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考研复试为什么值得被记住
来源:中青校媒(ID:chinaumu520)
新冠肺炎疫情对研考的影响
始终没有停歇过
2020年,传统的线下复试模式受到挑战
探索了线上复试
2021年,初试前有考生
“出不去”“进不来”
首次出现了“阳性”考生
最终还是平安度过
2022年,初试与新冠肺炎疫情狭路相逢
多地出现遭遇战、攻坚战
但还是实现了“应考尽考”
但是,没想到,临近复试,疫情又反扑……
每年的三四月
考研复试一直是高校校园里最令人紧张
又充满希望的一件事
来自各地的学子攥着复试通知
提前走进了向往已久的高校
然而,这样的经历对于今年的一些研考生来说
却是无法体验的奢求
对于上海、吉林、山东等地的高校来说
这次疫情“倒春寒”来的格外突然
也格外寒冷
忽然之间,校园封闭管理
复试如期进行、考生分散考试……
在各地各校无数一线老师的坚守下
“让复试如期顺利进行”
成为考生们圆梦的最后一环
在今年研考复试期间长安大学设立28间考研线上复试专用室
上海“老师,我面试结束啦
网络很顺畅,我感觉表现得还不错”
“老师,我已考研上岸
感谢复试期间您对我提供的所有帮助
祝您工作顺利”
在上海理工大学结束考研复试同学
纷纷向老师汇报了考试进展
并对学校的暖心做法表达了感谢
3月底
上海理工大学3000余名考生“云端”参加复试
学校1200余名考官、300余位工作人员
及志愿者通力合作
为“云复试”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有老师为了不被封在浦东家里
连夜出门提前住到学校
有老师自己作为考务人员被封在小区
于是跟住校的学院办公室老师
线上线下“打配合”
还有老师每天忙碌在现场
困了累了就直接在办公室打地铺……
这些迅速集结的力量
默默地保障复试工作“全流程”畅通
校外规划院会场每日防疫消杀
在同济大学土木学院
复试方案确立时
距离复试开始时间已不足一周
在此期间,孩子都停课在家
核酸检测成为每日日常、封楼通知此起彼伏……
这使得办公室人员调度、时间安排的难度大增
收取考生复试资料,导入最新复试题库
租借近百间线上会议室
确定专家组及技术秘书名单
制定详细完备的复试流程及应急预案
对专家端、学生端、技术秘书端的
多个在线会议系统
进行一对一、多对多的反复测试……
学院的教务老师们夜以继日地坚守奋战
最终收获了屏幕中的掌声与感谢
学院教务员以校为家,坚守岗位
疫情防控政策的反复
对于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复试的准备工作
充满了压力和挑战
每一位老师都是万分的谨慎与慎重
逐一敲定每项工作基本内容
反复演练再做细节调整
对于可能出现的风险
在学院内进行充分的讨论后
再对每一项流程进行确认
这样的过程往往会重复很多轮
往往不知不觉中工作就到了深夜
“事实上,从组织本次复试工作开始后
这几乎是每位考务老师每天的状态”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的考务秘书高老师说
“现在复试工作已经结束了
窗外已春暖花开,我内心里也满怀期待
期待这次在云端见到的同学们
能够在接下来的9月,在上财校园里迎接他们”
长春4月1日,吉林大学的线上复试模拟演练
正在有序进行中
突然传来一则意外消息
外国语学院的考生小奇(化名)
在演练当天被拉到了吉林市方舱医院
不具备符合条件的复试网络和环境
经过多方协调
学校为该名考生制定了特别复试预案
“救护车上的复试”
救护车上的复试现场
随后两天,学院与小奇多次模拟演练
帮助考生在特殊环境下熟悉复试流程
5日,复试正式开始
小奇身着防护服、戴口罩
在救护车上顺利完成复试
考试结束后,小奇给学院老师发来了信息
“这些天来
谢谢各位老师和医务人员给予我的帮助”
如今,这位在救护车中复试的女孩的考研梦
有了圆满的结局
她已被该学院拟录取
在吉林大学,像小奇这样的特殊复试还有很多
定点治疗医院、过渡病房、方舱医院
抗疫执勤车、防疫物品库房、志愿者社区
集中隔离点、校园封控寝室……
学校3000余名复试教师和工作人员
全力组织保障复试工作
确保近8000名复试考生应考尽考
3月,长春宣布实行全市封闭式管理
种种新问题接踵而来
无数的未知让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复试
成为高校教师业务能力的一场大考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上
