年我国种植业总氮和总磷水体排放较2007年分别减少了88万吨和3.3万吨。全国七大流域和湖泊的氮磷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长江流域首次实现消除劣Ⅴ类水体。尽管如此,我国面源污染形势依然严峻。2019年我国化肥施用量达5404万吨,化肥施用强度(326千克/公顷)仍超国际安全施用水平建议的225千克/公顷。2020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平均为40.2%,仍比欧美等发达国家低10-20个百分点。农药和农膜投入量分别为139万吨/年和241万吨/年,虽出现增量拐点,但施用量依然处于高位;农药不合理施用现象在我国仍普遍存在,农药利用率为40.6%,低于发达国家的50-60%,我国农田土壤农膜残留量高达118万吨,农膜回收率低于60%。养殖业面源污染风险逐渐凸显,其总氮和总磷排放量在农业中占比分别由2007年的37.9%和56.3%上升到2017年的42.1%和56.5%,水产养殖业的污染物排放比例较低,但总氮和总磷的绝对量仍呈上升趋势。此外,我国流域水体农药、抗生素、病原菌和微塑料等新型污染物的风险开始凸显,给我国水环境保护增加了新的挑战。
②茶园溪沿岸农业面源污染抽样调查
为了深度探寻邵阳市北塔区农业面源污染情况,在北塔区农业农村水利局相关人员陪同下调查了茶园溪与板铺溪附近的农业污染问题。茶园溪位于北纬27.234027度,东经111.398193度,发源于茶园头街道岩头山水库,终于北塔区茶园头街道茶园村,河道长为3.82公里,河流灌溉总面积约800亩,为了确保报告数据能准确反映农业面源污染情况,从溪流源头开始,每隔一段距离进行实地调查。
茶园溪两岸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及小亩数农家露天蔬菜。第一次取样样本为三亩水稻田,该水稻田种植川香优2号水稻。川香优2号籽粒属中长型,米粒半透明,有光泽;米粒具泰米香味,适口性好,指标达国标一级优米标准。该水稻田土壤质地为中壤,肥力水平中等,每亩施氮肥20公斤(含有机肥氮和化肥氮),磷肥8公斤(含有机肥磷和化肥磷),农药稻瘟灵、春雷霉素每亩兑水30千克喷雾,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污染源肥料流失系数手册,运用其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梯田-水田-双季稻模型的肥料流失系数,流失的总氮占1.848%,即0.3696千克,流失的总磷占1.547%,即0.12376千克,不考虑极端天气因素,化肥流失主要方式为地表径流且流失到溪流之中。第二次取样样本为两亩露天农家蔬菜地,作物包括丝瓜、茄子、西红柿、辣椒和苦瓜等,品种未知,询问当地农民得知每亩地施氮肥约30千克(含有机肥氮和化肥氮),施磷肥约21千克(含有机肥磷和化肥磷),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农业污染源肥料流失系数手册,运用其南方山地丘陵区-缓坡地-非梯田-横坡-旱地-露天蔬菜模型的肥料流失系数,流失的的总氮占1.640%,即0.492千克,流失的总磷占0.935%,即0.19635千克,同样不考虑极端天气因素,化肥流失主要方式为地表径流且流失到溪流之中。第三次取样样本为三亩左右的玉米地,玉米品种为郑单958,属中熟玉米杂交种,夏播生育期96天左右。抗大斑病、小斑病和黑粉病,高抗矮花叶病,感茎腐病,抗倒伏,较耐旱。经询问玉米地主人得知其每亩玉米地施一般施底肥磷酸二铵7公斤、尿素6公斤、硫酸钾10公斤,种肥磷酸二铵7公斤,追肥尿素20公斤左右。根据化肥流失系数可知,每亩约0.2千克磷酸二铵地表径流流失,挥发不知,约3公斤左右尿素地表径流流失,且均流入茶园溪。
③相应治理政策与措施
ⅰ加强管理,减排治污
加强农药和化肥的生产监控管理,降低对环境有长期影响的有毒物质的使用频率;对大型的畜禽养殖企业,要求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工艺体系,对违规排放企业加强处罚力度;加强公众尤其是决策者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认识,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用药;建立良好的农产品检验和市场准入制度以及农产品认证制度,这些举措可有效防止农业面源污染。
ⅱ科学施肥用药,合理规划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施肥结构、施肥比例和施肥时期与作物养分吸收高峰期错位所带来的肥料利用率偏低、流失风险加剧等问题,应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不同土壤供肥特点,优化施肥持续时间、方法和剂量,提高氮、磷肥料利用效率,减少农田氮、磷流失风险。预防和管理的重点是减量,提高效率,以及使用氮、磷、钾比例平衡肥料,科学指导农民使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积极倡导复合农业,生态农业,确保农业生产的稳定性,符合国家排放标准,这些措施对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总结:
农业面源污染不仅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着水资源安全的问题。保障饮用水安全是我们每个水利人的责任与义务,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提高水环境服务功能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地攻克难关,我相信未来在党的领导下,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会得到解决,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水利人的光芒将照耀这片大地。
烈雁金河支流沿岸部分农业面源污染
学生姓名:倪文冰
调研起止日期:2022年7月8日~2022年7月26日
调研地点:湖南省湘潭县杨嘉桥镇
实践背景及目的:
在建国初期,农业的生产力及经营收益水平相当低下,而且经营收入是农户的唯一收入来源,因此“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就是农户的唯一选择,农业面源污染小而散。改革开放之后,“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瓦解,现代化学技术成为主流,化肥、农药等要素替代劳动,农业生产力水平、生产效率有所提高,与此同时却负面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产生深度与广度。
通过在家乡开展以农业面源污染为主题的调研实践,对家乡的烈雁金河支流沿岸进行了一定的调查,主要围绕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杨嘉桥镇枫树桥村进行走访,拍摄等一系列调查方式展开。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加深了对家乡河流沿岸农业面源污染情况了解的同时,还巩固了我的专业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
实践内容:
农村面源污染是指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中,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如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农药重金属、农村禽畜粪便与生活垃圾等有机或无机物质,从非特定的地域,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使大量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河流、湖泊、水库、海湾)所引起的污染。这些遗留在土壤中的过剩养分在雨水等作用下进入水体,从而产生了地表水的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加剧了土壤和水体污染,也威胁着农产品质量安全。
本次调研选择截取烈雁金河支流的一段,调研长度为约3.1km,河流宽度18m涉及沿岸水稻面积约550亩,菜地面积约70亩,主要种植作物为水稻,通过多家走访与当地村民了解得知水稻中主要使用的农药化肥及其用量为尿素40斤一亩,复合肥50斤一亩,氮氨50斤一亩,磷肥40斤一亩,钾肥30斤一亩;青菜主要使用的农药化肥及其用量为复合肥10斤一亩,油菜饼20斤一亩,有机肥10斤一亩;另外湘潭的特色作物莲子在我所调查的区域内有10余亩,其主要使用的农药化肥为硫基肥和有机肥。
①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特点
一是污染源种类较多,主要包括化肥施用、农田固体废弃物、畜禽养殖粪污、水产养殖污水和农村生活污染等;
二是污染的区域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不同区域面源污染的程度和不同区域面源污染的类型具有明显差异;
三是污染监测难度较高,主要源自于农业面源污染的不确定性、分散性和滞后性。
②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源
农村面源产生的有机物的COD、总N、总P是污染物负荷主要来源,村镇生活污水、农村固体废弃物、农田农药化肥、水土流失和暴雨径流为主要面源污染。村镇生活污水污染;地表径流和稻田渗漏污染负荷;农村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种植业固体废弃物;养殖业固体废弃物(包括水产养殖);人的粪便;建筑固体废弃物;农村施肥;台地水土和水土流失引起的N、P流失;暴雨径流N、P污染物转移特征与污染负荷。
③农业面源污染存在问题
一是化肥、农药、地膜用量大。肥料使用不合理,施肥时期集中在农作物生长前期,许多养分得不到充分的吸收就流失。农药通常采用喷雾的方式,部分农药漂浮在空气中,也是造成面源污染的一个方面,农药废弃物处理难以实施,无证经营农药流动摊点管理困难,滥用农药现象仍然存在。我镇使用的地膜绝大多数抗拉能力差、易碎、不易回收,导致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白色污染。
二是机构不健全。相关机构认识不到位,缺乏注重农产品质量长远理念,市场监管水平不高,检查监管手段落后。基础性科技工作严重不足。缺乏对农村面源污染长期的基础性监测调查与研究,系统的基础数据不完善,导致有效的防控技术标准和措施无法制定。
三是生产规模程度低。在农业规模化生产方面,零星的小作坊式农业生产模式更容易造成污染,且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十分薄弱,人们对农村面源污染认识不足,特别是农业生产者没有防治意识,没有成为面源污染防治的主力军,致使面源污染持续发展。
四是监管体制问题,监管不足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产业发展导向仍然存在,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量大面广、复杂多样,污染防治工作起步也比较晚,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并不容易,综合防治工作也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农村环境治理投入严重不足。而政府有限的财政投入,也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工业上,对农村环保投入甚少。历史欠账多,落后的基础设施与日益加大的污染负荷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导致了农村环境污染的加剧。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及农产品需求数量上升,新增环境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将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尤其是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以及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不足而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加大了对土壤、水体和空气的环境压力,威胁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安全。