首次使用网络远程考官分散模式进行复试
首次由纪监委、研招办联合进行网上巡考
首次在宿舍楼内为复试考生设立专用复试考场
截至4月12日
全校22个学院(部)共复试考生3758名
参与复试工作的教职工950余名
设置线上考场621个,耗时近1500个小时
平稳顺利完成网络远程复试
东北师范大学工作人员正在对转运画材物资进行交接消杀
3月24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疫情热线
接到了一个来自吉林市高新北区
方舱隔离学生的电话
“老师,我28日要参加
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复试
学校要求26日调试设备
方舱(医院)里面别的条件都挺好
就是网络不太好,怕影响复试
希望能有更稳定的环境进行面试,请老师帮助”
面对这一紧急问题
接听热线教师当即表示请学生放心
学校一定会为学生考研复试保驾护航
同时第一时间
将学生反馈情况向学校主管领导汇报
在这之后,吉林市政府指派
市教育局、市卫健委、急救中心、方舱医院
协调4辆救护车为复试学生
建立临时单独线上复试考场,配齐防疫物资
保障网络环境满足远程视频复试要求
同学们在“临时考场”顺利完成了设备调试工作
并如期参加线上复试
在方舱里的考试需要克服很多困难
而在方舱里收到录取的通知
则让隔离生活增添了一道阳光
“恭喜你,考入武汉大学电子信息专业硕士!”
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129名医护人员援建的
长春市会展中心5号方舱医院
传来了让所有人开心的好消息
来自吉林大学的同学小孙
在方舱医院大家的全力保障下
完成了一场“特殊”的考研复试
接到了武汉大学研究生复试的通知后
5号方舱的医护人员单独为小孙
腾出了一间处置室作为复试场地
复试现场
复试第二天传来了好消息
小孙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出舱”居家观察
4月5日,小孙收到了武汉大学拟录取的通知
从吉林大学到武汉大学
一场跨越省市的圆梦接力
让不少媒体纷纷关注报道
山东地处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的复试形式
采用“专家集中+考生网络远程”
考生不进入学校
均各自在目前就读学校或居住地
通过网络远程方式参加复试
复试专家和工作人员
则到指定封闭区参加复试工作
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参加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专家和工作人员的自驾车辆在封闭区域停放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研招办主任牛德强
每天白天参加
学校的疫情防控教学工作组的各项工作
晚上时间则起草各项复试工作的
准备方案等材料
第三周起,他和同事开始组织复试工作
连续奋战的9天里,每天早上5点多钟就起床
早餐匆忙应付一点或者不吃早餐
驾车15公里左右赶到学校
晚上基本上都在8点钟以后,才准备回家
“吃和住的状态就像在紧张的战斗一线”
就这样,牛德强和同事组织
全校25个招生单位的1100余名教师
3600余人次
连续奋战9天
圆满完成了4400余名考生的复试工作任务
作为校园实施封闭管理期间
研究生院的住校人员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秘书王巍
除本职工作外还要负责处理
研究生院的基本事务
除往常复试的数据准备、系统调试等工作
他还奔波于准备封闭复试区域
逐个勘察教学区教室复试条件
协调搬运复试物资和防疫物资等工作
人手有限任务繁重造成协调困难
但在校园里体会着师生同心、共同抗疫的温情
王巍感慨
“没有难过和难处理的事情,办法总比困难多”
王巍正在准备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
每天6点起床,12点入睡
对他而言,休息便是
中午去食堂打个饭、做个核酸检测
偶尔下午有时间,他会在校园里运动一下
王巍老师的爱人作为学院的团委书记
也在封校期间住校
“我闲下来对方又忙起来了”
两个人各自在不同岗位上忙碌着
能在同一时段空下来聊上几句近况
都显得有些奢侈
“从进入学校的那一刻,就是最值得的时刻
一时的分别是为了更好地相聚
我们终会重逢在樱花烂漫的海大园”
王巍说
这是整个团队的力量
和年底备受关注的考研初试相比,每年春天的考研复试总是显得低调平和。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今年的复试对于不少学生和老师来说,需要克服很多困难,面对很多不确定因素。
在采访中,有不少老师感慨,虽说疫情已是第三年了,但今年的复试工作是最难的一年。2020年,疫情突然暴发,但在三四月,虽有些受疫情影响的同学需要线上复试,全国绝大部分高校已经恢复正常运转。2021年的春天,全国高校几乎恢复疫情前的管理模式,绝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到学校线下复试。但今年的形势格外特殊,全国多地暴发疫情,高校基本处于封闭状态,而在上海、吉林等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的地区,不仅学生不能到现场复试,连复试专家们都分散各地。
很多人也许不明白,“云上复试”已经说了3年了,有什么难的?
可以试想一下,将原本面对面的考试改成了线上形式,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考生和考官的心态。对于考生来讲,这样的考试有很多的未知:声音够不够大,网络会不会卡,老师们能不能听清自己说话,所在环境会不会突然被干扰……这些细碎的不确定夹杂在一起,对考生的心理素质是很大的挑战。
对于考官或老师们也是一样。一位高校老师说,当所在城市封闭式管理,学校决定“考生分散+考官分散”线上复试时,所有学院都焦虑了。对于各个院系的老师而言,如何熟练地使用一整套远程会议系统,如何保证自己的环境和网络正常,这些身经百战的考官的紧张心情,不亚于第一次参加复试的学生。
更不用说那些参与复试组织工作的老师: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迅速调整复试安排,到一遍遍调试系统、模拟演练。大到要给学校、甚至当地政府一个方案,小到为老师同学配备三脚架和摄像头……不少老师干脆住在学校里,从早忙到晚,一待就是半个月。
复试不同于网课,这是一场需要保证公正透明的人才选拔,在考研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这场考试不单单是“把流程走完”这么简单,更要走得好,走得正。在采访中,不少参与的老师也深知其背后的重大意义,一刻都不敢懈怠,不管多苦也要把这件事扛下来。
更令人感动的是一个细节,不少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件事的功劳不是我自己的,我觉得不应该突出我个人,这是整个团队的力量。”说起在外人看来十分不容易的经历时,老师们也会说:“这没什么,都是应该的,这是我们的工作职责。”
正是这样一个又一个平凡而又有担当的老师,托起了考生们的梦想。
编辑:程icon
校对:行歌
终审:大果子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1/03 上海线下活动 | 港中大MBA课程2025级招生宣讲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上海站 | 港中大MBA宣讲会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学长学姐校区见面会 | 香港大学在职MBA(大湾区模式) 十一月线下咨询会报名
- 11/03 下週日見!2025年入學交大安泰MBA第一場港澳台申請者沙龍重磅來襲!
- 11/06 讲座报名 | 房地产市场的破局与重构
- 11/12 统考倒计时45天 | 清华科技创新MBA学姐备考分享&答疑等你来!
- 11/13 线上活动|备考经验高密度输出,招生动态前瞻解析,11月13日交大安泰MBA考情解析+笔试技巧分享会开启报名!
- 11/14 公开课抢位|人工智能、数据和人才@北京
- 11/14 申请冲刺 | 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第四批次招生启动!
- 11/14 活动日程 | 11月14日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招生说明会