④防治对策与建议
推广新技术,新模式。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防治原则,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降低化肥使用量,调整和优化用肥结构,科学施用农药和化肥,鼓励农民种植绿肥和使用有机肥;鼓励对畜禽粪便实行综合利用,深入开展畜禽清洁生产行动因地制宜推广达标排放,畜地平衡等治理模式。
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大力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加强管理,减轻农业面源污染。
加强无害化处理污染物力度。在农村积极推行"一池三改",加快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加快沼气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建设,建设必要的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因地制宜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做到达标排放。
加强宣传与培训。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及新媒体,开展多形式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性,促使各级政府、农民群众等多个主体重视面源污染防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加强对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种养大户的技术指导与培训,着力转变其思想观念,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护型农业。
加强制度建设与行政执法工作。不断完善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相关的制度建设,以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加强行政执法,增强对农药投入品市场的监管力度,健全化肥、农药行业生产监管及产品追溯系统建设,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坚持科学适量使用农业投入品,杜绝乱用。环境保护、农业、卫生、市场监督等部门加强协作,对辖区内的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情况进行联合执法。
总结:
农田化肥农药、农田固体废弃物、畜禽粪便、水产养殖垃圾和农村生活污染构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五大污染源。它直接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是农村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个难题,它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但由于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复杂、涉及面广、随机性大、潜伏周期长等原因治理起来难度比较大。
并且公众环境意识提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面源污染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息息相关,农民环保意识的提高是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没有广泛的农户参与是无法改善农村环境的,但提高广大农民环保意识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因此,必须从加强政府领导、制定有关制度、宣传教育、技术引导、加强行政执法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成功任重而道远。
(本文转载自长沙理工大学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1/03 上海线下活动 | 港中大MBA课程2025级招生宣讲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上海站 | 港中大MBA宣讲会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学长学姐校区见面会 | 香港大学在职MBA(大湾区模式) 十一月线下咨询会报名
- 11/03 下週日見!2025年入學交大安泰MBA第一場港澳台申請者沙龍重磅來襲!
- 11/06 讲座报名 | 房地产市场的破局与重构
- 11/12 统考倒计时45天 | 清华科技创新MBA学姐备考分享&答疑等你来!
- 11/13 线上活动|备考经验高密度输出,招生动态前瞻解析,11月13日交大安泰MBA考情解析+笔试技巧分享会开启报名!
- 11/14 公开课抢位|人工智能、数据和人才@北京
- 11/14 申请冲刺 | 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第四批次招生启动!
- 11/14 活动日程 | 11月14日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招生说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